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学习新课标 把握新航向 | 青年教师20天课标研读打卡行动正在进行中—第12天

2023/3/21 11:15:08  阅读:101 发布者:

编者按:

2022421日,《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课程标准》正式发布。

新修订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系统回答了“学习者形象是什么”“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等四个问题,这为“教—学—评”一致性的实践提供了重要指导和引领。

新课标充分体现了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特征:学科素养以学生发展素养为核心价值追求,学科核心素养形成以结构化的学科知识与技能体系为重要基础和载体。

艺术学科素养: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

科学学科素养: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

信息科技核心素养: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

心理健康核心素养:认识自我;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适......

仪征市实验小学音美科信青年团成员,自2023220日开始深入研读新课标,围绕美术、音乐、科学、信息科技、心理学科,每日记录感悟心得,以教师自学为起点,准确把握学科教学方向,使新课标理念根植于自身心中,以实际行动持续强化自身的专业素养。

研读计划(以音乐学科为例)

第一天(220日)《艺术课程标准》“前言”

第二天(221日)“《艺术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二、课程理念”“三、设计思路”

第三天(222日)《艺术课程标准》“四、课程目标”中“(一)核心素养内涵”

第四天(223日)《艺术课程标准》“四、课程目标”中“(二)总目标;(三)学段目标”

第五天(224日)《艺术课程标准》“五、课程内容”“(一)音乐”

第六天(225日)《艺术课程标准》“五、课程内容(二)音乐第一学段(1-2年级)”

第七天(226日)《艺术课程标准》“五、课程内容(二)音乐其他学段(3-9年级)学习任务1-2

第八天(227日)《艺术课程标准》“五、课程内容(二)音乐其他学段(3-9年级)学习任务3-4

第九天(228日)《艺术课程标准》“五、课程内容(二)音乐其他学段(3-9年级)学习任务5-6

第十天(31日)《艺术课程标准》“六、学业质量(一)学业质量内涵,(三)音乐学业质量描述

第十一天(32日)《艺术课程标准》“七、课程实施(一)教学建议”

第十二天(33日)《艺术课程标准》“七、课程实施(二)评价建议”

第十三天(34日)《艺术课程标准》“七、课程实施(三)教材编写建议”

第十四天(35日)《艺术课程标准》“七、课程实施(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第十五天(36日)《艺术课程标准》“七、课程实施(五)教师培训与教学研究”

第十六天(37日)《艺术课程标准》美术部分内容

第十七天(38日)《艺术课程标准》舞蹈部分内容

第十八天(39日)《艺术课程标准》戏剧(含戏曲)部分内容

第十九天(310日)《艺术课程标准》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部分内容

第二十天(311日)《艺术课程标准》学业质量描述(非音乐学科部分)

202333日 前语:

今天是音美科青年团课标学习打卡第十二日,主要围绕新课标“课程实施”模块的第二部分“评价建议”展开学习,共汇集14篇打卡日志,本次摘选其中8篇有独特视角的心得体会分享出来。以往的教学评价侧重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等方面的提升,这一理念下的评价更多关注的是对可测知识的反馈与分数的提高,而非学生全面素养的提升,从而导致教学评价应有的优化教学、促进学习的功能未能得到充分实现。新课标的核心理念是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的培育既是教学的出发点、落脚点以及着力点,也应成为教学评价的基本理念,即保持教学评价理念与核心素养导向之间的一致性。教学中,新教师展开教学评价时,应体现从对“教”的评价转向对“学”的关注,从注重考察知识记忆和理解转向注重对思维、探究和问题解决能力的评价。

                         美术  

1.李胜凯

课标“评价建议”由“教学评价”“学业水平考试”“综合评定”三部分内容组成,作为广大一线教师,需要厘清美术评价“为什么要评价”“如何评价”“评价的依据是什么”等基本问题。

“评价建议”开始就告诉我们,“评价是检验、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和手段”,评价的目的是“要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和改善功能,促进学生发展”,回复了“为什么要评价”这个问题。

“教学评价”中“评价涉及学习态度、过程表现、学业成就等多方面,贯穿艺术学习的全过程和艺术教学的各个环节。”指出评价设计应该关照的评价维度,也就是“如何评价”。

结合前几天阅读内容,我们可以发现“学业要求”“学业质量描述”应该是评价的依据和标准,这既是美术学习的起点、也是美术学习的终点,体现“教--评” 的一致性要求。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美术教学评价、学习评价、学业评价等评价目的不是为了选拔、甄别,而是诊断、激励和改善,不是判断学习的优与劣,而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通过评价让学生知道“我学得怎样”“距离学业目标是否还有距离”“怎样才能达成学业目标”,帮助他们获得更好、更快、更优的发展。

2.严娜娜

评价是检验、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和手段。要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和改善功能,促进学生发展。

1) 教学评价。评价涉及学习态度、过程表现、学业成就等多方面,贯穿艺术学习的全过程和艺术教学的各个环节。一是基本原则,要坚持素养导向、坚持以评促学、重视表现性评价、坚持多主体评价。评价要尊重学生有创意的、独特的表现,并予以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评价也可着重对学生进行表现性的评价,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历程进行写实记录,丰富评价内容。二是主要环节的评价,分别为课堂评价、作业评价、期末评价。课堂评价教师可通过观察、提问、交流、记录等方式对学生给予评价。作业评价中综合运用质性分析和量化评定,要重视书面或口头反馈,发挥评价的引导、激励功能。三是评价结果的呈现和运用。

2) 学业水平考试。学业水平考试是为判断学生是否达到国家规定的毕业要求提供主要依据。

3.李思思

评价是检验、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和手段。要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和改善功能,促进学生发展。

传统美术课程的评价着重于课堂内或学校内的教学活动,其学习形式一般是讲授学习、机械记忆、被动模仿、反复练习,因此排斥实践活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提高和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建立“以评促学”的学习理念。

活动表现评价采用个人、小组或团体的方式,可学习过程中进行也可以学习结束后进行。

学生学习评价策略应有利于学生的美术学习和发展。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闪光点,从重视作业结果转向重视学生学习的全过程。

学生还可以通过美术学习档案,提高美术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有效地提高学习质量。教师通过持续性学习过程,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特点,了解学生对美术的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在观念和方法上的进步,发现学生的学习潜能。了解学生在发展中的需求,及时地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音乐  

4.曹金洋

评价是检验、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和手段。要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促进学生发展。

在教学评价上,评价涉及学习态度、过程表现、学业成就等多方面,贯穿艺术学习的全过程和艺术教学的各个环节。坚持素养导向、以评促学、重视表现性评价,坚持多主体评价的基本原则。围绕核心素养内涵、课程总目标和学段目标,依据课程的内容要求、学业要求和学业质量标准,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倡导评价促进学习的理念,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艺术潜能,合理运用评价结果改进学习,发展自己的艺术特长。围绕学生艺术学习实践性、体验性、创造性等特点,运用作品展示、技艺表演等形式,对学生艺术学习情况进行质性分析,同时兼顾其他评价方式的应用。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等不同评价主体或角色的作用,形成多方共同激励的机制。

教学评价又分为课堂评价、作业评价、期末评价,其中课堂评价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进行评价,通过观察、提问、交流、记录等方式,了解学生在欣赏、表现和创意实践等过程中的学习进程、行为指导。作业评价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与补充,是促进学生学习发展的手段之一,是学习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期末评价应立足于对学生艺术素养发展状况进行全面评定,应包括课堂评价、作业评价和期末考核的结果。评价结果可以采用分项等级制和评语相结合的方式呈现,避免单纯以分数评价学生。

5.杨瑶

评价是检验、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和手段。要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和改善功能,促进学生发展。

1)教学评价

基本原则:坚持素养导向,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还要注重价值观、必备品格、关键能力的考查。坚持以评促学,尊重学生有创意、独特的表现,并予以鼓励,不断加深学生艺术体验,合理运用评价结果改进学习,发展艺术特长。重视表现性评价,对学生艺术学习情况进行质性分析,注重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历程进行写实记录,丰富评价内容,提高评价的全面性、准确性。坚持多主体评价,增强学生学习艺术的动力和信心。

主要环节的评价:课堂评价,以鼓励性为主,激发学生积极性,指出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改进。作业评价,既要关注结果,也要关注过程。要重视书面或口头反馈,发挥评价的引导、激励功能。期末评价,注重采用具有综合性的题目或任务。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对评价结果要作个性化、发展性的解读,注重运用学生评价结果反思、改进教学。

2)学业水平考试

义务教育艺术学业水平考试是以学业质量标准、课程内容为依据,组织的考试,为判断学生是否达到国家规定的毕业要求提供主要依据。命题需素养立意,明确指向,科学制定命题框架,合理选择测评形式,整体规划测评结构,并进行综合评定。

6.陈韦唯

1)重视视唱

2022版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在教学质量评价中,除了音乐鉴赏、参加艺术类演出以外,有一项要求被单独提了出来:要熟悉乐谱,能视唱。从学生的一年级开始,这项要求就放在了学业质量描述当中。从第一学段的“认识简单节奏谱和常用音乐符号,模唱简单旋律”,到第四学段的“熟悉常见的音乐符号和术语,识谱、记谱比较流畅和准确”,可见视唱对培养音乐素养的重要性”。我们从音乐本体角度,无论任何音乐作品,识谱的问题,犹如一个孩子学习母语时的“识字”问题,是必须具备的基本功,音乐的识谱正如识字的笔画等要求,是一定要掌握的。

2)改革教学方法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改革过去陈旧的教学方法是多么的重要,要教好学生就必须在教学中用科学、灵活的教育方法来进行教学。教学重点怎么突破,教学难点怎么解决,都需要新课程标准的指导和帮助。我们必须适应形势,与时俱进,不断改进、完善教学方法,用最优化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和人格素质。

3)注重能力

新课标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探究学习能力,对于教师而言,所设教学目的不再是如何让学生更容易学会知识,而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将教学重心从“教”转变为“学”。

                          科学  

7.张玉莲

以课程目标和学业质量标准为依据,构建素养导向的综合评价体系,发挥评价与考试的导向功能、诊断功能和教学改进功能。科学课程标准给出的评价建议从两个方面来展开,一是过程性评价,二是学业水平考试。

     关于过程性评价,倡导老师遵循一定的评价原则,以评价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以评价改进和优化教学。评价的主体多元和方法多样,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学生等参与评价的积极性。评价的环节有很多,应当重点关注课堂评价、作业评价,以及单元与期末评价。在课堂评价中,要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评价,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注重学生自评与互评。在作业评价中,作业的难度要体现适切性,作业的形式要体现多样性。在单元与期末评价中,要注重评价问题的基础性、评价方式的实践性、评价容量的适切性。

     关于学业水平考试,我们要理解考试的性质和目的以及考试的命题原则、规划以及题目的命制。命题要强化育人为导向,注重考试命题的素养立意,全面考察学生的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和态度责任。命题过程中,还要注意科学性和规范性。

               心理健康教育  

8.费紫薇

今天读了第11章,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实施(下),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与发展有赖于专项督导、绩效评估、资源提供、专业机构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共同作用。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说我的想法: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督导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知识性、专业性和技术性,更应该建立中小学心理健康专项督导评估机制,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才能贯彻执行,才能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沿着科学、规范的轨道发展。

2)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的绩效考核。绩效考核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的重要手段。教育绩效管理的功能,一是为管理者甄别教师能力或学校水平的依据,以奖优惩劣;二是改进教师绩效或学校整体绩效的手段或工具。

3)建立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库。目前,国内数字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比较匮乏、分布不够均衡、共享也极不便利,这一状况极大地影响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推广和普及。

4)完善心理辅导室的建设和管理。心理辅导室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中的重要组织单元。学校心理辅导室不仅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阵地,还承担着参与学校规划、管理,提供专业指导与服务的功能。

5)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研究能力。心理健康教育科学研究能力的高低,突出地体现在对心理健康教育实践领域相关问题的有效解决方面。要提高对实践问题的解决能力,必须建立相关的研究机制和专门队伍。

转自:“仪征市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