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学习新课标 把握新航向 | 青年教师20天课标研读打卡行动正在进行中—第10天

2023/3/21 11:14:03  阅读:102 发布者:

编者按:

2022421日,《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课程标准》正式发布。

新修订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系统回答了“学习者形象是什么”“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等四个问题,这为“教—学—评”一致性的实践提供了重要指导和引领。

新课标充分体现了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特征:学科素养以学生发展素养为核心价值追求,学科核心素养形成以结构化的学科知识与技能体系为重要基础和载体。

艺术学科素养: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

科学学科素养: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

信息科技核心素养: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

心理健康核心素养:认识自我;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适......

仪征市实验小学音美科信青年团成员,自2023220日开始深入研读新课标,围绕美术、音乐、科学、信息科技、心理学科,每日记录感悟心得,以教师自学为起点,准确把握学科教学方向,使新课标理念根植于自身心中,以实际行动持续强化自身的专业素养。

研读计划(以音乐学科为例)

第一天(220日)《艺术课程标准》“前言”

第二天(221日)“《艺术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二、课程理念”“三、设计思路”

第三天(222日)《艺术课程标准》“四、课程目标”中“(一)核心素养内涵”

第四天(223日)《艺术课程标准》“四、课程目标”中“(二)总目标;(三)学段目标”

第五天(224日)《艺术课程标准》“五、课程内容”“(一)音乐”

第六天(225日)《艺术课程标准》“五、课程内容(二)音乐第一学段(1-2年级)”

第七天(226日)《艺术课程标准》“五、课程内容(二)音乐其他学段(3-9年级)学习任务1-2

第八天(227日)《艺术课程标准》“五、课程内容(二)音乐其他学段(3-9年级)学习任务3-4

第九天(228日)《艺术课程标准》“五、课程内容(二)音乐其他学段(3-9年级)学习任务5-6

第十天(31日)《艺术课程标准》“六、学业质量(一)学业质量内涵,(三)音乐学业质量描述

第十一天(32日)《艺术课程标准》“七、课程实施(一)教学建议”

第十二天(33日)《艺术课程标准》“七、课程实施(二)评价建议”

第十三天(34日)《艺术课程标准》“七、课程实施(三)教材编写建议”

第十四天(35日)《艺术课程标准》“七、课程实施(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第十五天(36日)《艺术课程标准》“七、课程实施(五)教师培训与教学研究”

第十六天(37日)《艺术课程标准》美术部分内容

第十七天(38日)《艺术课程标准》舞蹈部分内容

第十八天(39日)《艺术课程标准》戏剧(含戏曲)部分内容

第十九天(310日)《艺术课程标准》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部分内容

第二十天(311日)《艺术课程标准》学业质量描述(非音乐学科部分)

202331日 前语:

今天是音美科青年团课标学习打卡第十日,主要围绕新课标“学业质量”模块的第一部分展开学习,共汇集14篇打卡日志,本次摘选其中8篇有独特视角的心得体会分享出来。新课标以“学到什么程度”厘清评价要求,学业质量的提出更是新课标的一大亮点,它是以课程核心素养(课程目标)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具体表现特征进行整体刻画。同时,学业质量规定了学生“学到什么程度”,为教材编写、教学、评价、考试命题提供依据。因此,青年教师要立足单元,以关键问题为核心,借助真实的生活情境,让教学诊断、教学改进和质量提升协同优化,真正做到同构共生,让学科育人理念更好地在教学中落地生根。

                         美术  

1.李胜凯

“美术学业质量描述”这一部分内容,主要有以下体会:

1)锚定具体核心素养。四个学段的每一学业质量描述,均锚定具体学科核心素养,既指向学习活动,也指向学习结果的达成要求。

2)标准具体明确,可量化。无论是具体的实践活动,还是抽象的审美活动,质量描述均具体明确,让教师可理解、可操作,且标准要求直接数字量化,如“知道2-3种外国民间美术的类别。(第三学段)”

3)指向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学习结果。如第三学段“能口头或书面表述对‘世界美术的多样性、差异性’的感受和认识。”这一学业质量描述,其中对“世界美术的多样性、差异性”的“感受和认识”是学习的结果,“能口头或书面表述”是学习的过程,其中也蕴含“口头或书面表述”方法的学习,并在这一完整的过程中主要培育审美感知、文化理解这两个核心素养。

4)学业质量应该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底线,教师要有底线思维、底线意识,保证学生基本美术知识与技能与习得,基本学科素养的达成,基本审美品味的养成,以及基本学科核心素养的涵育。

2.严娜娜

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之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反映核心素养要求。

学业质量标准是教学评价的重要依据,也是学生需要达成的学习目标。

1)第一学段(1-2年级)此学段对学生的要求为识别至少5种生活中常见的标识,并且能够知道其用途以及所传递的信息。

2)第二学段(3-5年级)此学段要求学生能知道至少4位中外著名美术家及其代表作,知道3-4种美术门类,让学生了解美术不止是绘画,它还有雕塑、书法、摄影、设计等门类,能说出2-3种中国民间美术的类别(如剪纸、皮影、年画、泥塑、刺绣、蜡染等)。

3)第三学段(6-7年级)此学段学生应该知道至少6位不同历史时期中外著名的美术家及其代表作,知道2-3种外国民间美术的类别。

4)第四学段(8-9年级)此学段的学生应该知道至少6件我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的美术作品,能辨析世界美术史上2-3个主要流派。

3.李思思

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之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反映四大核心素养要求(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并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具体表现特征的整体刻画。共分为四个学段的学业质量标准,是教师教学评价的重要依据,也是学生需要达成的学习目标。

这次课标中增加了学业要求和学业质量标准两个部分。这就要求我们美术课堂中和课堂后要进行具体、细致的评价,并且可以采用学习档案袋的形式把一个单元或者一个学期的课堂记录保存下来,作为学期末学生美术学业考核的参考之一。注重学生在各学段中持续性的学习,对“美”的感受、理解、表现的宽度和广度的体现。

通过艺术实践、评价等环节生成核心素养。艺术课标体现课程衔接性,凝练核心素养,以育人为导向,强调学业质量标准,落实教、学、评一致,构建综合性艺术课程体系。

                       音乐  

4.杨瑶

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之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反映核心素养要求。艺术课程的学业质量标准是按照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和影视5个学科分别制定的。音乐设1-9年级四个学段的学业质量标准,舞蹈、戏剧和影视设8-9年级一个学段的学业质量标准。学业质量标准是教师教学评价的重要依据,也是学生需要达成的学习目标。就我所教年级,做了个了解:

3-5年级为第二学段:音乐学业质量描述:聆听音乐,感知音乐体裁,形式、风格,对音乐表现要素和表现作用有着自己的理解和判断,分析清楚他们的特征。初步掌握演唱、演奏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演唱、演奏,情感表达基本符合作品要求,能表达出作品或作者的想法。视唱乐谱,熟悉各种音乐记号,能随音乐即兴表演,表演、表情自然,剧情表现完整。能进行舞蹈创编,动作协调、灵活,关注生活中的音乐现象。

5.曹金洋

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之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反映核心素养要求。具有可测性、可评性,规定学生在每个学段学习结束之后应达到的合格标准。学业质量标准是教师教学评价的重要依据,也是学生需要达成的学习目标。

艺术课程学业质量标准是按照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含戏曲)和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5个学科分别制定的。音乐设1-9年级四个学段的学业质量标准,第一学段(1-2年级):聆听音乐,能听出音乐的情绪及对音乐的联想和想象;能姿势正确,声音自然地演唱歌曲,唱游活动中能配合音乐进行简单声势、律动、舞蹈或歌表演等,做到身体动作与音乐情绪、节奏和韵律特点基本吻合,能认识简单节奏谱和常用音乐符号,模唱简单旋律,做到节奏、音高基本正确。第二学段(3-5年级):聆听音乐,感知音乐的体裁、形式、风格等,初步掌握演唱、演奏等艺术表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演唱、演奏做到声音自然,能视唱简单乐谱,音高、唱名、节奏基本正确;听记简单的节奏、曲调。第三学段(6-7年级):在听赏中,对音乐表现要素及其表现作用的感知、反应和判断比较准确;对部分地区、民族和国家不同风格、流派的代表性音乐的典型特征和表现形式具有初步的辨识和理解能力,能较准确地描述出它们的特点和作用。认识乐谱中的常见符号,在实践中能正确表现和运用;在视唱稍复杂的短小乐谱时,做到音高、唱名、节奏基本正确。随音乐即兴表演,表情、身体动作与音乐情绪、情感和音乐特点相符,动作有变化且具有一定的创意,能编创稍复杂的节奏、旋律及简单歌曲。

6.包静怡

今日阅读的是第六大点学业质量中的学业质量内涵和音乐学业质量描述。

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之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反映核心素养要求。学业质量标准是以核心素养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具体表现特征的整体刻画。艺术课程学业质量标准是按照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和影视五个学科分别制定的。各艺术学科学业质量标准,具有可测性、可评性,不设水平等级,只规定学生在每个学段学习结束之后,应达到的合格学业质量标准,是教师教学评价的重要依据,也是学生需要达成的学习目标。

第一学段也就是一到二年级的学生需要聆听音乐,对音乐情绪的反应及对音乐的联想和想象需要符合音乐基本特征,要跟随录音或与同伴一起演唱,做到姿势正确、声音自然,词曲基本完整、正确,音色、音量、速度、表情初步做到与歌曲情感相符。

第二学段也就是三到五年级的学生需要聆听音乐,并且对音乐表现要素、表现作用、音乐的体裁、形式、风格等内容要有自己的感知理解和判断基本准确。要初步掌握演唱,演奏等艺术表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演唱和演奏的时候要做到声音自然,在情感表达准确性和流畅性完整性等方面要符合作品的要求。

第三学段也就是六到七年级的学生在听赏的过程中,对音乐表现要素和表现作用的感知反应和判断要比较准确。对部分地区民族和国家不同风格、流派的代表性音乐的典型特征和表现形式要具有初步的辨识和理解能力,要能够准确地描述出他们的特点和作用。

                          科学  

7.张玉莲

关于地球系统,要求学生能说出常见的天气现象知道天气变化的影响;认识到土壤为众多的动植物提供了生存场所。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识别不同天气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能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口述、画图等方式交流对天气和土壤的观察结果。能在好奇心驱使下,对天气变化和土壤中的动植物表现出探究兴趣,乐于表达和分享。

关于人类活动与环境,要求学生认识地球是人类与动植物共同的家园,知道有的材料可以被回收利用。能在教师指导下用语言或画图的方式,表达人类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能在教师指导下,初步具备收集和交流信息的能力。关爱生命,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关于技术、工程与社会,要求学生能区别自然物与人造物,能简单描述科技产品的结构和功能,知道科技产品为人类生活带来便利。学会使用锤子、安全剪刀、放大镜等简单工具,能应用身边常见材料和简单工具制作简单的作品,能借助工具进行科学观察并进行交流。

关于工程设计与物化,要求学生能基于观察提出并描述一个简单的制作问题,能利用具体形象思维进行设计,并用简单草图说出设计思路。能使用常见的工具和材料制作简单实物模型,能发现实物模型的不足。具有实物制作的兴趣,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想法。

                          心理健康

8.费紫薇

今天读了第9章,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下),如果一个学校只有心理健康老师在心理健康课程的讲授过程中、在个别辅导与团体辅导过程中,能够做到理解、尊重、爱护学生,而其它老师、家长、社会没有做到理解、尊重、爱护学生,那么这样的心理健康教育肯定是没有效果的。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说我的想法:

1)创设心理健康的学校教育环境。由于学生很多时间都是在校园中度过的,在充满心理健康教育氛围的环境中,让每一个学生的身心都全面发展,显得十分重要。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充分利用教学环境,在教学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更应该充分利用其它要素,让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校园活动的每个环节中。

2)学校与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互动。家庭的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应该说是决定学生心理能否健康发展的基本环境,而学校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如果忽视学校与家庭的心理健康教育互动,则是忽略了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本质条件。因此,学校要注意与家庭的合作来共同影响孩子的心理。家长会、电话访谈、家长讲座、家委会等都是良好的家校互动方式。

3)学校与社会心理健康教育的互动。目前我们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大部分都在学校内进行,与社会之间的互动较少。可以采取去社区合作,开办社区家长学校、开展社区教育活动等;也可以和企业合作,定期开展校企联谊;还可以与机构、社会团体合作,参与一些关爱特殊家庭儿童的计划。

只有创设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学校环境,做到学校与家庭、社会进行良性互动,才能呵护学生的健康成长,促进心理健康教育。

转自:“仪征市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