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众人之智,成众人之事——南通市实验小学语文学科开展“美丽思政‘学科+’”教研活动
2023/3/21 11:01:24 阅读:118 发布者:
集众人之智
成众人之事
语文学科开展“美丽思政‘学科+’”教研活动
暖风吹,春已至。3月13日下午,南通市实验小学语文组照例开展了精彩的教研活动,活动由秦建芳主任主持。此次教研活动,我们围绕唐晓红执教的《梅兰芳蓄须》一课进行观课、评课。
结合学校美丽思政“学科+”综合课程建设项目,四年级语文备课组齐心协力,共同商定教学内容,最终确定了《梅兰芳蓄须》这篇课文。课题确定后,年级组又集中在一起,共同讨论如何带领孩子们走近梅兰芳,深刻感受梅兰芳先生崇高的民族气节。众人拾柴火焰高,经过年级组的讨论,最终确定了教案。
确定教案后,唐晓红老师多次试教,年级组老师一同研课、磨课,反复改进细化,不断完善教学环节,最终呈现了这节既有人文引领,又训练扎实的精彩课堂。
听课后,各位老师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观课感受。
范晓伟老师:略读课的特点是通过开篇导语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把本单元学习的方法进行迁移运用。唐老师紧扣开篇导语引导学生通过收集资料了解梅兰芳, 用表格的形式梳理主要问题,然后根据表格运用串联事件的方法说本课的主要内容。让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在略读课中得到迁移运用。
施炎老师:在一次次的磨课与思考中,唐老师设计学习任务群,搭建支架,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环节,让学生认识到了一个热爱艺术、热爱祖国的梅兰芳,梅兰芳的傲骨留在了每个孩子的心里,梅兰芳的爱国情怀正如春雨般无声地滋润着每个孩子的心田。
满丹丹老师:唐老师这一课落实了单元语文要素,凸显人文主题,借助表格自主运用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梳理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形成带得走的能力及加强语言实践的目的,又可实现以学文本的再生与更大价值。
黄玲玲老师:唐老师的这堂课准确把握了略读课文的特点,重视语文要素的训练。通过表格串联事件,既注重了内容方法的迁移运用,又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最后唐老师的作业设计也紧扣主题,又别有匠心,拓展阅读跟梅兰芳先生一样有爱国情怀民族气节的人物文章,体现了略读课文教学的度,让学生学有所感,学有所用。
郝赟老师:唐老师抓住了主要人物梅兰芳以及在他身上发生的主要事件,通过多种方式学习让学生体会到梅兰芳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坚定的爱国信仰。借助表格来帮助学生梳理课文内容,用几个重点词把拒演事件连起来,既练习了把握主要内容的方法,落实单元语文要素,又对梅兰芳铮铮铁骨的民族气节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顾文蔚老师:唐老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借助思维图表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梳理文章内容和情节。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策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提取信息能力,以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不断提高。
一次打磨,一次促进;一次完善,一次反思;一次成长,一次超越。成众人之智,则无不任也,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也。课堂的精彩呈现,是四年级语文组集体智慧的体现。
本次语文教研活动围绕“美丽思政学科+”项目理念,结合语文学科的元素和教学方式,融入爱国情感的感悟和熏陶,实现学科思政的教育目标,让德育渗透于各学科教育教学。今后,我们还将通过跨学科融合实现思政教育更优化,并不断向构建大思政课体系迈进。
转自:“南通市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