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雅莉
今天是跟岗的第二天,聆听了吴久明和范丽君两位老师的《做个百数表》,两位老师课堂略有不同,但都让我受益匪浅。
“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会。”两位老师的课堂尊重学生学情,充分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研究百数表的规律。教师出示一张不完整的百数表,学生依据之前的学习,按照数与数之间的联系填写空着的格子,初步感受横着、竖着数字的变化。紧接着出示完整百数表,引导学生自行探索发现百数表中隐藏的规律。学生能够自行通过一横行或者一竖行去寻找数的规律,再引申到整张百数表中,研究是否符合规律。当学生回顾探究过程,寻找自己的发现,欣赏自己的成果时,获得成功满足感,同时学会解决问题,养成自主解决问题的习惯,感受到了自主探究的乐趣。
此外两位老师的课堂善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整节课中不管是横着、竖着还是斜着的规律,教师全部都让学生先互相分享,再全班反馈。反馈过程中,学生互相表达意见,形成思辨氛围,教师只是在表达语言不严谨的时候,进行适当指导,促进语言更加准确。学生在不断的改进表达语言的过程中,对于百数表的规律肯定有了进一步的认知。
回顾自己的课堂,对于学生的探索和语言表达机会不是多,更多还是教师自己讲解的流程。接下去的课堂应当改进不足之处,注重学生的体验与表达,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毛丽
今天吴久明老师和范利君老师带来了精彩的《做个百数表》。两位老师都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小组合作,同桌交流,思考探究,在做中学,引导学生自主寻找总结规律,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教学效果显著。
吴老师在课堂上能够让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并充分给足了学生交流、合作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获得知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学习的主动权。
范老师在课一开始,创设了让学生说一说数字的名字,从刚开始一个一个的出示数字到一下子快速的出示好多数字,学生来不及也看不清都有哪些数字。范老师再进行追问“要怎样你们能快速的说出他们的名字?”学生说按顺序排一排。给学生渗透了一种有序思考的意识。接下来由学生自己填百数表去发现规律,探究规律,总结规律。通过学生“自己做自己讲”,让学生去倾听学生的思想,更有代表性,更有吸引力。
我看到了两位老师各自的教学艺术风采,看到了他们的付出。从中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与差距。今后在教学中尽可能地完善教学艺术,提高效率。
赖佳铭
今天一天在实验小学实验室参加项目化学习活动,来之前,我对项目化学习存在两个问题:①项目化学习和解决工程问题有哪些异同?②五下第二单元科学的第六第七课能否算作项目化学习?
李卫仙老师的“小车打靶”通过初级目标和终极目标两个实验环节,让学生探究小车送药的奥秘;黄晓青老师让学生运用水钟、节水的相关知识,自主设计了自动浇水装置;曾美娟老师调动学生对太阳系的已有知识,并结合数学中的比例,制作了太阳系模型,学生在运用已有知识的过程中又发现新的问题;潘海标老师调动学生五下第二单元船的研究的已有知识,让学生更量化地探究船体积与浮力的关系。
学生在这些过程中通过确定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并运用综合的知识动手解决,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工程问题也属于项目化学习,并且项目化学习需要调动学生美术、技术、科学、数学等等各方面的能力,解决问题的同时呈现出创造性的作品。
雷啸
今天听了周老师一节四年级的课,周老师在课堂上尝试了许多不同的教学方法,但我发现最受学生欢迎的是角色扮演。
在课堂上,周老师选取了课本内话题,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角色扮演,之后同学们踊跃展示。这种经典的任务型情景对话练习,让学生们练习口语表达能力和应对实际场景的能力。
通过这样的角色扮演,学生们不仅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练习口语,还能够学习到在实际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情况,并提高自己的应对能力。同时,这种方式也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英语语言中的礼貌用语和文化背景。
除了角色扮演,旧知识的迁移也是课堂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学习新内容之前,周老师让学生们先回顾总结了上一节课所学的内容。这样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巩固所学内容,并为接下来的新知识的学习做好准备。
另外,学生对句子单词的发音模仿操练贯穿课堂始终,这也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因为小学生英语学习的最关键的部分即是对发音的适应和巩固,跟读模仿需要成为小学生的一种课堂习惯,这对他们将来的英语学习也是百利而无一害。
濮琴英
今天是跟岗学习的第二天,我有幸走进尹娇华老师的北师大版《电影院》课堂,再次刷新了我对数学课堂的认识,感受颇深。
1.尹老师重视学生的知识迁移,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不管是估算还是计算,都是充分利用学生前面已经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方法,通过比较,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积极引导学生通过“想一想”“算一算”等系列活动来促进知识的迁移,形成基本的计算能力。
2.加强学生估算的意识,提倡算法的多样化教学,让每个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认知方式与思维策略进行估算和计算。
3.深化拓展,积极分享。让孩子们探究、交流、分享“视窗”心算、画线算乘法、古印度的高位算乘法,从而达到计算方法的拓展,同时深入探究,开拓孩子们的计算视野。
学习路很长,且行且珍惜且成长。
转自:“遂昌县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