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开题明思路,研究促成长

2023/3/21 9:48:39  阅读:123 发布者:

开题明思路  研究促成长

春风不减来时路,潜心教研再启航。202337日晚上,杭州市钱塘实验小学举办了2023年度市级、区级部分课题开题论证会。本次开题论证会邀请了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学会副会长陈万勇老师,《杭州教育》主编郭晨虹博士,评估中心李明老师。课题组负责人、科研中心参与了本次论证会。

01

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学会副会长陈万勇老师指导第一会场论证,与课题负责人进行面对面交流。

汤丽老师对课题《集优周报:小学中高段语言文字积累的教学载体实践研究》从操作过程和实践指导策略上进行了重点阐释。该课题主要从周报的版面设计,周报的出版流程,周报实施的指导策略以及周报的评展方式四个方面进行重点研究。

陈万勇老师肯定了课题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的可行性。同时,陈老师还提出了几个建议:1.课题命名的新颖度可以提升,结合当下的研究热度;2.研究的内容上利用图表式展示可以更有体系性;3.研究的课题中操作实践中的指导策略可以更加深入拓展研究,以提供更有价值的可操作性。

汤秀秀老师对课题《漂流“绘话”:基于合作学习提升小学高段英语写话能力的实践研究》从操作定义、研究指向、研究内容三块进行了阐释,重点解析研究内容:漂流绘话的运作策略,从趣写,合写,善写,好写几个方面进行探究。

陈万勇老师肯定了课题的价值、行文的规范性和研究内容的可行性。同时,陈老师还提出了几个问题:1.标题是漂流“绘话”还是漂流“绘话本”可以再思考;2.二级标题的拟定上,应该要能更突出研究主线。另外,陈老师给出一条思路,可以加一个内容,研究漂流“绘话本”作为一个载体的设计方案。

胡昊雯老师对课题《墨韵学习场:小学中段水墨学习空间的创建与运作》提出小学中段美术水墨学习中存在空间固定,材料利用不充分,方式单一等情况。笔者希望构建新型水墨学习空间,在此学习空间中,学生可以充分探究空间中的材料,小组合作,分享交流,形成良好的水墨学习场,尽情表达自我。

陈万勇老师肯定了课题的价值,后续研究方向,同时提出多看优秀理论著作,优秀课题,积累积淀。课题的题目可以更高位,课题内部框架可以更具有逻辑性,需在再整理。之后的研究,可以按照课题的设想,进行进一步的教学实践,组织学生活动,边实施课题内容,边丰富课题内容。

应玮老师对本校规划课题《名校+民校:共富背景下集团校可持续发展的新样态研究》从操作定义和研究内容两块进行了阐释,重点解析研究内容:“爱的共同体”管理一体化、“爱的共同体”教研协同化、“爱的共同体”成长同步化三个方面。

陈万勇老师肯定了课题的价值、行文的规范性和内容的丰富性。同时,陈老师还提出了几个问题:1.“名校+民校”命名的合理性;2.研究集团校可持续发展以学生+教师发展的角度,还是光教师发展的角度。另外,陈老师给出一条思路,通过集团校管理研究考量松散型、紧密型等几种不同机制的优劣,把准研究方向。

庄喜燕老师对课题《“印相钱塘”:小学美术蓝晒拓展性课程设计与实施研究》进行阐述,重点分析如何通过课题研究,挖掘当地的地域文化资源进行整合转化为教育资源,并结合蓝晒工艺,以美术核心素养为基础,着力培育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促进拓展课程的开发和建设,形成学校特色。并着力研究开展蓝晒为载体的研究性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作、创新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努力将艺术与生活的结合,让学生回归生活,加深美术与其他学科领域的联系,将蓝晒工艺通过艺术而活化,并将对家乡的情怀融入在作品中,传承特色文化并创新发展。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达到“真、善、美”的品格。

陈万勇老师肯定了课题的价值,行文的逻辑与研究的落地性。同时还提出了几点修改建议,一是课题的命名是否可以更具,课程内部框架的一些表达方式可以更具有研究性,另外陈老师还建议可以多查阅理论资料,让课题更具深度。

02

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杭州教育》主编郭晨虹博士指导第二会场论证,与课题负责人进行面对面交流。

许玉翠老师对小课题《构建概念地图:革命题材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从问题的提出、研究意义、操作定义、研究内容等方面进行了阐释, 重点就研究内容中存在的困惑进行交流。

郭老师认为该课题有很大的研究价值,研究角度新颖。同时,郭老师也提出了几点建议:1.研究问题的情景分析可以更加细化,先写情境问题,再分析原因。2.研究指向和研究内容区分清楚。研究内容可以从定位阅读真实困惑,出发情感生长点;回应预学阅读期待,寻求情感驱动点;针对价值时代冲突,锚定情感症结点等方面展开。

颜洁玲老师对教研课题《以“融”寻“度”:小学语文中高段革命文化主题单元项目化学习重构与实施》从研究背景和研究内容两块进行了阐释,重点解析研究内容:单元项目化学习目标制定;单元项目化学习重构设计、单元项目化学习重构实践三个方面。

    郭老师对课题的研究意义和重构实践思路给予了肯定,此外,还提出了几点建议:1.实践操作设计要更加精细化,具有可操作性。2.任务设计需从学生实际出发,让任务设计更合理更有意义。

余冠谨老师就课题《奇妙的名著博物馆——基于整书阅读的单元作业项目化设计与实施》进行阐述,,通过“奇妙的名著博物馆”,进行项目整体设计,充分挖掘学生身边自然资源,带领学生利用问题解决、任务引导、项目驱动的方式进行实践研究,培养整书阅读的兴趣,提升综合实践素养。

郭老师对于课题的选材进行了肯定,在课题表达的形式和内容上都给出了中肯细致的建议。研究背景更聚焦学生真是发生的问题,研究目标的制定贴合驱动性问题,研究内容和语文要素紧密结合,研究过程强化项目化,凸显博物馆的元素。

03

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评估中心李明老师指导第一会场论证,与课题负责人进行面对面交流。

郦璐璐老师就课题《理·绘·用:数学画提升小学生数学理解能力的策略研究》进行论述,通过理·绘·用这三个策略,通过数学画提升小学生数学理解能力,数学画可以让提升学习的普遍性、思考的持续性、知识的迁移性。在学生分类归纳、自主画图、类比迁移的过程中提升数学画使用策略,从而提升理解能力。

李老师听取了报告之后,建议尽可能用用文字或者表格进行描述,少用例子。对于研究指向需要再思考应该是形成的策略,根据理、绘、用提出相对应的策略,每个内容2条策略。

来煜婷老师就《具身认知视域下小学数学实验的教学策略研究》进行了开题报告。来老师立足具身认知视域理论,尝试探索具身认知视域下的数学实验教学模式,学生“玩”数学,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可视化,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爱上数学,全身心投入数学实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李老师听取了报告之后,肯定了数学实验在实际教学中的价值,建议多关注具身认知理论与数学实验之间的相互联系,建立数学实验的三个理论模型。

吴小林老师对课题 “三化”推进:钱塘课后服务1.0课程框架构建与机制推进的实践研究》本课题着力结合校情和家长需求,以丰富学生课后活动、拓展学生综合活动的时空、提升学生素养为目的,探索构建满足广大学生课后服务需求的序列化的“课后服务”课程体系,建立扁平化的年级组长负责制为核心的课后服运行管理机制,同时建立并完善多元的评价机制,形成完备的课后服务操作体系。

李老师对课题研究方案的撰写规范性、意义和价值给予了肯定,同时也从理清课后服务课程的三层关系,提炼课题创新点上给予了细致的指导,为课题的实施进一步指明方向。

楼晨晨老师对《单元整体教学下的小学中高段语文情境创设研究》进行了阐释,从小学语文中高段情境创设的理念内涵、基本特征和设计原则入手,提炼了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下的情境创设的设计框架,形成相应的操作范式。

李老师肯定了“情境”在语文教学中进行运用的价值,同时提出“情境”的定义需要借鉴李吉林老师关于“情境教学”的专业定义,并为“情境教学”搭建可视化的支架,找准论文的触摸点、生发点、呼吸点和思维点。

开题明思,精研致远。课题研究源于课堂,服务教学,以“课题”为引领,以“实践”促研究,课题组成员以此为契机,对下一步课题研究的开展与实施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把课题研究推深做实,形成以研究促发展的良好态势,以科研促教学的良性循环,力争早日结出硕果。

转自:“杭州市钱塘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