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 · 培训丨重走自然数发展历史 探索课堂教学新路径
2023/3/21 9:34:01 阅读:135 发布者:
重走自然数发展历史
探索课堂教学新路径
——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数学史与数学教育(HPM)第二十一场”研修活动报道
春风送暖,万物更新。3月11日,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全体数学教师齐聚云端,参加数学史与数学教育(HPM)工作室小学教研基地第二十一场研修活动。本次活动由杭州师范大学岳增成博士主持,主题是围绕HPM视角下“自然数的认识”专题研修之教学实践。进行分享交流的团队有迁安市小学数学团队、长沙市一中金山桥学校小学部数学团队、长沙市望城区长郡月亮岛学校小学数学团队和博兴县实验小学数学团队。
经历了上次对“自然数认识”的前期分析,岳增成博士针对自然数的发展史如何与课堂教学进行有效融合,提出了一系列需要思考的关键问题,阐述了本轮研修的核心课题、自然数学习的关键三步以及辅助学生学习自然数的学具之间是否存在认识断层。
首先展示的教学课例是长沙市一中金山桥学校刘可佳老师执教的《1000以内数的认识》,课后刘老师分享了这节课的教学实践和思考。数学史融入课堂教学,不仅仅是出示史料,更多的是让学生经历发展的过程,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数学知识。要把数学史真正落入课堂,落到实处,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着好奇心和求知欲。岳增成博士对这节课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并建议计数器的使用可以放到下一节课的教学中。
接下来展示的是迁安市马兰庄镇马兰社区完全小学杜新月老师的《自然数的认识》一课。杜老师从教学设计思路和研修感受两方面进行了分享,介绍了人类发现自然数经历的四个阶段,结合学情前测,确定了教学目标和教学环节。长沙市望城区长郡月亮岛学校周辉老师在点评中肯定了本节课的优点:以中国古今为主线,中外融合;选取的实物记数、抽象符号、位值制等素材很有代表性;课堂上学生的参与感较强。
博兴县实验小学温树民老师以“计数和记数承载着自然数的认识”为主题,谈了自己的看法。梳理出了古代中国记数系统的发展脉络体系,提出计数和记数并重,进行了古今对比、中外对比,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
最后,岳增成教授指出研究中需要思考的问题:我们将数学史融入数学课堂,一定要厚今薄古吗?指出不能用对立的眼光看待历史,而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
本次研修为我们打开了“自然数的认识”这部分教学的新思路,接下来老师们会满怀研究的热情,努力在数学史与数学课堂教学融合的道路上且行且思,收获美好,绽放精彩!
转自:“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