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双减”下的心本课堂】示范引领 见证成长 ——2月份课堂观察“课堂现场”集锦

2023/3/21 9:13:01  阅读:102 发布者:

01

低语组

赵美娇

探究课文,感悟课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聚焦问题

《四个太阳》是一篇散文,讲述了一个小朋友为每个季节画了不同颜色的太阳,给世界万物带来各种美好的故事。赵老师在教学时,紧扣目标,教学思路清晰。在教学过程中,赵老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课文,感悟课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亮点评述

思维场

本单元的重点是找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为了落实目标,赵老师使用了三个锦囊:一是读懂课文,让学生找出课文中的四个太阳分别送给了谁,把握课文主要内容,锻炼学生抓关键信息的能力;二是找出事物,从整体进入细节,赵老师带领学生感受课文优美的语言文字,结合关键词,深入理解了课文;三是发挥想象,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赵老师通过插图,引导学生思维发散,向着更为广阔的角度思考。教学环节层层深入,脉络清晰,完美落实教学目标。

情感场

教学时,赵老师用优美的过渡语将教学环节串联,让学生时时刻刻都沉浸在课堂之中。再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更好的体会课文中的情感。除此之外,赵老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用精心准备的教具,与学生一起在黑板上绘制了一幅“金色的秋天”。整堂课将智育、美育完美结合,让学生感受到了课堂的乐趣与美好。

交往场

赵老师的教学设计十分巧妙,导入时,赵老师从课文插图入手,创设了课文中的小男孩邀请孩子们一起来画画的情境,吸引了学生的注意。为了完成插图,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师生互动默契有趣。不仅如此,赵老师还让同桌之间相互交流合作,在最后一起完成了一幅春天的插图,给了学生自主创作的空间。

02

中语组

喻霞

围绕“可爱的生灵”人文主题,落实“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和“试着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清楚”三个语文要素。

聚焦问题

部编三年级下册《荷花》是一篇情景交融、想象丰富的课文,描绘了夏日清晨一池荷花的美丽姿态,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喻霞老师这一节课的教学设计,紧密围绕本单元“可爱的生灵”这一人文主题,教学活动落实“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和“试着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清楚”这三个语文要素。

情感场

喻老师带领孩子“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以及“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在教学中依据

、音乐等媒体营造出课外的意境,让学生徜徉其中,展开对荷花姿态美的想象,读悟结合,边读边悟。学生感到荷花的美,体会到语言的生动和优美,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交往场

在尊重学生阅读体验的前提下,交流对优美生动句子的体会,积极联系生活经验,深入体会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引导学生围绕化身荷花姿态,开展交流,把想象的乐趣提升起来,学生从中获得审美体验。

03

高语组

张敢

走近中国古典名著,运用学过的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探究解决阅读提示中的问题。

聚焦问题

部编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七课《猴王出世》选自明代的长篇小说《西游记》第一回,主要写了花果山上的一块仙石孕育出一只石猴,这石猴与猴群玩耍的时候,因为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张敢老师带领学生走近中国古典名著,运用学过的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探究解决阅读提示中的问题,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了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亮点评述

思维场

1.教师的教学思维:

1)返璞归真。张敢老师追求的是一堂非常务实的、真正有助于学生学习、思考的课。她就以阅读提示石猴出世——称王两个问题架构整堂课,直接、简明、清晰,课如其人。

2)《猴王出世》是一篇略读课文,如何让略读课体现更多的略读味,张老师由引到放,将更多的自主权交给学生。

2. 学生的学习思维: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思维碰撞诞生了很多石猴可以称王的原因,碰撞出了很多精彩的答案。就单个学生来看,思维打开了;就班级整体来看,不仅是学生已知的巩固,还是学生的学习起点,更是学生探究的新思路。

情感场

张老师尊重学情,由影视歌曲和猴王

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走进名著,走近人物。探究过程中,学生从很多的角度去品析人物鲜明的个性形象,学生对名著人物心生喜爱之情,对名著语言生发亲切之感。教师、学生做到了全员、全程、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中,师生关系融洽。

交往场

学生个人阅读到小组交流探讨到全班汇报总结,再师生互评,完美实现了各个大小交往场域的转换。

04

低数组

夏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充分地“动”起来,课堂才会“活”起来,而“乐学”则是课堂最完美的呈现。、

聚焦问题

《分类与整理》以垃圾分类为切入点,让学生体会到分类的重要性。学生通过有序地开展各种动分类实践活动,充分体验活动的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学会用数学的眼观观察世界。

亮点评述

交往场:夏老师给足了学生思考的机会和操作空间,不断地鼓励学生认真观察、自主操作、充分讨论、大胆表达,孩子们的发言精彩纷呈,智慧的火花在碰撞中不断闪现,课堂氛围显得非常融洽而美好。

情感场:课堂以学生喜欢的卡通人物熊大贯穿整个情境,学生们“玩”得很开心,“学”得很尽兴。夏老师对学生的充分支持与鼓励,让学生一次次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出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

思维场:本课虽是最基本的分类与整理,但在教学中,夏老师巧妙的在活动中融入了统计的基本过程,学生充分感受到各种情境中蕴含着数学信息。不给学生思维设限,让学生尽情按自己想法分类,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较好地发展学生分类与整理的能力,渗透统计思想,引领学生不断走向思维的深入。

05

中数组

奉丹东

认识小数,搭建整数、分数与小数间的桥梁。

聚焦问题

这节课是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例1的教学内容。学生虽第一次接触小数,概念教学较抽象,但实际生活中也己接触过小数了,所以学生对小数是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它在外在表现形式,陌生的是其真正意义。鉴于此,奉老师把这节课的重点落在表示长度和价格的小数意义的教学上,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有效突破重难点,带给学生一次深刻的学习之旅。

亮点评述

交往场:

奉老师从数的发展历程出发,带领孩子们从整数、分数,最后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入小数,创设学生感兴趣的微信红包情境,通过学生熟悉的元与角的关系,调动孩子们的已有认知,采取圈一圈说一说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小数的含义,这样的设计简单、快速、有趣,让学生对新知产生好奇心,寓教于乐。

思维场:

以米尺为教学媒介,在孩子们知道了十分之几米可以写成零点几米之后,奉老师引导孩子们进行了换单位的活动。孩子们在活动中发现,虽然小数所带的单位不同,但意义是相同的。为了扩充孩子们对数的认知,将新成员“小数“纳入数的家族。奉老师设计了一个“找小数”的活动。在活动中,孩子们认识了许多比1大和比1小的小数,知道小数有无数个,而且将小数自然地融入到原有的数系里。数轴的呈现水到渠成,孩子们对小数的认识又更深入了一步。

情感场:

教学气氛很和谐,课堂上比较有默契,整堂课中,师生对话比较多,使课堂变得充满生机。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奉老师用启发性的语言,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及时修正自己的错误,使整个课堂显示出融洽和谐的氛围,使学生身心愉悦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事实说明,教师美丽的语言,就是学生获得快乐的前提。

小数虽“小”,学问不小。奉老师的课堂有逻辑也有活力,有升华更耐人寻味!

06

英语组

蒋思思

节约用水入手,呼吁同学们保护地球,做有责任感的地球公民,共创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

聚焦问题

地球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可它却正遭受着一些人的破坏。英语组蒋思思老师的《We shouldnt waste water》一课运用本课的主要句型“We should...”和“We shouldnt...”,讨论我们为保护地球应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

亮点评述

交往场:整堂课中,教师通过讲述、提问、和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围绕保护地球这一主题进行思考和表达,知微见著,由远及近,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保护地球的迫切感和使命感。

思维场:教师通过一系列的问题链,如:Is there enough water on the earth? What do you think of our earth?  What bad things did people do to the earthWhat should we do to protect the earth? 引发学生的思考,并激发与学生的共鸣。教师教学流程清晰,循循善诱,用问题和任务一步步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从课本迁移到生活,制作志愿者公约,体现了扎实的教学功底和巧妙的设计思路。

情感场:教师通过地球被破坏前后生动形象的

和视频对比,带给学生强烈的震撼,启发学生思考:地球为什么变成现在的样子?我们可以为保护地球做点什么?并提供语言的支持与框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表达如何从自身做起保护地球。

07

音乐组

唐艺

用音乐点燃兴趣的火苗。

聚焦问题

本课主要通过欣赏芭蕾舞剧《天鹅湖》的片段《四小天鹅舞曲》,感受乐曲欢快、跳跃的情绪,从中领略世界经典名曲的魅力;并在模仿芭蕾舞简单的动作,体验芭蕾舞的魅力。利用舞剧《四小天鹅舞曲》的舞蹈视频,让学生在欢快的乐曲声中初步感受乐曲;接着请学生安静地聆听乐曲,养成良好聆听音乐的习惯,边听边思考问题;在感受音乐的同时,体验芭蕾的魅力。

亮点评述

交往场:在课堂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四小天鹅的动作编排,组织学生进行表演,让学生协作交流,在表演中一起感受音乐,理解音乐.通过合作,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进行交流,探讨和表现音乐,培养了参与意识,在系列的音乐活动中学会如何正确与人交往感受到亲切,愉悦。

思维场:通过舞蹈让学生思考教师模仿的动物,引出课堂内容。联想和想象是形象思维的主要思维方式。直观感受思考音乐作品与舞蹈之间的关联。

情感场:音乐是能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首先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运用一切方法启动学生的积极性,如现在所提倡的愉快教学、参与教学、趣味教学都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鼓励学生运用音乐及律动来表现自己的情感。

08

体育组

李梦青

趣味闯关,学、练、赛一体促成长。

以趣味闯关游戏为载体,从解决“怎么跑得更快”“怎样跑更安全”两个问题出发,巧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接力跑的反应速度、动作速度、位移速度,并让学生在小组的互助合作中,体验运动的快乐,提高运动技能水平与运动素养。

聚焦问题

以解决摆臂幅度及调整步幅为教学重点,协调跑步姿势、注意安全为教学难点。设置多种练习方法帮助学生在运动情境中发展奔跑能力。

亮点评述

思维场:李老师在《快乐接力》的教学中,教学设计清晰,层次感强,重难点突出,注重学、练、赛一体化教学。在救援情境中,老师设计了一人、两人、多人三种形式的接力游戏,通过各种形式的接力闯关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快乐与思考更优良的练习方式,进而培养学生跑的正确姿势,提高奔跑速度和奔跑能力。

情感场:李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营造出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整个教学过程都在游戏和比赛中进行,巧用器材,结合动感活力的音乐,让学生在玩中学,玩中练,玩中育。这种启发式教学和探究式教学,让学生自主发现与解决问题,创造出让学生“动起来,想起来,乐起来”的情景。使整个课堂向着有趣,自由,娱乐身心的方向发展。

交往场:李老师采用分组教学,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各组运用学习的技术动作进行接力比赛,去实践尝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后,相互帮助、相互改进,进而提高学生通过合作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让学生充分发挥团结协作意识。

09

美术组

姜岸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问答式教学突破重难点。

聚焦问题

《恐龙世界》是三年级下册湘教版内容,以一颗神奇的恐龙蛋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趣导入,并请学生上台“请”出小恐龙来,极大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引出本节课任务——用陶泥复活恐龙。姜老师创设的复活恐龙的有趣情境,在课程上追求学生在认知、情感和技能目标上的均衡,通过一系列任务的完成具有较强的情感性,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是一节有意义的美术综合活动课。

亮点评述

情感场

本课情感氛围的营造很深入,首先通过前置课画恐龙、用彩泥捏出示了恐龙的作品,带领学生回顾知识。通过营造复活恐龙的情境,问答与任务式驱动学生突破重难点,从揭秘恐龙蛋——陶泥捏制恐龙大形——添加恐龙角色细节——放置相应的生活环境——VR与恐龙互动,环环相扣,运用信息技术拉近了学生与恐龙的距离。课堂小结环节姜老师深切的讲述了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恐龙灭绝的故事,再次呼吁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爱护动物,VR中再现了同学们复活的恐龙,让整堂课的任务既有趣又充满意义。

思维场

在教学的过程中,姜老师通过两个任务来串联整个课堂,整堂课以问答式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将需要掌握的重难点知识,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学生互动以及视频演示的方式,加深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布置任务、学生主动探究在前,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在后,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任务一:把“恐龙蛋”变成一只恐龙的基本形。探讨出变成恐龙的方法:粘贴法、揉搓法,通过视频展示老师示范揉搓法和拼接法。任务二,如何让我们的恐龙变得栩栩如生?引导学生通过改变姿态、粘贴细节、刻画细节使恐龙变得生动。展示与评价请学生把自己创作的小恐龙放在对应的实景环境里。学生的创造创新思维被激发,学生作业形式也非常丰富。

交往场

本节课姜老师结合信息媒体技术将美术与环保联系在一起,以任务驱动式教学提升了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热情,赋予学生保护环环境爱护动物的使命感,加强了学生的学习内驱力,邀请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的创作意图和灵感并评价喜欢的作品,提升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体现学生自评、互评。学生创作的姿态各异的作品组合成了一个庞大的恐龙家族,体现了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拓展环节姜老师呼吁学生对生态环境和动物的保护,将德育深入到美术课堂中。

10

综合组

肖思明

学会倾听,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聚焦问题

小学高年级自我意识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在许多学生身上却表现为自我中心,典型的表现就是我行我素,听不进别人的话。生活中,家人多次喊吃饭,迟迟没有回应;课堂上,能善于思考,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但对其他同学的回答则难以专心去听。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学生没有养成倾听的习惯。《做个好听众》帮助学生学会倾听,有助于他们尽快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亮点评述

思维场

肖思明老师带领孩子通过暖场游戏,引导学生体验倾听;通过AB小组倾听练习,让学生觉察到当自己说话没被他人倾听的感受,总结归纳倾听应有的姿态和倾听的具体内容。

情感场

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出发,人类有尊重和爱与归属的需求,整堂课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去发掘倾听是尊重、爱与归属的重要前提。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懂得做个好听众才能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交往场

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对话,通过各种体验活动,让学生讨论分享倾听的感受,总结归纳倾听的基本层次,在实践中慢慢体会倾听重要性与方法。

转自:“岳麓区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