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杞人忧天,刨根问底

2023/3/16 14:12:02  阅读:108 发布者:

为全面落实《绍兴市名师工作室管理办法》,根据《绍兴市暨越城区初中科学何灿华名师工作室2023年工作计划》,工作室联合绍兴市暨越城区沈强名师工作室、嵊州市初中科学杨松耀工作室于202339日在实初教育集团实验中学展开基于“资源技术要素的品质课堂”研讨活动。

资源技术作为构建初中科学品质课堂的基本要素,是优化教学方式、改变教育形态的重要保障。活动采取课堂教学展示、学员互动交流、导师专题讲座等形式,将资源技术要素融进课堂、融入理念中。

一、创设探究性情境,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黄军彪老师将“日晷和我们的时间”这一课搬到了学校的地理园中,充分发挥出校本资源在科学、社会等学科教学领域中的作用,有效提高了课堂效率,提升了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黄老师考虑到初一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时预发了一份观察记录表,让学生可以根据要求开展观察,完成观察报告。在“让我们一起来认识日晷”这一教学环节设计上黄老师主要让孩子来表演,而且尽可能让孩子都来说一说、指一指,黄老师充当一个补充者和拓展者。。对于第二个环节“让我们一起应用日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黄老师采用了互动的学习方式,及时做出干预、引导或追问。基于不同层次的孩子其学习目标和日常的洞察能力是不同的,黄老师在课堂最后还设计了提问和答疑环节,以满足不同学生的认知需求。

赵红老师则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力的盛宴”,沿着“感受力—认识力—探寻力—领会力”这一主线路,让学生从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知,符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借助于实验器材,充分开展实验探究,在赵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从现象到本质,从一般到概括,归纳得出力的定义,区分出力的两个作用效果。赵老师展示的这一常态化课堂,不仅有趣而且有效。

二、践行新课标理念,提升成员专业素养

绍兴市元培中学的包婵钧老师结合教材插图,指出促进科学概念理解的四种策略:1.整合事实经验与科学思维,建立事实经验与科学概念的实质性联系,即科学概念理解要关注整合性;

2.贯彻最少启发原则,促进学生在主动建构科学概念中学会思考,即科学概念理解要重视思维性;

3.以概念理解层次作为主线,促进学生深层理解概念,即科学概念理解要厘清层次性;

4.围绕核心概念建构科学概念,促进学生科学概念体系的发展,即科学概念理解要指向发展性。

基于国家双减政策及新课标要求的大背景下,来自上虞区崧厦街道中学的王宇飞老师围绕目标知识展开“启动—建构—巩固—运用—联系”这一范式下的结构化备课,将单知识、整节课、节与节之间的问题链巧妙地融入环节中,致力于提升学生的思维力。

远道而来的余杭区良渚第二中学夏文洪老师站在学校作业管理的角度,给我们带来了智慧作业平台创设、发展的宝贵经验。夏老师提出作业是撬动课堂效率和管理效率的杠杆,因此在素养指向下将学校作业管理的新样态作为学校作业改革的总体目标和方向。实证数据支撑下的作业平台建设,统一步骤,协调推进:第一步,数据循证,优化作业资源,建智慧作业平台;第二步,精准实践,探索作业样本,促学生素养发展;第三步,数治管理,催化学教补偿,促学科平衡发展;第四步,经验与反思,数智作业平台建设需要稳步推进,分阶段实践,更要明确大数据作业系统作为一个信息化技术工具的意义,是为了帮助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更有效与更和谐的沟通方式,警惕脱离教育本质。

越城区马山中学孔伟晶老师以两道题为抓手,强调科学教学不能为了规范而忽视科学本质STS,以一次活动为契机,展开项目化的初中科学概念学习实践。具体实施路径分四步走:创设真实情境,以明确项目化任务;以问题链驱动学生的思维,过程中形成项目规划;项目实施中“学”“做”融为一体促进概念生成;项目评价注重过程性、多维度。孔老师还讲述了项目化实践之后的几点思考:项目式学习不是任务驱动,而是问题驱动,老师要作为一个优秀的提问者;要持续探究,探究的结果应是未知的、开放的;关注学科之间的融合,达到五育并举的效果。

2022版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发布以来,绍兴市建功中学宋家园老师针对课堂教学转型展开了思考与实践,从“跟着学”到“接着做”为我们作了表率作用。宋老师结合课堂教学实际,总结了攻克转型道路障碍的三个法宝:1.聚焦核心概念组织课堂教学;2.倡导探究实践促进学生发展;3.根据学习进阶设计教学内容。在宋老师的指引下,让我们一起让有“营养”的科学变得更加“好吃”!

在新课标理念指引下,来自绍兴市文澜中学的顾丹群老师以“模型建构和应用”为例阐述了如何优化初中科学教学设计。顾老师分析了目前模型法的应用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模型法应用的一般步骤:1.了解模型方法,建立正确观念;2.概念归纳整理,模型建构应用;3.熟识模型分类,情境类比迁移。将模型法与多种科学方法相互交织,结合课程理念,从科学素养发展的四个维度,在科学课堂教学实践中,进行模型建构与应用:

※以观念形成为基石,逐层递进,实体建模

※以思维提升为关键,归纳整合,图表建模

※以探究实践为核心,原理导向,逆向建模

※以人格发展为目标,多元思考,建模评价

三、指明具体化路径,打造成员个性名牌

 工作室导师何灿华老师对做讲座的六位工作室成员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一是突出跨学科、项目制、综合化、实践性等关键词,符合新课程理念;二是描准教学实践中的真实问题,研究目标清晰;三是聚集课堂情境化、结构化、项目化,研究过程扎实;四是物化典型的课堂设计、教学反思及阶段论文,研究成果凸显。何老师还以《勤奋+反思,实力+运气——以“正高级教师职称评审”引领“名师工作室”研究》的专题报告,并给每位工作室学员下达了研修任务(32):

1.一篇教学论文,按照“标题/单位/姓名/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格式写作,字数4000左右,卢朝霞负责收交。

2.一篇课例,按照“主题与背景/规划与方案/情境与描述/成效与反思”写作,字数6000左右,沈强负责收交。

3.一篇教学主张,按照市研究院提出的“教学主张的基本内涵、实施策略、实践案例” 格式,字数8000左右,陈华军负责收交。

“霜打梧桐树影稀,风吹冬柳叶依依。谁言草木无情意,荆棘路上皆温馨。”工作室成员将会如何老师赠送给我们的诗句中所描述的那样,历经风霜而不屈,坚守在各自的教学岗位上!

转自:“诸暨初中科学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