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中期汇报展成果,共享共研促提升 ——青岛市“十四五”规划课题中期报告会顺利举行

2023/3/16 13:59:30  阅读:113 发布者:

春意盎然,生机勃勃,202338日,青岛市“十四五”规划课题《初中生物差异化教学现状与突破路径研究》和《初中生物线上线下融合教学的策略研究》中期报告会在胶州市瑞华实验初级中学顺利举行。青岛市教育科学院张玉坤老师、各区市初中生物教研员、课题组核心成员、胶州市全体初中生物教师以及各区市初中生物教师代表近200人参加本次研讨会。

1

会议第一项

课题主持人胶州市初中生物教研员

张萍老师作专题汇报

张萍老师总结了一年来两个课题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初中生物差异化教学现状与突破路径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初中生物差异化教学的成因及现状,建立了富有差异化的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库,创建了多个初中生物课堂差异化教学模式,并进行了差异化作业研究、初中生物跨学科实践活动研究和“三力”过程性教学评价研究等。《初中生物线上线下融合教学的策略研究》从课程资源库建设、生物课堂教学模式创建、生物课堂评价机制和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4个方面开展研究,着力突破线上与线下融合教学的难点。

2

会议第二项

两个课题研究的中期成果课例展示

胶州市胶北中学刘晶老师出示青岛市公开课《生物的生殖与发育》一轮复习课。本节课以探访葡萄庄园为主线,以解决葡萄庄主的问题为真实情境,将生殖发育的零散知识串联,构建起单元整体框架。整堂课脉络清晰、富有逻辑,同位互助、小组合作等方式体现差异化教学理念,学生在主动参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升了核心素养。

胶州市瑞华实验初级中学周甜甜老师出示青岛市名师开放课《流动的组织——血液》。本课以“奶白色血液”为情境,通过观察分析血液分层、切割猪血凝块、观察人血涂片等探究实践活动,变抽象为具体,以问题驱动、小组合作、线上资源与线下教学相融合等方式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主动性,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同时培养学生形成积极的科学态度,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

胶州市实验初级中学赵恒虹老师出示青岛市教学交流课《细菌和真菌》一轮复习课。赵老师以“米饭为什么会发霉”为情境主线,层次清晰,与生活联系紧密。课堂评价语言精准到位,因材施教,全体学生参与其中,课堂气氛融洽。问题串引领打破教材固有编排,使知识通过真实情境有机衔接,环节过渡自然,体现了新课标的大单元教学设计理念。

城阳区第八中学刘方阁老师、市北区教育发展中心李琛琛老师和青岛市第六十一中学付珊珊老师分别对这三节课进行了点评:三位出课教师准备用心、重视实践,教学设计体现了差异化教学理念,同时展示了线上与线下融合教学的实践探索,值得借鉴和思考。

3

会议第三项

专家评议

市南区教育研究中心关茜主任对课题的中期汇报成果进行了点评。关主任认为:对差异化教学,当前需要明确新课标与旧教材的关系,要用新理念指导教学和命题,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关注差异、因材施教等。教学还要关注“四个有”:计划“有章可循”、方向“有依有据”、评价“言必由衷”、命题“有的放矢”。

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张玉坤老师进行总结性发言。张主任指出:两个课题前期均取得不少研究成果。人才是多样化的,在学习中要让学生有存在感,找到自信。进行个性化学习,老师要找到孩子们的生长点,让孩子在生物课堂上找到价值,找到自信,体验成功。差异化教学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让每一个学生明白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有利于培养多样化的人才,这是差异化教学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我们正处于新课标的变革下,要尝试进行评价的改革、作业的改革、教学的改革,希望课题组成员要抓住这个机会,紧跟新课标理念,多出成果,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本次课题中期汇报告会的顺利开展为教师们提供了展示自我、沟通学习的平台,专家们的点评也为课题的深入研究指明了方向,相信通过不断地探索实践、反思改进,课题研究会取得更多丰硕的成果,促进初中生物教研迈向更好的明天。

转自:“青岛初中生物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