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市报道| 金华东阳:“生态瓶”评价:打造纵向生长的科学绿色生态课堂
2023/3/16 10:15:40 阅读:100 发布者:
为了进一步加强市小学科学教学评价改革,提升骨干教师的评价意识,从而推进科学课堂的高效建设,2月28日,市小学科学大组会议暨生态评价系列研讨活动在横店二小教育集团荆江校区举行,小学科学大组成员、评价课题组成员参加了活动。
课例研讨
“同学们,猎豹和老虎谁跑得快呀?”荆江校区卢悦虹老师从问题入手,由扶到放,层层深入,让学生从生活中总结完善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快慢的方法,充分落实了生本课堂理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会科学的魅力;作为同课异构教学,市第二实验小学沈宇轩老师则采用让学生“活明白”“想明白”“学明白”这三大策略,设计了三个由易到难、贴近生活的比赛,让学生在实验中探索在相同距离内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大胆放手,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南上湖小学朱斯镭老师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情境教学“荒岛求生”,引领学生设计、制作和测试竹筏模型,以活动为平台,以问题为引擎,以目标为统领,让学生做中有思,思中有做,实现了“做思共生”的理念。
SPRING IS COMING
小组研讨
下午,与会教师在分组对三堂观摩课、“生态瓶”评价体系及操作量表进行了深入讨论的基础上,分两个阶段开展交流、思辨。第一阶段,三位执教教师依次阐述课堂设计理念、执教反思,并与观课小组议课、辩课,大家围绕教学设计、探究活动方式、科学思维培养等方面共研、共享、共成长。第二阶段,市实验二小朱倩云老师代表评价课题组介绍了“生态瓶”评价体系及操作量表相关情况,朱老师从构建背景、设计依据和框架制定等三方面,系统地阐述了借助“生态瓶”评价,东阳市小学科学旨在聚焦核心素养,促进学生横向拓宽、纵向进阶,打造科学绿色生态课堂的初衷与期望。紧接着观课小组也结合学生在课堂中的评价量表使用情况,对量表设计与使用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与建议。
专家总结
最后,教研员何曙君老师用时下前沿的人工智能ChatGPT为例,同与会教师分享了全信息时代下的新时代教育定位,并对如何用好前沿科技赋能教学、评价做出了指导与要求。“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是同课异构的魅力所在,相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构思,执教老师扎实的教学功底和娴熟的教学技艺,为大家呈现了精彩纷呈的课堂。科学课程的生态评价要建立在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了解学生学习的需要和心理发展状况,不断调整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还孩子一个绿色的学习生态。”何曙君老师希冀大组成员能勇立新时代潮头,引领本区域内的科学教师,为构建科学绿色生态课堂而努力。
转自:“小学科学教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