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落实语文核心素养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朝阳实验学校
小学部语文工作坊系列研讨活动
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落实语文核心素养,2023年2月,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朝阳实验学校小学部语文工作坊开展“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系列研讨活动。活动均以教师课堂展示和专家点评指导为主要内容。
活动由学校小学部语文工作坊分管领导王雪主任和三四年级语文学科主任丁玉洁主持,小学部语文工作坊十余名教师参与活动。
PART.01
聚焦文化 落实课标
2023年2月23日,学校小学部语文工作坊开展“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第一次活动。
五年级语文教师闫克振执教古典名著研究课《草船借箭》。闫老师从梳理情节入课,引导学生从“三十六计”的角度思考诸葛亮草船借箭的策略,并通过“读心术”的活动感悟诸葛亮神机妙算的人物形象,最后在拓展阅读中丰富诸葛亮人物形象,推进《三国演义》的整本书阅读。
五年级语文教师闫克振
执教古典名著研究课《草船借箭》
五年级语文教师刘兆丹执教文言文研究课《杨氏之子》。刘老师以单元语文要素为导向,引导学生在多形式朗读中感受文言文的韵味,通过抓关键词句来深化对人物形象和语言特点的理解,并以“践行妙对”为途径实现语言的巧妙运用。
五年级语文教师刘兆丹
执教文言文研究课《杨氏之子》
闫克振老师和刘兆丹老师说课
北京教育学院传统文化教育研究所主任方麟教授对两节课进行点评。他肯定了闫老师落实课后习题的做法,建议从文学性阅读、思辨性阅读和整本书阅读三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落实语文核心素养。文言文教学方面,方教授肯定刘老师课堂环节清晰,活动有亮点,抓住了人物对话“秒答”“妙答”和“礼答”的层次;建议深入挖掘语言背后的艺术,明确文言文对话的语言特点。
北京教育学院传统文化教育研究所
主任方麟教授评课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此次活动并莅临工作坊。校长刘明成建议老师们精准把握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在语言的建构中深入文本,深挖人物形象。副校长刘江建议语文老师在教学设计中也要关注主问题的设计。
校长刘明成评课
PART.02
聚焦思维 关注文体
2023年2月24日,学校小学部语文工作坊开展“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第二次活动。
六年级语文教师柴娇娇执教文言文研究课《两小儿辩日》。教师着重引导学生感受“辩日”之“辩”,无论是借助表格梳理观点、依据,抑或是师生间、学生间的多层次“辩论”,都让文言文的学习变成发展学生分析、综合、评价、创造等高阶思维的深度思辨式学习。特别是教学中形式丰富的“辩论”迁移练习,重在引导学生初步理解与掌握如何用具体事例说明、表达观点。
六年级语文教师柴娇娇
执教文言文研究课《两小儿辩日》
五年级语文教师王程执教文言文研究课《自相矛盾》。课堂上,首先由学过的文言寓言故事导入,温故知新,激发兴趣,开启思维之旅。其次,通过创设情境诵读,引导学生走进楚人和路人的心里,同时,借助表格引领学生理清三层思维,层层递进,矛盾渐渐清晰,思维变得可视。最后,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书本里面和现实生活中的矛盾,感受“矛盾”存在的价值,播下“矛盾”的种子,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矛盾观”。
五年级语文教师王程
执教文言文研究课《自相矛盾》
二年级语文教师高静以录像课的形式执教传统文化研究课《中秋故事之“兔儿爷”》。课堂上,教师通过听一听、说一说、看一看、想一想和写一写的作业环节串联起对“兔儿爷”文化的了解,从认识外貌,到了解场景、设计动作对话,从而演绎中秋故事、体会人物精神。最后,实践性作业——推荐礼物,用以检测学生对中秋单元知识的掌握,激发学生对于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感。
二年级语文教师高静
播放录像课《中秋节之“兔儿爷”》
方麟教授对三节课进行点评。他建议老师要多多思考,深挖思维,课程要有层次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他建议柴老师点透两个小孩发生辩论的深层原因,站在孔子的角度思考孔子的态度,让课程进一步扩展。他肯定王老师对于“矛盾”教学的层次性,建议其对韩非子的法家思想简单说,对于《西游记》中人物矛盾集中说。他建议高老师在观察分析绘本场景时就要开始引导学生思考背后的精神内涵,将兔儿爷浪漫、悲悯的一面在课堂中更具体地呈现出来。
小学部语文工作坊
分管领导王雪主任主持活动
PART.03
聚焦活动 渗透文化
2023年2月28日,学校小学部语文工作坊开展“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第三次活动。
三年级语文教师卢晓娟执教文言文研究课《守株待兔》。课堂上,教师由学生熟知的寓言故事引入课堂,激发学生兴趣。通过设计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感知文言文韵味。通过借助注释等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引导学生疏通文意,读懂故事;最后和学生一起研读笑因,明白道理。
三年级语文教师卢晓娟
执教文言文研究课《守株待兔》
三年级语文教师王静执教古诗研究课《元日》。在《元日》的教学中,教师以“诗中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为主问题引导学生学习,通过学生讲故事、教师出示资料等方式,带领学生了解春节的节日习俗。
三年级语文教师王静
执教古诗研究课《元日》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教研中心小学语文教研员王薇老师对两课进行点评。
在点评《守株待兔》一课时,王薇老师首先肯定卢晓娟老师对课堂的把握能力,以及课堂生成的能力。同时,她建议卢老师在课堂上,要有意识加强传统文化部分内容,改变用问题带领学生学习的方式,要思考怎样用情景化的课堂活动解决问题。
在点评《元日》一课时,王薇老师认为整堂课渗透了传统文化,符合单元主题。同时,她提出自己的建议,课堂中要以学生活动为主体开展课堂教学,而且本单元是学生第一次进行综合性学习,教学中应以此课为例,教会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方法,引导学生在交流资料的过程中,完成对古诗的学习。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教研中心
小学语文教研员王薇老师评课
本次小学部语文工作坊“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系列研讨活动,教师们加强教学交流,提高了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丰富了教学活动形式,更加明晰了语文教学设计和研究方向。今后,小学部语文工作坊教师们还将不断学习研讨,积极探索,继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语文核心素养落地。
转自:“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朝阳实验学校”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