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略越剧魅力,共探精彩课堂——共同体第三小组教研活动
2023/3/16 9:21:21 阅读:133 发布者:
踏浪前行风正劲,不负韶华争朝夕。为促进小学地方课程、道德与法治教师的能力提升,推进新课程改革,3月6日,椒江区小学地方课程、道德与法治共同体第三小组相聚一堂,在学院路小学开展小组研讨活动。
课堂精彩呈现
何芬妮老师执教四年级地方课程《江南戏曲奇葩——越剧》一课。课堂上,让学生唱越剧进场,激发了学生对传统戏曲文化探究的愿望。紧接着何老师向学生介绍越剧,并设计了三个活动,从越剧越剧的伴奏乐器到越剧的流派特点,再到角色的六大行当详细展开,教学内容丰富,带领学生体验了一把演唱越剧的乐趣。课堂上,师生互动互动形式多,学生发言踊跃积极,课堂氛围轻松自由。
多样形式互探
1
说课
曹静娴老师就四年级《江南戏剧奇葩——越剧》一课进行说课。曹老师以“越”字入手,通过梳理流派思维导图,了解越剧十三流派;摸一摸越剧服饰,走进越剧行当;学一学《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感受越剧悠扬的唱腔和优雅的动作。并通过走进浙江小百花剧团,了解越剧演员的艰苦付出,结合越剧传承的困境,激发学生传承传统文化的热情。
叶智惠老师就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有多少浪费本可以避免》一课进行说课。叶老师认为本课教学应运用多种方法调查、有效整理信息、深刻探究交流等,聚焦消费过程中的浪费现象,从校园食物浪费入手,引导学生了解食物浪费的危害,并反思日常生活中其他浪费现象,以此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各种浪费行为背后的错误观念,同时渗透我国传统美德教育,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2
微报告
林杰老师立足于四年级下册《道德和法治》德育观的解读,以第二单元为例,从了解购物学问转向购物背后的需求,最后转入节约的消费方式,将勤俭节约的意识和行动与日常实际生活相联系,以此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陈雅老师微报告围绕立足地方特色,传承地方文化,结合《江南戏曲奇葩——越剧》课例进行分析,围绕体验、探究、传承三个方面,让学生在体验中探究,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及传承地方文化的热忱。
3
作业设计
许双双老师对四年级下册的《有多少浪费本可避免》展开课中作业设计。许老师从作业设计的思考起点阐述作业设计的依据,并结合具体作业设计对设计意图进行讲解,最终聚焦“危害知多少”这一作业 ,对其重新思考,二次设计。
4
时政述评
卢慧萍老师时政述评的主题是《种一个中国梦》。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卢老师以袁隆平为例,说明了以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为内核的科学家精神是中国建设科技强国的重慧萍要支撑,号召学生学习科学家精神,做一个“好种子”。
沈萍萍老师时政速评的主题是《迈出创新步伐,
步入强国快车道》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沈老师从以下三点来说:创新驱动发展,丰硕重大成果。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创新后劲更足,少年当自强。鼓励少年儿童在学习与社会实践中应自觉培养创新型思维,勤于思考,善于发现,勇于创新。
专家点评指导
活动最后,区小学地方课程、道德与法治教研员丁为群老师针对小组成员的各项展示进行逐个点评,她结合教材内容和本学期多项比赛情况具体讲解了每项活动内容的定位,为小组成员老师指明了教学方向,明确了努力的新征程。
善思者明,善思者智。以团队之气相聚,以团队之力共行,相信在所有共同体成员的努力下,我们的教学能力定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转自:“椒江区小学道法与地方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