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深耕教研 寻道觅法——记道德与法治青年教师共同体第二小组活动

2023/3/16 9:20:40  阅读:117 发布者:

深耕教研

 寻道觅法

道德与法治青年教师共同体第二小组活动

春风添画意,奋进正当时

202332日,椒江区道德与法治青年教师

共同体第二小组研讨活动在椒江区海门小学开展。

01

同题异构凝智慧

郑盈盈《这些东西哪里来》

郑盈盈老师为我们执教了《这些东西哪里来》的第一课时,郑老师从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出发,引导学生体会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关系,通过小熊玩偶的生产过程、酒酿体验心得分享、口罩的微项目探究三个环节阐述工业生产流水线工作的特点,最后聚焦生产背后的工人们,引导学生尊重劳动者、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鲍一秀《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鲍一秀老师执教《这些东西哪里来》中的第三课时《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鲍老师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中国制造无处不在,以苹果手机利润分配问题,启发学生意识到创造自主品牌的必要性。通过微项目探究的形式交流中国创造的崛起,挖掘背后的故事,激发学生爱国强国意识, 增强科技兴国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02

教研互动促发展

道德与法治共同体第二小组成员开展说课,微报告,作业设计和时政述评。

01说课

双语学校的钟悦老师就《这些东西哪里来》第一课时进行说课,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方面展开。

钟老师认为本课教学应注重活动性,通过开展微项目探究,运用多种方法调查、有效整理信息、深刻探究交流等,让学生真实客观地了解工业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劳动的艰辛,尊重工业劳动者。

02微报告

周怡老师以《这些东西哪里来》一课为例,提出可以设计与之相应的预学单、促学单和评学单,通过进程式学习单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与探究的载体,指引其自主学习进程,帮助学生提升自主学习意识,学会自主管理和调控学习过程,逐渐养成自主“学德”的能力。

03作业设计

程逊老师针对《这些东西哪里来》第一课时,紧扣课标要求,立足教材和学情,确立了作业目标,从课前预学、课中共学、课后研学三方面进行了作业一体化设计。程老师认为,道德法治作业应分任务、 分层次、分类型设计,依据学生自身情况,设置多元化的作业,并立足时代,结合当下较新时事进行作业设计。

04时政述评

阮春燕老师进行时政述评,以《弘扬传统文化 树立文化自信》为主题。先从二十大提出的“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引入话题,接着从冬奥会开幕式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再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学好中华文化,打造本土文化新高地三方面入手论述如何树立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

— — — — —

活动最后,区小学道德与法治、地方课程教研员丁为群老师和椒江区实验小学潘灵芝老师就小组成员们的课例、作业设计、时政述评进行点评,对小组成员给予肯定,并针对每位成员耐心细致地提出了具体可行的修改方向,让老师们的教研真正地服务于教学,受益于学生。

同伴交往有“道”,一节道德与法治课只要在孩子心中埋下一颗启蒙的种子,那就成功了。这颗种子定会不断萌生,发芽,长成参天大树。携手共研求“法”,一次研讨只要有思想的交流碰撞,那也成功了。这些思想将不断迸发火花,促进老师们的思考探索,让道德与法治课堂更加闪耀!

转自:“椒江区小学道法与地方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