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每日闯关(41)》八年级22-23版

2023/3/15 17:11:08  阅读:124 发布者:

秣马厉兵,众志成城。大家好!《每日闯关》栏目又与大家见面了!

自新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颁布以来,胶州市初中物理学科以“减负提质”为目标,扎实推进新课标理念落地落实,全面打造高效课堂、提升课堂学习效率。进行作业改革,力求精简高效,依托“物理梦工厂”,布置实践性作业和实验作业,提升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胶州市初中物理学科的老师们潜心研究新课标和中考试题,精心设计制作每日课后作业。根据教学进度安排同步在青岛市初中物理微教研公众平台《每日闯关》栏目中与大家见面,希望能对老师和同学们有所帮助!

主编王正文,胶州市初中物理教研员,青岛市教学能手、胶州市优秀教师。多次出示青岛市公开课、交流课、一师一优课以及胶州市公开课、示范课,并在青岛市和胶州市教研活动中进行经验交流。多次参加胶州市和青岛市优质课比赛,成绩优异。获得胶州市教学能手、青岛市教学能手和胶州市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多次获得区级市级国家级优秀辅导教师称号。多篇论文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并参与了多个有关教学课题的研究。

人生格言:言力所能及之言,做力所能及之事,思力所不及之思!

8章《运动和力》单元测试

胶州市实验初级中学   赵永刚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中有关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短跑运动员跑到终点时不能立刻停下是因为运动员具有惯性

B.汽车驾教员在驾驶汽年时系上安全带是为了减小自身的惯性

C.以较大速度运动的物体停下来比较困难说明惯性与速度有关

D.跳远运动员助跑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

2.小红和小明站在冰面上静止.小明在后面推了小红一下,使小红向前滑去,同时,小明后退,这个现象不能说明(  )

A.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C.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D.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如图所示,用电线将电灯吊在天花板上,下述几对力中属于相互作用力的是(  )

A.电灯受到的重力和电线对电灯的拉力

B.电线对电灯的拉力和电线对天花板的拉力

C.电灯受到的重力和电灯对电线的拉力

D.电灯对电线的拉力和电线对电灯的拉力

4.坐在车内的乘客发觉,原来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小球突然向车头方向运动,这说明(  )

A.车速越来越大

B.车速越来越小

C.车速不变

D.与车速的变化无关

5.教室里,带磁性的粉笔刷可吸在黑板上不掉下来.如图所示,关于粉笔刷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粉笔刷所受磁力与粉笔刷所受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粉笔刷所受磁力与黑板对粉笔刷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黑板对粉笔刷的摩擦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D.粉笔刷没有受到摩擦力作用

6.如图所示,一个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小军用一个水平向右的力推木箱,但未推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推力小于木箱所受的摩擦力

B.推木箱时,小军不受到木箱的作用力

C.木箱受到的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若此时木箱所受的外力同时消失,木箱惯性将消失,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7.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轿车逐渐走进千家万户,关于轿车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司机驾车时系安全带可以减小惯性

B.汽车匀速转弯时运动状态不变

C.汽车轮胎上的花纹是为了增大与地面间的摩擦

D.人推水平静止的车但未推动,人对车的推力小于路面对车的摩擦力

8.排球是我市中考体育测试项目之一,同学们在排球考试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排球上升到最高点时受平衡力的作用

B.排球下降时速度增大,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假如正在上升的排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D.排球离开手后还能继续向上运动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

9.如图甲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一内壁光滑的竖直圆筒,筒底固定一根弹簧。将一小球放置在弹簧上,静止时位于点(如图乙)。现将小球下压至点,并用此处的装置锁定(如图丙)。解锁后,小球向上弹出筒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图乙中圆筒对桌面的压力小于图丙中的压力

②图乙中圆筒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图丙中的压力

③图丙中小球开始运动到脱离弹簧的过程中速度一直变大

④图丙中小球开始运动到脱离弹簧的过程中速度先变大后变小

A.①和③ B.①和④ C.②和③ D.②和④

10.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物体分别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G>G乙.甲受到的摩擦力(  )

A.大于5N

B.等于5N

C.大于乙受到的摩擦力

D.等于乙受到的摩擦力

二、填空题

11.在同一水平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N;若拉力增大,木块所受的摩擦力将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12.足球运动员起脚射门,足球离脚后由于____还能继续飞向球门;守门员飞身将球扑住,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_________

13.汽车车轮的外表面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这是为了_____。小明水平推停在平直公路上的汽车,没能推动,这时推力的大小___汽车所受的阻力大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4.“我劳动,我快乐”如图所示,是小红同学常用的衣板,它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______来增大摩擦;洗刷衣服时,刷子与衣服之间的摩擦为______摩擦(选填“滑动”或“滚动”)。

15.网传“211日这天地球引力最小,可以将扫把静立于地面”,如图所示,或许你也“成功”尝试过。其实只要细心操作,在任何时候你都能成功,扫把能静立于水平地面主要是利用了_____原理,之所以细心操作是为了满足原理中_____的这一条件,这与地球引力大小并无关系。

三、实验探究题

16.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为了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我们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①、②、③及推理④。

(1)在实验中应让小车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的目的是:______

(2)实验表明:表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______(选填“远”或“近”)。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______(选填“快”或“慢”);

(3)进而推理得出: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外力,它将做______

17.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活动中,学习小组设计了图甲和图乙两种实验方案。

(1)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___________状态时,它受到的力是相互平衡的;

(2)从实验效果的角度分析,你认为___________方案更好,理由是___________

(3)乙实验中向两端的小盘里加砝码,当两盘砝码质量___________时,小卡片静止;

(4)把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然后松手,观察到小卡片转动,最后恢复到静止状态,说明两个力必须作用在___________才能平衡;

(5)在小卡片平衡时,用剪刀将卡片从中间剪开,再松手时,小卡片运动,由此说明两个力必须作用在___________才能平衡。

18.如图所示是小华物理学习小组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1)实验过程中,必须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木块做______运动,根据______的原理,得出滑动摩擦力与拉力大小相等;

2)观察图甲、乙,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2,由此可知: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______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观察图甲、丙,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3,说明:压力一定时,接触面粗糙程度______,滑动摩擦力越大;

4)在实验后交流的过程中,小华发现有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丁所示,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的砝码,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滑轮的摩擦不计)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为了测木块滑动摩擦力,需要测量物理量是______(填编号);

A.木板的质量ml B.木块的质量m2

C.砝码的质量m3 D.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4

②小华猜想: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接触面的面积有关。于是,他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将木块沿竖直方向切去一部分后。用剩下的部分继续进行实验,测得的滑动摩擦力变小。由此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你认为她的探究过程存在的问题是______。正确的做法是:小华将木块沿竖直方向切去一部分后,只要将______,就可以进行实验并得出正确结论。

四、计算题

19.一辆小车,总质量为600kg,在水平路面上向右匀速运动的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是车的重力的0.05倍。(g=10N/kg

(1)请计算出小车受到的阻力的大小;

(2)小车匀速运动时,画出小车在水平方向上的受力示意图;

(3)小车匀速运动时,请计算出小车的拉力的大小。

8章 《运动和力》单元测试参考答案

1A

2C

3D

4B

5C

6C

7C

8C

9D

10B

112.4 不变

12.惯性     运动状态

13.增大摩擦     等于

14.粗糙程度     滑动

15.二力平衡     在同一直线上

16(1)使小车在进入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

(2)远    慢   (3) 匀速直线运动

17(1)匀速直线运动   (2) 乙    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较小

(3)   相等   (4)  同一直线   (5)  同一物体上

18(1)匀速直线   二力平衡  (2)    压力   (3)  越大

(4)  D    ② 未控制压力一定     截去部分叠在剩余部分上面

19(1)300N

(2)小车在水平方向的受力如下图

(3)300N

作者简介:赵永刚,胶州市初级实验中学 物理教师

教育格言:传道需爱心,授业需精心,解惑需耐心。

转自:“青岛市初中物理微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