秣马厉兵,众志成城。大家好!《每日闯关》栏目又与大家见面了!
自新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颁布以来,胶州市初中物理学科以“减负提质”为目标,扎实推进新课标理念落地落实,全面打造高效课堂、提升课堂学习效率。进行作业改革,力求精简高效,依托“物理梦工厂”,布置实践性作业和实验作业,提升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胶州市初中物理学科的老师们潜心研究新课标和中考试题,精心设计制作每日课后作业。根据教学进度安排同步在青岛市初中物理微教研公众平台《每日闯关》栏目中与大家见面,希望能对老师和同学们有所帮助!
主编王正文,胶州市初中物理教研员,青岛市教学能手、胶州市优秀教师。多次出示青岛市公开课、交流课、一师一优课以及胶州市公开课、示范课,并在青岛市和胶州市教研活动中进行经验交流。多次参加胶州市和青岛市优质课比赛,成绩优异。获得胶州市教学能手、青岛市教学能手和胶州市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多次获得区级市级国家级优秀辅导教师称号。多篇论文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并参与了多个有关教学课题的研究。
人生格言:言力所能及之言,做力所能及之事,思力所不及之思!
10.1浮力&10.2阿基米德原理
胶州市第二实验初级中学 彭蓉蓉
一、单项选择题
1.2022年5月15日,我国自主研发的“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从青藏高原海拔4270m的中科院珠峰站附近升空,顺利升至9032m,超过珠峰高度,创造了浮空艇大气科学观测世界纪录。该浮空艇通过一条缆绳与地面的锚泊设备连接,利用所受的浮力和缆绳的拉力可以实现升空和驻空。忽略浮空艇体积的变化,在其匀速直线上升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浮空艇周围的大气压不变
B.浮空艇受非平衡力的作用
C.浮空艇所受浮力大小不变
D.浮空艇所受浮力大于自身的重力
2.如图1、2所示,某跳水运动员完全入水后,身体由蜷曲变为打开蹬地。在这过程中,他所受的浮力和水对脚底压强的变化情况是( )
A.浮力减小,压强增大
B.浮力增大,压强减小
C.浮力不变,压强减小
D.浮力不变,压强增大
3.一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金属圆柱体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在圆柱体接触容器底之前,能正确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F和圆柱体下降的高度h关系的图象是( )
二、多项选择题
4.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实心小球,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8 N。把实心小球浸没在密度为0.8×103 kg/m3的油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6 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受到的浮力是2 N
B.小球的质量是0.8 kg
C.小球的体积是2.5×10-4 m3
D.小球的密度是7.9×103 kg/m3
5.中国自主研发的6000m无人遥控潜水器“海龙Ⅲ”成功完成下潜任务。在某次下潜中,若从“海龙Ⅲ”刚好浸没开始计时,到返回水面结束计时,下潜深度h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忽略海水密度变化和“海龙Ⅲ”的形变,下列对“海龙Ⅲ”分析正确的是
A.从开始到结束计时,共用时10min
B.在1~3min,受到海水的浮力逐渐变大
C.在4~6min,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D.在6~8min,受到海水的压强逐渐减小
三、填空题
6.小明在厨房帮妈妈煮饺子,发现饺子刚入锅时沉在水底,一段时间后饺子鼓起来,煮熟后漂浮在水面上。小明猜想,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可能与它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于是设计实验进行探究。他把适量砂子装入气球,并充入少量空气,制成一个“饺子”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中充入“饺子”的空气质量忽略不计。
(1)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饺子”的重力G= N。
(2)如图乙所示,将“饺子”浸入水中,“饺子”沉底,
它受到的浮力F乙与其重力G的大小关系为F乙 G。
(3)用测力计把“饺子”竖直拉离水底,在水中静止,
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它受到的浮力F丙= N。
(4)向“饺子”中充入适量空气,体积变大,浸入水中,
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丁所示,此时它受到的浮力为F丁,则F丁与F丙的大小关系为F丁 F丙。
(5)向“饺子”中充入更多的空气,浸入水中,“饺子”排开水的体积更大,最终漂浮在水面
上,如图戊所示。至此,小明验证了自己的猜想,即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它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且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浮力越 。
四、计算题
7.科技小组的同学对物体的浮沉条件进行探究。在一个圆柱形容器底部,放一个边长为10cm
的正方体物块,然后逐渐向容器中倒水(水始终未溢出)。通过测量容器中水的深度h,分别计算出该物块所受到的浮力F浮,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象。(g取10N/kg,ρ水=1.0×103kg/m3)求:
(1)水的深度到达5cm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2)水的深度到达12cm时,物块浸在水中的体积;
(3)物块的密度。
10.1浮力&10.2阿基米德原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D 3.A
二、多项选择题
4.ABC 5.AD
三、填空题
6.(1)1.6 (2)< (3)0.6 (4)> (5)大
四、计算题
作者简介:
胶州市第二实验初级中学 彭蓉蓉
教育格言:今天的积蕴,是为了明天的“放飞”。还有什么比看着自己的学生飞的更高、更快、更远,更令教师欣慰的呢!
转自:“青岛市初中物理微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