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混凝土里盛开的玫瑰 ,作者混凝土里盛开的玫瑰
混凝土里盛开的玫瑰.
叙述班级教育故事,英语教学故事
在英语学习部落再次共读《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再次对第一章进行梳理。
一、传统设计的误区
传统设计的两个误区是聚焦活动的设计和聚焦灌输的设计。之所以称之为误区,是因为“活动导向的设计”是“只动手不动脑”,活动虽然有时是有趣的,但是,学生活动智力上的成长是极其有限的。这样的设计对存在于学生头脑中的重要概念和恰当的学习证据的明确关注是缺乏的。“灌输式的学习”是学生根据教材或者教师通过讲稿逐页学习,尽力在规定时间内学习所有的事实性资料。这是走马观花式的旅行,没有总括性目标的引导。
这两个误区都是因为没有大概念和总括性目标导致的,最后就导致没有智力目标的引导,没有清晰的优先次序来架构学习体验。
虽然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我也时有这样的设计误区,原因有这些:1)思维定势,不愿意走出舒适区。2)缺乏及时的反思。
二、逆向设计
1.什么是逆向设计?
逆向设计是以终为始,以学习结果为导向的设计。这种设计被称为“逆向设计”是因为与以往我们的设计思路恰好相反。以往我们都是先考虑教什么和如何教,而“逆向设计”要求我们先考虑教学目标,也就是预期结果,然后是评估证据,最后才考虑教什么和如何教。
比如,我们的英语教学设计,先有单元教材(框定教学内容),然后解读分析单元教材(思考教什么),接着是教学目标确定(预期结果),最后是教学设计(如何教),基本上没有考虑评估证据。但是,自从2022年版新课标发布后,我们的教学设计开始了效果评价,这里是评估证据的体现。
值得一提的是,大部分一线教师这一点都做不到。因为我在新网师学习英语研课这门课程之前,我已经是我们县的名师,却不知道如何解读教材,如何科学确定教学目标,很多时候都是凭经验或者感觉来设计教学活动。没有目标意识,更没有评估证据。
按照逆向设计,最高级别的设计是这样的:先确定课型(听说课,阅读课或者语法课等),然后到课程标准中找到相应级别的课程内容分级标准和学业质量标准中的要求,根据应该达到的要求来选择组织教学内容(可以从教材中挑选,甚至可以增减教学内容),思考评估证据(观察,测验,回答问题,表现性任务等),设计教学活动。
现在很少有老师能够达到这个级别,我们可以先按照这个流程走:解读分析教材--分析学情---确定教学目标(预期结果)---设计教学活动,确定评估每个活动的评估证据。
2.为什么要“逆向设计”?
只有明确地知道预期结果,我们才能专注于最有可能实现这些结果的内容、方法和活动。
我们以往的教学设计是从输入端开始思考教学,从固定的教材和熟悉且擅长的教法开始思考教学。这样会导致教师关注的是自己的“教”,而不是学生的“学”。因此,很多老师会花大量的时间来思考自己要做什么,使用哪些材料,组织什么样的活动,要学生做什么,而不是为了达成学习目标,学生应该做什么。
逆向设计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落实逆向设计的难点是我们的思维定势和人性的懒惰(只愿意用自己熟悉的思路和方法做事情)。因为离开舒适区接受挑战是反人性的,英雄都是被迫上路的。所以,要让老师们使用逆向设计来改善教学,就必须要有刻意训练。
3.如何逆行设计?结合詹姆斯的逆行设计实践,谈谈逆行设计三个阶段分别包含哪些要素及其关系。
逆向设计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确定预期结果(明确学习内容的优先次序,也就是确定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像评估员一样思考,思考如何确定学生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理解。评估证据类型有观察,提问,测验,表现性任务,学生的自我评估等);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学生需要哪些知识和技能?什么活动能够让他们掌握知识和技能?根据表现性目标,我们需要教哪些内容,指导学生做什么,如何用最恰当的方式开展教学?为完成目标,哪些资源和材料最合适?)。
阶段1. 确定预期结果
要素:确定的目标;学生理解的大概念,获得的特定理解,预见的误解;基本问题;学生知道的知识与技能。
阶段2.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
要素:表现性任务,其他证据(观察,测验,考试、问答题,作业,日志,学生的自我评估)
阶段3. 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
要素:whereto
W:帮助学生知道本单元的方向(where)和预期结果(what),帮助老师知道学生从哪里(where)开始。
H: 把握(hook)学生情况和保持(Hold)学生兴趣
E: 武装(equip)学生,帮助学生体验(experience)和探索(explore)问题。
R: 提供机会去反思(rethink)和修改(revise)他们的理解和学习表现。
E: 允许学生评价(evaluate)他们的学习表现及其含义。
T: 对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和寻求做到量体裁衣(Tailor)
O: 组织(organize)教学使其最大程度提升学习效果。
三、逆向设计案例
1. 詹姆斯的逆向设计
詹姆斯的逆向设计揭示了这四个关键点:
1)阶段1:设计中对于目标内容的大概念的关注要达到什么程度?
2)阶段2:对预期结果,评估在何种程度上提供了合理、有效、可靠以及充分的检测?
3)阶段3:学习计划在何种程度上具有有效性和参与性?
4)整体设计:整个单元设计在何种程度上和三个阶段中各元素是连贯一致的?
2.我的不成熟的逆向设计案例
阶段1-----预期结果 |
所确定的目标: 1. 学生将理解有关by doing 介词短语的形式,意义与使用; 2. 学生将能够运用by doing 这个介词短语来谈论学习各科的方法; 3. 学生将了解英语学习中的问题,并且针对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 4. 学生能够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尽量多的学习方法,并且针对自己的个性特点,确定并尝试最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方法。 |
我们需要思考哪些基本问题? | 预期的理解是什么? |
1. 你的英语成绩好吗?你是如何学习英语的?你使用这些方法有多经常?是不是有更好的学习方法? 2. 你可以用学英语的方法去学习其他科目吗?你是如何学习其他科目的? 3. 对某个人适合的学习方法,为什么对另一个人而言却不适合? 4. 有这么多学习方法,为什么我们周围还有那么多成绩不好的同学? | 学生将会理解: 1. By doing 这个介词短语一般是在表示通过····(方法与途径)时使用,比如谈论学习方法,创造途径等。 2. 学习金字塔中呈现的学习方法的有效度。 3. 学生因为学习类型的不同而喜欢不同的学习方法。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学习类型采用更有效的学习方法。 |
作为单元的学习结果,学生将会获得哪些重要的知识与技能? |
学生将会知道: 1. 目标词汇在语境中的意思; 2. 介词短语By doing 的形式,意义和在句子中的位置; 3. 找到适合自己学习方法的流程:了解学习方法,分析判断学习方法,尝试学习方法,反思并且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4. 英语学习中问题,解决的办法; 5. 成为成功学习者的方法。 | 学生将能够: 1. 听说读看写本单元的重点词汇; 2. 正确运用by doing 结构说出学习方法; 3. 能够判断自己现在的学习方法是否有效,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4. 能够针对自己英语学习中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 5. 为自己制定出更有效的学习方法。 |
|
阶段2---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 |
什么能够用来证明学生理解了所学知识? |
表现性任务: 1. 你是高效学习者吗?-----学生创作的一本图文并茂的手册,向初一初二学生宣传学好各科的有效学习方法,并且把低效或无效的学习方法也放进去。目的就是为了帮助低年级学生更好地学习。 2. 我的英语学习手册----学生需要通过写出自己目前的英语学习成绩,分析自己的学习类型和学习方法与学习频率,对比学习金字塔原理,为自己制定一份学习计划: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且写清楚要多久使用一次这些学习方法。一个月反思一次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且对方法与频率进行适当调整。 |
根据阶段1的预期结果,还需要收集那些证据? 其他证据: 1. 小测试----读出单元目标词汇并且说出中文意思,默写出这些重点词汇。流畅地读出单元中的文章,发音标准,语音语调正确。说写出一篇80词左右的文章,介绍自己有进步的一门学科的学习,并且说清楚以前这门科目的成绩情况,自己是如何学习的。后来又是通过什么办法提高了自己的成绩。以后会如何做。 2. 技能测试---描述自己或者班上某个同学是如何学习各科(至少3门科目)的,并且说清楚学习方法使用的频率。 |
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反馈; 1. 自评手册“你是高效学习者吗?” 2. 自评手册“我的英语学习手册” 3. 在单元学习结束时,反思你的学习方法(与刚开始学本单元时)是否有提升? |
阶段3---设计学习体验 |
1. 以一个问题(Are you a good learner? Do you want to be better at learning? )切入,吸引学生思考学习方法在他们学习生活中的作用。H 2. 介绍基本问题,讨论单元的最终表现性任务(两个学习手册)W 3. 学生需要用表格持续性记录自己学习英语和其他科目的方法,以便后期检测和评估。老师要给每个孩子发一张一周课程表,上面只有表格,孩子们要自己填写科目的单词学习方法。 E 4. 学生分课时拼读单词表后面的词汇,不懂的可以问同学或者老师。跟录音读正音。 问孩子们是如何学英语的,在情境中学习learn by spelling the words/ asking the classmates (teacher) for help, listening to a tape and repeating out loud. E 5. 学生勾出1a中自己的学习方式,加入更多的学习英语方式,看图,说出图中三个孩子学习英语的方式。做听力1b. 引导学生复述对话并且思考:如何看待并且借鉴他人的学习方式? E 6. 学生小组问答备考的方式。叫几组展示,其他同学做笔记并且进行汇报。 E 7. 看图和问题,预测答案后听录音,跟读正音。学生两人小组根据听力内容问答。请几组展示。学生总结课上用了哪些方法学习英语,其他课堂上用的什么学习方法,并且写在老师发给他们的表格里。学生要把这些作为作业完成,并且写出自己对这些学习方法的看法(是否有效,希望老师能够在下堂课上让自己用什么学习方法学习英语) E 8. 学生读2d部分,老师提问:Why is Jack nervous? What is Annie’s advice? Why is Jack a slow reader? What’s Annie’s suggestion? Do you agree with Annie? Do you have any other suggestions for Jack? 学生跟读后,要求两个一组编造一个类似的对话(一个谈论自己学习上的麻烦问题,另一个给出建议) E 9. 看图和标题猜测这个女孩是如何学习英语的,她是否擅长学习英语,你是如何知道的?读文章回答书上的3个问题,读文章说出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完成3b . 作业是说写出魏芬是如何学好英语的,再谈自己以前是如何学英语的,学得如何,读完这个故事后,对于学英语有什么其他的想法,准备如何学英语。 E 10. 回顾和讨论这两堂课谈到的学习英语的方法,讨论问题:那么多学习英语的方法,如何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R 11. Free talk, 在情境中呈现谈论学习方法含有by doing 的句子,学生总结介词短语by doing 的形式,意义与用法。做4a部分的问答匹配题目。 E 12. 学生先勾出自己学习英语的方法,然后采访自己的同伴,最后要求在全班汇报。其他同学要求做好笔记,并且点名反馈评价。 E 13. 学生写出自己是如何学习其他各科的句子。用上usually, sometimes, often,always, hardly ever, never等词汇。 E 14. 开展小组合作,让学生分析一个虚拟学生的学习各科方法(故意提供一些不科学的学习方法),给学生介绍学习金字塔,让学生根据金字塔原理给该学生提出改进方法的建议。在此期间,老师观察巡视,并且帮助。 E 15. 请几个小组分享他们关于这个虚拟学生的学习方法分析,在全班范围内讨论。E 16. 每个学生设计一份如何学好各科的学习手册,向初一初二学生介绍高效的学习方法。课后完成这个任务。 E 17. 各小组内学生交换小册子,根据标准进行互评,允许学生根据评价反馈进行修改。 R E. 18. 谈论学英语的过程中有什么样的困难,勾出1a中的问题。补充其他的学习困难。E 19. 听录音,填写Paul学英语面临的挑战与老师给他的建议。与同学两个一组扮演这个对话的人物进行对话。知道在困难面前,我们要做的是面对并且克服困难。 E 20. 制作“我的英语学习手册”,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自己以前用什么学习方法学英语,遇到什么困难是如何克服的,以后准备如何学好英语。学生利用标准自评和互评手册。并且可以根据评价修改。 E R T 21. 阅读语篇,谈论优秀的学习者拥有的学习习惯。阅读的过程中,需要回答问题,使用词典来判断语境中的一些词汇的词性并且猜测其意思,造句。E 22. 完善自己的两个小册子。 E, R, T 23. 写作。写出你认为最好的三种学习英语的方法。要求写出原因和例子。写完后根据标准自评和互评,修改作文。 ERT |
四、提醒
逆向设计三个阶段表明了设计的逻辑,但并不表示在实际操作中必须遵循这样的步骤逐步完成。
逆向设计不是按部就班操作的,这个设计是一个复杂的,循环往复的过程。我们可以从教学内容开始,也可以从课程标准中的关键要素开始,或者从生活实际中的问题开始,但是,最终我们的教学设计一定要用逆向设计模板来检验和反思。
比如,我们现在的英语教学设计一般是从解读和分析单元教材开始的,也就是说,先思考教什么,再开始思考如何教,在设计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我们会思考如何评价学生的表现,这就是评估证据的思考,但还不是很全面。这只是细节上的评价,没有从整个单元上架构评估证据。所以,我们还是需要最后用UBD模板检查与反思。
转自:“教育牧笛”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