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 第一章 逆向设计(一)

2023/3/13 10:06:22  阅读:213 发布者:

以下文章来源于风清飞扬 ,作者杨贵芬

为什么要学习这本书?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20169月提出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并正在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纲,着力建设和完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学生发展素养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需要以核心素养为指引,提炼各学科的大概念,也就是要发掘各学科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可能和应该作出的贡献;需要以核心素养为指引和依据来选择学习内容;需要设计保证与核心素养目标得到落实的教学教程和教学方法;需要设计与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目标和方式相适应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教师思考和推动单元整体设计、大概念及大问题梳理、教学评一体化设计等具体工作时 ,都能从本书中得到很多启发。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的核心思想:教师在课前所进行的准备和计划与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是同等重要甚至更为重要。

第一章 逆向设计

1.什么是逆向设计

一种设计课程或单元的过程在设计开始就已经在脑海里清楚其结果,并且为了达到该结果而进行的设计。

传统设计有两个误区:

一是活动导向的设计。学生只参与活动,不对活动的意义进行深刻的思考,也就是只动手不动脑,即使有所体验,也是撞大运获得的,学生在活动中没有获得智力上的成长。

二是灌输式学习。从两个方面来讲,第一是教师对教材照本宣科 ,生搬硬套。第二是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走完全部的教学流程。在这种学习中没有引导性的智力目标,也没有清晰的优先顺序来架构学习体验。

2.逆向设计是最好的设计

①我们的课堂单元和课程在逻辑上从想要达到的学习结果而导出,关注了学生怎样“学”,学生需要什么,才能获得理解,所有的“教”都是为“学”做准备。

②课堂教学设计以始为终,从学习结果开始,逆向思考。设置情景任务,关注“人”的发展,培养核心素养。

③设定了清晰的学习优先顺序,整个活动有清晰的路径,直达目标。确定了目标与结果的一致,结果就成了目标的实现,在目标与结果中设计相关的活动,由活动奔向目标,逆向设计非常注重活动评价,特别是表现性的评价,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重视学习过程。

④促进了学生的理解。

明确的知道了预期的结果,我们就能专注于最有可能实现这些结果的内容方法和活动,就能够知道为理解而教应该采用哪些材料或开展哪些活动,做出自己最好的活动措施安排。从而促使学生的理解。

在为理解而教时,我们要把握的主要的观点,我们是培养学生用表现展示理解的能力的指导者,而不是将自己的理解告知学生的讲述者。

3.逆向设计为什么评价先行?

逆向设计教学目标直接指向教学结果。如何实现这一教学结果呢?传统的教学从我们所擅长的教法教材和活动导出学习结果,从而进行教学评价,教学的重点指向内容。逆向教学设计,从学习结果开始逆向思考,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对知识的理解。学生在教学中经常会思考为什么和那又怎么样的问题,在教学设计时,要将这些问题的回答作为重点进行落实,设置清晰的学习优先的次序,思考如何确定学生是否已经达到了预期的理解,在学习的过程中如何进行表现性评价,口头性评价,或者一些相关的评价。从而证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教学设计中的评价先行是为了更好开展教学活动。

所以,逆向设计提倡逆转原来的习惯,从终点(预期的结果)入手,然后确定必要的证据来判断是否已经达到预期的结果(评估),在明确预期的结果和评估方法设计者确定必须的(使能)知识、技能之后,才需要开展教学,并为学生表现提供支持。

转自:“教育牧笛”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