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双减 | 想要促成深度学习的发生,教师可以从这四个维度重构作业

2023/3/13 10:00:37  阅读:236 发布者:

为促进减负增效的“双减”政策的实施,要从作业的内容、作业的用时、作业的难度和作业的类型上重构作业,促成深度学习的发生。

一、作业内容要更科学

作业的内容的科学性,是指作业的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业任务和答案的科学性。具体来说,就是作业内容要科学,素材选择要关注思想性,作业要用语精练、要求明确、易于理解、答案正确;对于开放性、综合性的作业任务,答案要合理,并且要体现不同的水平标准等。

1.要让内容与目标保持一致

所谓内容与目标保持一致,就是指在进行作业设计时,要紧紧围绕学习内容,让作业内容与学习目标保持一致、与课程标准保持一致,并把学科知识、学科思想、学科价值融入到作业的内容设计中去,做到作业设计的每个作业目标都涉及到两个及以上的具体课标要求,甚至涉及到其他学科的目标。

【教学目标】

1. 学习辨析词语的搭配是否合理;学习准确运用词语(注意词语的使用范围;注意词语的适用对象)

2.了解转折句式(主要根据关联词语和语言内容体会前后句子的关系),认识破折号。

3.继续练习写比喻句:了解直接说话与转述。

4.认识常用的修改符号(对换、删除、增加)学习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主要是搭配不当、用词不当、用词重复)

【作业设计】

破折号作用:①解释说明;②声音延长;③表示转折或递进。想想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将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唯有那几个笑得最厉害的不知好死,答道:“好——笑——”(  )

(2)要不要按想象中的去画呢?这时,我想起了父亲的叮嘱——你看见对象是怎样的,就得把它画成怎样,不要想当然。(  )

(3)这就是我的好朋友——字典。(  )

(4)音乐家要送给小姑娘一件礼物,但不是现在——而是十年以后。(   )

上述案例是一位老师针对训练目标设计的作业。在这个案例中,教师针对相应的教学目标,采用选择的形式设计作业,不但降低了难度,而且让学生在比较中巩固了解了破折号的不同作用,将词语的搭配渗入其中。

如何做到让作业与目标保持一致呢?

首先,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可以采用逆向设计的思路,先设计好作业目标,再确定作业内容。在确定作业目标时要采用“先思考再书写”的顺序。通常的情况下,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前心中已经有一个大致的作业目标和要求,但有时将其清楚地写出来并不容易,那么就可以采用一边思考一边书写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在作业设计完成后对原来书写的作业目标进行调整和完善。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调整和完善,是指对作业内容进行调整和完善,而非随意更改作业目标,此举会导致作业的随意性,影响作业系统的累积效应的发挥。

其次,为了保证作业内容与目标的一致性,教师要在确立作业目标后,依据目标逐条设计作业内容,也可以在确立作业目标、设计完成作业内容后进行整体的反思分析,依据分析和反思的结果对作业内容分布比例的合理性、作业目标的达成进行调整。

2.要确保作业的科学性

要确保作业的内容的科学性,除了要与目标保持一致,还要注意作业中不能出现科学性错误、表述和要求要准确,答案要科学而准确,内容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

首先,作业要不存在学科本体性的知识错误,更不能出现一些低级和明显的科学性错误,如答案错误、数字错误等,以免影响作业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和作用,影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浪费学生的时间。

其次,作业语言表述要清晰、明确,不能出现歧义,以免影响作业的作用,使之成为一种形式和走过场。

第三,作业的答案要科学,即客观题的答案要准确而科学,主观题、尤其是开放性问题,答案要能反映不同的水平表现、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从而利于教师在批改作业时,依据学生在作业完成中的表现判断作业质量。

第四,作业内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身心发展特征,即作业的表述方式、内容等,要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征,要符合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免导致学生因作业过难而抄袭。

二、作业时间要更合理

研究表明,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与其学业成绩呈曲线相关。如果学生完成作业的耗时过长,则会影响学生的睡眠时间,从而导致次日听课效率低下,于是次日完成作业的时间会更长,结果周而复始引发严重的负面影响。为此,深度学习下,学生的作业时间要立足“双减”,确保时间合理,保证学生的睡眠。

鉴于作业时间过长对学生的不良影响,“双减”政策明确规定,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为此,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就要注意科学预做作业时间。

首先,教师在预估作业时间时,要考虑作业时间与作业的难度、学生的作业习惯和学习能力等的关系,要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尤其要关注学业成绩中等和学业成绩较靠后的学生的作业完成时间,最好在作业设计出来后自己试做一遍,不但可以保证学生完成作业时间的科学预做,而且可以保证作业的质量和科学性。

其次,教师还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并培养学生自主安排作业时间。研究表明,不同学段的学生在作业时间上存在一个相对合适的时间,教师可以在学生共性的合适的作业时间之外,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自主安排作业时间,进而间接提高作业的针对性和选择性。这样的做法,不但让作业时间更科学,还能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自我评价与反思,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当然,为此教师在作业的类型上就可以多动脑筋。

第三,教师要注意灵活调整作业时间。一方面,教师要考虑到学科间的差异,了解其他学科的作业内容和作业量,据此安排本学科作业的内容和作业量,一旦发现在自己之前其他学科已经布置了较多的作业,那么就不妨适当主动减少本学科的作业量。此外,还要注意协调好书面作业和非书面作业的时间,不要让非书面作业无形中增加学生的负担。

三、作业难度要更适宜

作业难度偏高或作业过易,都会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前者让学生对作业产生畏惧心理,影响完成作业的主动性;后者让学生忽视作业的功能,从而不认真完成作业,以至作业无法发挥相应的作用。针对影响作业难度的因素(解决问题的策略、时间),教师在作业设计时,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确保难度适宜。

1.注意分析学情

同样的难度,不同的学生的感受不同。因此,做好学情分析是保证作业设计的难度适宜性的重要前提。教师可以依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学情分析。

首先要了解学生群体对作业整体难度的感受,这是对作业内容进行调整的重要依据。其次,要做好学生个体的分析,并做好长期的记录,在进行作业设计时考虑学生在不同的学习内容存在的困难,使预估难度与实际难度相一致,从而调整作业的形式、类型。第三要做好单元教学中的学情分析,设计相应的测试题分析学生对相关知识和能力的掌握情况,并将学生掌握得不好或必须要掌握的内容作为作业设计的重点。

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对学生的每次作业、考试中的客观题进行难度系数的评估,并针对学生的作业的实际正确率,准确把握预估难度与实际难度差异大的题目,分析原因,以便在下一次作业设计时灵活处理与调整。

2.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作业要确保难度的适宜,还要注意遵循最近发展区理论,不但要考虑学生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还要为学生创造最近发展区。当然了,要做到这一点,也需要教师随时记录学生在作业完成中的问题,以便找到最近发展区进行作业设计,避免出现盲目拔高或降低难度。

3.考虑难度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影响

作业的难度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作业难度过高会导致学生抄袭作业现象,促使学生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甚至影响学生的自信心,使之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

因此,为了避免难度过高或过低两种极端,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作业难度判断准确的前提下,做到不同难度的作业题题量分配要合理,不设计超越学生认知能力、难度过高并且不可实施的作业,对于一些相对难度大的作业,要设计清晰明确的作业条件和表述要求,要给予科学的指导、反馈和评价。

【预习作业】

1.初读课文,认读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给自然段标出序号。

2.朗读课文,标记自己读起来有难度的字词和句子。

3.搜集与日月潭有关的资料,了解日月潭相关的传说和周围的名胜古迹。

【基础作业】

1.认读“湖、绕、围、胜、央、岛、华、隐、约、纱、童、境、引、客”几个生字,田字格里9个生字抄2遍组词两个,听写课后生字。

2.课后习题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4自然段。

【提升作业】

1.课后习题2,你觉得日月潭美在哪儿?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2.读一读,记一记。

【实践性创新性分层作业】

1.好习惯养成——课文朗读每日视频打卡(必做)。

2.结合地图,介绍自己旅游过的家乡的景点。

3.查找日月潭的资料,进一步了解日月潭,并向同学介绍,争做最佳小导游,在给同学作介绍时,用上积累的好词佳句。

以上是二年级语文《日月潭》一课的作业设计。从作业内容可以看到,作业的难度适宜,从预习作业到基础作业,从基础作业到提升作业,从提升作业到实践作业,有梯度地设计。落实作业目标。

四、作业类型要更多样

作业的类型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影响学生作业的负担感和作业效果。深度学习下的作业设计,照顾到学生的差异性,让内容更科学,还要注意作业类型要多样化,以此激发学生作业兴趣。

1.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一组填空题。

1)一年有____个月,其中有____个大月,____个小月。大月有____天,小月有____天。还有一个月份,它的天数比其他月份都少,这个月份是____月。

22021年所有的大月共有____天,所有的小月共有____天,二月有____天,全年共有____天。2021年共有____个星期零____天。

32020年是____年,全年有____ 天。2023年的第一季度有____天。

4)中华人民共和国是1949101日成立的。到____________日正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

5)妹妹在外婆家连续住了两个月,共62天。这两个月是____月和____月,也可能是____月和____月。

2.制作年历:根据所学知识,请你选择你喜欢的一个年份,利用我们所学过的年月日的知识自己动手制作一幅精美小年历。

3.查找有关年、月、日的资料,了解年、月、日的来源,完成一张数学知识小报。

以上是某教师在教学小学三年级下册“年、月、日”后设计的作业。这份作业中,除了常规书面作业外,还设计了活动题、开放题、综合实践、长周期等类型的作业。

深度学习下的作业设计,要注意类型更多样,将层次性与趣味性相结合,让作业适合各个学习层次学生的需求,使学生愿做作业、乐做作业。

1..要从整体设计思考

作业形式的多样性,并不是摆花架子,而是要在整体思考的基础上进行设计,要结合学科特点,从作业的不同维度考虑,设计学科个性化的作业。比如同样是简答题,可以依据学科特点,设计成开放性的,可以是封闭性的;同样是操作作业,可以设计成动手的,也可以设计成纯书面的跨学科的。

1.写一篇关于植物的作文。

2.种植一棵植物,给予其照顾。

3.种植一棵植物,给予其照顾,并观察记录其生长,写成日记。

 

进行作业的整体设计时,可以从某一个维度入手,如书面作业或操作作业,也可以将多维度融合,如案例中的第3题一样。

2.可以进行跨学科的设计

深度学习下的作业,其形式多样,但相对来说,跨学科作业的设计因为基于跨学科理解的目的,植根于学科思维,因此可以产生独特的学习价值,进而对学生达到综合素质培养的目的。

作业一:“雨中音乐”,选择文中你喜欢的播写雨的片段,为它配上音乐并有感情地朗读。(搜集信息、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作业二:马来之美”,搜集马来西亚的气候信总以及当地的风土人情(搜集信息、语言表达的能力)

作业三:“解秘高脚屋”,尝做一个高脚屋的模型,探究一下为什么高脚屋的雨声会呈现这样的特点。(动手动脑、执着探究的能力)

作业四:“马来欢迎你”,请你在了解马来西亚气候以及风土人情的基础上,尝试写一篇中英文的导游词,向人们介绍马来西亚的风景和风情。(语言的理解与表达的能力)

这是一位老师在教学《马来的雨》一课后设计的作业,充分体现了跨学科的特点。作业虽然仅四个题目,但以语文学科为中心,涉及到了音乐、地理、物理和英语等学科,且各学科围绕着三维目标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相互沟通、整合和更新。

设计跨学科作业时,要注意:一是要有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驱动性的问题或任务,且要与社会、生活紧密关联;二是要让学生持续探究下去,且能在探究中产生成就感、价值感;三要注意问题的完成过程要注意具有真实性,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与人际交往中完成作业,以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合作、沟通与交流等能力;四是要赋予学生充分的发言权和选择权,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将知识内化,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与高阶思维等;五是要注意给学生进行尝试和经历的机会,促进学生反思,从而促进元认知能力和素养的提升。 

3.要依据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学习兴趣设计

教师要明确学生学习的不同风格,比如学生是喜欢倾听和记录,还是喜欢讨论对话;就学生兴趣而言,是喜欢视觉化的学习,还是喜欢动手操作学习。总之,教师要借助有意识地在作业中涉及到多元智能理论关于人的智能的分类,以便为不同学习风格和兴趣的学生设计不同的类型的作用。

某教师在教学北师大版历史“近代工业的兴起”后,设计的作业是:

请你归纳出本课学习的内容(形式不限)。

参考选择:课前口述,书面作答(图画、海报、知识树、思维导图等)

这种作业设计赋予作业以“个性化”的特征,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兴趣得到关注和发扬。学生可以选择符合自己的兴趣和学习风格的作业形式,巩固和理解知识,实现知识的迁移。

五、作业结构要更合理

深度学习下的作业结构,反映了作业目标、内容、难度、类型、能力、时间等方面的整体分布情况,决定了作业的功能。作业要发挥其功能价值,就要注意形成系统效应、累积效应。为此,深度学习下的作业,结构的设计和安排也相当重要。

教师可以在作业设计时,依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实际进行:让学生走进生活,布置现实性作业;因材施教,布置层次性作业;精心选材,布置趣味性作业;先学后教,布置前置性作业;学以致用,布置探究性实践活动作业;建构知识体系,布置复习型作业。

《诺曼底号遇险记》前置性作业

1.“诺曼底号”上的人们在遇难时是怎样的表现?找到相关的段落,从中体会到什么?从哪些词看出?哪个词语最能说明人民的表现?“海水哗哗往里灌”说明了什么?

2.这样的场面变得井然有序,谁起了关键作用?(哈尔威船长)他指挥人们脱险有三个重要的画面——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请同学们抓住这三处描写来感受主人翁品质。

有效的前置性作业可以起到助推器的作用,能较快地启动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有序思考,进入学习状态,最后学会、学好;能引发学生思考的欲望,使其愿意参与学习、与同学开展交流、争论、合作等;与所学知识紧密结合,为所学知识做好铺垫。

版权声明 | 内容源于《深度学习与作业重构》(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作者为郭湘辉

转自:“桃李微教育”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