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一下第三单元新课标理念之教法

2023/3/13 9:27:17  阅读:154 发布者:

一、这一单元属于什么学习任务群

这一单元有:三篇课文《小公鸡和小鸭子》《树和喜鹊》《怎么都快乐》;口语交际是“请你帮个忙”,语文园地三,音序查字典,古诗《赠汪伦》,“和大人一起读”(《胖乎乎的小手》)。

根据教材内容,将这一单元划为“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

二、单元主题

快乐的小伙伴

三、单元真实学习情境

学生在“快乐的小伙伴”的情境中,从真实的生活需求出发,用游戏的形式贯穿学习过程,知道遇到困难可“请你帮个忙”,学会使用合适的礼貌用语,增进与他人的情谊,提高学生交流表达的能力。从有趣的词语积累游戏为切入口展开学习,知道一人独处、与他人相处、为别人付出、学习、游戏等等都是一种快乐。学习内容丰富,童话故事、儿童诗、生活中问题情境再现,贴近一年级学生的心智特点,使学习变得轻松有趣。

四、单元教学要求

1.认识39个生字、4个偏旁和4个多音字,会写21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不”的变调,读好对话,读出不同角色说话的语气;朗读儿童诗,初步体会诗歌的情趣,读出自己的感受。背诵古诗《赠汪伦》

3.阅读课文,学习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知道“孤单、独自、有劲”等词语的意思;初步体会“偷偷地、飞快地”等词语的用法;积累意思相对的词语和表示游戏活动的词语。

4.知道自己遇到困难时可寻求别人的帮助,能讲清自己的要求,并会使用合适的礼貌用语。

5.学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养成勤查字典独立识字的习惯。

五、我的单元教学顺序是这样的:

1.先教口语交际:

这一单元,可以先教口语交际,让学生训练知道遇到问题,如何请人帮忙。教材三幅图,一是请叔叔帮忙,问书店怎么走;二是同桌帮忙,忘记带水彩笔;三是请大姐姐帮忙,因为足球踢出去了。教学时,分组进行模拟训练。还会有什么高招能让学生愿意说呢?因为教材提供的这些情境对于现在一年级学生来说,还是有问题。比如,第一幅图,几乎不会有这样的现象了。因为小孩子一个人不会外出,父母带去不需要这样问题,现在都有手机导航,很容易找到;第三幅图,好像学校的足球网很少是这样的。口语交际,我一直认为,情境一定要切合实际,更利于学生。这一点,请老师们根据本班学生实际寻找真实情境,这样的教学才有效。当然这一口语交际强调礼貌用语,请、请问,您,您好,谢谢,不客气。为什么先教?因为前面课文及后面的和大人一起读,里面都有礼貌用语。也就是说,我想用礼貌用语串起这一单元训练。

2.查字典的教学

把语文园地三中的查字典先教,要用一些课初步教会他们音译查字法。为什么要先教这一内容?因为接下来的课文,都要进行这一训练。

3.《怎么都快乐》的教学

1)这是一首简单的,一读就明白的诗,一定要读好。第一节,一个人玩,很好,好在哪里?写得非常清楚:静悄悄、折纸船、折马、踢毽子、跳绳、搭积木、看书、画画、听音乐……第二节,两个人玩,很好,好在哪里?写得非常清楚:讲故事有人听,下象棋、打羽毛球、坐跷跷板……第三节,三个人,很好,好在哪里?写得非常清楚:讲故事有多人听,三人跳绳。第四节,四个人、五个人、许多人玩,很好?好在哪里?写得很清楚:拔河,老鹰捉小鸡,打排球、打篮球、踢足球、开运动会……

2)这首诗,用了哪些标点符号?逗号、感叹号、省略号,句号。四个省略号各省略什么?让学生明明白白的说。有一个疑问,为什么三个人玩,里面不用省略号呢?难道三个人玩只能玩三人跳吗?你觉得三个人还可以玩哪些,很好呢?

3)多音字“得”的学习。用音序查字典的方式,把七个字先查一遍,然后学写七个生字,五个左右结构,两个上下结构,可以这样分类教。一年级的老师都很重视写字,这里不说了。

4)表示动作的词,拎出来,带着学生做起来,认识这些动作,丰富学生的积累。动词很重要。

5)一个人玩,很好!两个人、三个人、四个人、五个人、很多人玩,很好!这里面要不要讲礼貌?里面有没有需要帮忙的事?可以让学生说一说。

4.《小公鸡和小鸭子》这样学

1)读好课文是必须的。

2)这篇课文有哪些人物?小公鸡和小鸭子,还有虫子、鱼等。

3)小公鸡有什么本领?捉虫子。小公鸡不会什么?游泳。小公鸡有什么特点?友善,不信,胆大,礼貌。

4)小鸭子有什么本领?捉鱼,会游泳。小鸭子有什么特点?友善,反应快。

5)讨论:小公鸡偏要去捉鱼,你怎么看?

6)认识两个偏旁。写字之前,把七个字用音序查字法全查一遍,然后再学写字,七个字中,有四个字有“口”,一定要引导学生把“口”写在更好看的地方。

5.《树和喜鹊》教学

1)读好课文是第一位。

2)这篇课文,有哪些人物?喜鹊。

3)你知道什么是孤单?能否用课文中的话来解释什么是孤单?什么是邻居?喜鹊和谁是邻居?喜鹊有礼貌吗?从哪里看得出?什么是快乐?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快乐?

4)从喜鹊从孤单到快乐的原因是什么?那么多的喜鹊叽叽喳喳,不是很烦吗?为什么说这是快乐呢?

5)这篇文章能不能用《孤单和快乐》做题目?

6)通过音序查字典,把三个多音字和六个字查一查。查完之后再学写字。

6.《赠汪伦》的学习

1)带着学生拼命读吧,达到背诵。

2)告诉学生是送别诗,是汪伦送好友李白,写的诗。

3)汪伦送别的方式很特别——踏歌声。

4)这首诗最后两句,一定要牢记。因为这里用了比较或者对比的方法写的,汪伦踏歌送我的这种情比千尺深桃花潭的水都深了。

7.《胖乎乎的小手》

1)大人读给小孩子听,小孩子再读给大人听。一家人一起读,非常好。

2)这一家人有没有礼貌?从哪里可以看出?

3)兰兰的小手,做过哪些事?画画、替爸爸拿拖鞋、给妈妈洗过手绢,给姥姥挠过痒痒。

4)你的小手,做过哪些事?看看能数出来多少?

5)手长大了会做哪些事?看看爸爸、妈妈的手,想一想,他们做了哪些事?想一想自己可以做哪些事?

6)可以拿出七八个字练习音序查字典玩。

六、活动设计举例

活动一:“别人请你帮个忙”

1)创设情境: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你遇到过哪些困难,是怎样解决的?指名一学生向同学求助,看是得到求助还是遭遇拒绝?

2)教师相机引导:

预设1:你为什么要拒绝他?(因为他没有使用礼貌用语;采用命令式的口气;没有把遇到的困难讲清楚……)预设2:你怎么一下子就答应了他的请求?(因为他使用了礼貌用语;说话委婉;把自己遇到的困难讲得很清楚……)

3)小结:当我们需要得到帮助的时候,要注意使用礼貌用语,态度要诚恳,说话要委婉,并且要把你所遇到的麻烦或困难讲清楚,这样可以使别人更愉快地、更乐意地帮助你。

4)出示口语交际《请你帮个忙》书上的三幅情境图,同桌或小组合作表演练习,再指名学生上台展示。可以用上这样的句式:

我能                 吗?            谢谢你!

请你                好吗?           太感谢你了,我又可以        

请你               可以吗?         因为你的帮助,我       。谢谢!

5)创设情境:变换角色,体验当别人求助时的心情

6)交流,评点,评价标准:真诚、热情、亲切

7)总结提升: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当你热情地帮助了别人以后,你会感到快乐,别人也会心存感激。在你需要得到帮助的时候,别人也会毫不犹豫地向你伸出援手。

8)歌曲《世界需要热心肠》

活动二:怎么都快乐

1.阅读《怎么都快乐》

1)读一读

①学生自由朗读。要求: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认读,标出全诗共有几个小节。

②再读,用笔圈出小朋友都玩了些什么?出示动宾结构的词语,强化巩固。

折船 折马  踢毽子  跳绳  搭积木  看书  画画  听音乐

讲故事 下象棋  打羽毛球  坐跷跷板

拔河 老鹰捉小鸡  打排球  打篮球  踢足球  开运动会

③指导学生读准生字新词。

除了上面出现的生字词以外,还有以下几个:怎么 独自  游戏  连长

④指导学生读好句子的停顿。

讲故事 / 得有人听 / 才行。

讲故事 / 多个人听 / 更有劲。

/ 开运动会 / 也可以。

⑤再读读诗歌,注意读出诗歌的节奏,可以分节读、分角色读。

2)说一说

①读好第1节,了解“独自、静悄悄”的意思。

▲学生自由朗读第1节,说说一个人玩好在哪儿?注意读好句子的停顿。

▲围绕“独自、静悄悄”想象画面,体会朗读。

联系上下文了解“独自、静悄悄”的意思,一个人玩时特别安静,一个人玩有一个人玩的乐趣。再有感情地读一读。

▲一个人还可以玩些什么?同桌合作,选用不同的句式说话:

一个人可以          ,也可以          ,这样很好!

一个人可以                              ,这样很好!

②读好第23节,对比发现。

▲学生自由朗读第23节,说说两个人玩、三个人玩好在哪儿?注意读好句子的停顿。

▲“讲故事”,两个人能玩,三个人也能玩,再读读23节,说说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出示句子:

讲故事得有人听才行,你讲我听,我讲你听。

讲故事多个人听更有劲,你讲我们听,我讲你们听。

比较朗读,体会讲故事多个人的有趣和有味,了解“有劲”的意思。

▲采用多种方式朗读,体会玩不同游戏时的乐趣,感受诗句的节奏。

▲根据省略号,拓展两个人可以玩的游戏,说一说。

③读好第4节,体会多个人玩的快乐。

▲学生自由朗读第4节,说说多个人玩好在哪儿?为什么?(人多,什么游戏都能玩)

▲采用问答式、分句读等形式进行朗读,感受诗歌的节奏,体会多个人玩的快乐。

④让学生表演读,一边读,一边做动作。

3)写一写

①出示本课要求书写的生字:玩、当、讲、许、很、音、行。

②读读这些生字,看看自己能给它们组多少个词语。

③观察一些这些生字,你有什么发现?(只有“当、音”是上下结构的字,其他都是左右结构的字)

④书写时要注意些什么?(学生边发现,教师边范写)

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其中“玩”字的“王字旁”,在书写时下横变成提;“讲、许”都是“言字旁”,注意右边部分的穿插;“很、行”都是“双人旁”,注意双人旁的两撇要平行。

上下结构的字,“当”字上下同宽,注意第一笔竖要写在竖中线上;“音”字上宽下窄,主笔是长横,要压在横中线上。

⑤写字练习:每个生字在书上描红一个,写一个。

⑥反馈:围绕要点,让学生互动点评,点评后每个生字再写一个,与前面的进行对照,看看自己有什么变化。

活动三:《小公鸡和小鸭子》

1.读一读

1)多种形式诵读课文:老师范读,学生自由读,分小节读等。

2)随文识字:①用“音序查字法”认记“块、直”,并认识提土旁边。②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捉、河、急、信、忽、喊、行”。③用“换一换”的方法识记“跟”。④用“字源识记法”记住“身、死”。“身”甲骨文像一个人隆起的腹部内怀着一个胎儿。造字本义:妇女腹部隆起,怀胎孕子。“死”甲骨文(跪着的人)(口,哭)(歹,尸骨),造字本义:生命结束,他人对遗体痛哭哀悼。有的甲骨文省去“口”。

2.看一看,说一说。

1)引导学生观察书上的插图,思考:说说这幅图讲了什么事?他们来到什么地方?一块做什么?怎么样?谁帮助谁干什么?

2)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同桌之间分别扮演小公鸡和小鸭子,读好对话。

句子比较,在朗读中感受加上描述动作情状的词可使句子变得更加生动形象的作用。

小公鸡跟在小鸭子后面,也下了水。

小公鸡偷偷地跟在小鸭子后面,也下了水。

3)出示

,提问:这时小鸭子是怎么做的?引导学生看图说话。

句子比较:

小鸭子游到小公鸡身边。

小鸭子飞快地游到小公鸡身边。

3.演一演,聊一聊。

1)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演一演这个童话故事。

2)提问:学了这个童话,你想对这对小公鸡或小鸭子说些什么?

帮助学生明确:伙伴间要互帮互助,团结友爱,遇到困难要寻求,得到他人的帮助要有礼貌地感谢他人。

4.巩固生字,指导写字。

   哥。

1)出示生字,引导学生观察。(将4个生字中的“口”变红,引导学生观察4个“口”位置和形状的不同。

2)老师范写,学生描红、临写,老师指导巡视、点评。

5.推荐课文阅读《三个小伙伴》

活动四:《树和喜鹊》

1.阅读《树和喜鹊》

1)借助拼音读一读

①创设情境,朗读课文。

请小朋友们标出自然段,自由朗读课文,不会读的字可以借助拼音认读。

②出示字词,重点认读。

第一组:鸟窝  孤单  都有  邻居  招呼  安静(强调“邻”是前鼻音,“静”是后鼻音)

第二组:读读下面的词语,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只有     种下      快乐

一只     一种      音乐

第三组:读读下面的词语,你发现“一”的读音有什么变化吗?再读读课文第15自然段,同桌读一读,看谁读得正确。

一棵树   一个鸟窝    一只喜鹊    天一亮    天一黑     一起

③将字词放到课文中,再次练读。

2)联系课文想一想

①朗读12自然段,体会“孤单”的意思,指导学生联系第1自然段中“一棵树”“一个鸟窝”“一只喜鹊”,理解“孤单”在文中是表示只有一个的意思。

②比较句子,体会喜鹊的心情,理解“只有”更能体现喜鹊的“孤单”。

从前,这里只有一棵树,树上只有一个鸟窝,鸟窝里只有一只喜鹊。

从前,这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个鸟窝,鸟窝里有一只喜鹊。

③想象说话,有感情朗读。

④联系第3自然段了解“邻居”的意思,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4自然段。

⑤联系第5自然段了解“快乐”的意思。引导学生想象:天一亮,喜鹊是怎么叽叽喳喳打招呼的?天一黑,喜鹊们又是怎样分享一天的收获的?在引导学生表达时,注意积累“叽叽喳喳”“安安静静”这样的词语。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读出“快乐”的心情与语气。

⑥读后说说:树和喜鹊后来为什么很快乐?

3)分类观察写一写

①出示本课要求书写的生字:单、居、招、呼、快、乐。

②读读生字,尝试组词。

③指导书写:观察生字,说说发现(左右结构的字:招、呼、快,上下结构的字:单,半包围结构的字:居,独体字:乐)

④指导观察,教师范写。

左右结构的字:招、呼、快,都是“左窄右宽”,其中“招”“快”左右同高,“呼”左低右高。

上下结构的字:单,中间的竖要又直又正,下面一横要长。

半包围结构的字:居,撇要长,“古”的横伸在尸字头外。

独体字:乐,竖钩在竖中线上,下面两点左右对称。

⑤写字练习:每个生字在书上描一个,写一个。

⑥反馈:围绕要点,让学生互动点评,点评后每个生字再写一个,与前面的进行对照,看看自己有什么变化。

活动五:《赠汪伦》

1)借助拼音读一读

①导入:读了童话故事《树和喜鹊》,我们知道树和喜鹊成为好朋友,它们相处得很快乐。在古时候,有两个大诗人,他们也是好朋友,经常在一起聊天、写诗。有一天,他们分别了,就写下了一首诗。请小朋友们借助拼音读一读。

②同桌互相读一读,注意读准后鼻音:“赠”“乘”“行”“声”“情”,前鼻音:“舟”“闻”“深”,翘舌音:“舟”“声”“水”“深”“尺”。

③展示读,注意读出诗的节奏。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2)观察图画说一说

①小朋友们,看看书上的图,船上这位诗人是谁?岸上这位诗人又是谁?他们在干什么?远处有什么?

②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大致说说诗句的意思:李白乘坐的小船正要离开,忽然听到岸边有人踏着节拍,边走边唱歌。桃花潭的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深。

3)想象画面背一背

①自由练读、展示诵读。

②有表情地背诵。

3.拓展阅读《小河与青草》

①给学生提供《小河与青草》的内容,让学生课外借助拼音读一读。

②读一读,想一想:小河为什么流得更欢了,小草为什么长得更绿了?

附:《小河与青草》

小河与青草

弯弯的小河边,长满了青青的小草。

小草对小河说:“你的水真清啊,一眼能看到底。”

小河说:“这要感谢你呀!是你把河岸的泥土紧紧抱住,要不,我早就变成浑浊的泥水了。”

接着,小河对青草说:“你长得碧绿碧绿的,真叫人喜爱!”

小草说:“这也要感谢你呀!是你给了我充足的水分,要不,我早就干枯了。”

小河流得更欢了,小草也长得更绿了。

活动六:胖乎乎的小手

1)亲子共读比一比

①营造亲子共读的氛围。建议爸爸、妈妈利用晚上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一起读《胖乎乎的小手》。

②爸爸、妈妈可以和孩子比一比,看谁读得正确、流利。先各自准备,孩子可以借助拼音,试着把文章读正确,读流利。在比赛的时候,爸爸、妈妈可以故意“示弱”,将难读的地方,以请教孩子的方式,鼓励孩子读书的兴趣和热情。

难读的词语:拖鞋、手绢、厨房、红润润、挠过痒痒。

难读的句子:我只是画了自己的小手哇!我有那么多画,您为什么只贴这一张呢?

姥姥从厨房出来,一眼就看见了画上红润润的小手,说:“这胖乎乎的小手帮我挠过痒痒啊!”

③爸爸、妈妈和孩子用多种形式比读,如分段朗读、全文朗读等。

2)亲子体验演一演

①在读正确、读通顺的基础上,爸爸、妈妈和孩子合作读一读,可以分角色读。

②在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适当进行表演,可以由一个人朗读,另外两个人进行表演;也可以分角色一边读,一边进行表现。

3)亲子感受说一说

爸爸、妈妈可以让孩子说一说::“我用小手帮助家人做过哪些事情?”“等我长大了,小手变成了大手,它会帮你们做更多的事情!”

3.绘本阅读《我有友情要出租》

1)给学生推荐绘本《我有友情要出租》。

2)让学生借助图画读一读绘本故事,不会读的字可以问老师或家长。

3)通过阅读,让学生体会“有朋友才会有快乐”的道理,学会认识新朋友并和睦相处。

七、单元评价测试小题

读读《威利和朋友》这个有意思的绘本故事,有几个有趣的任务,我们一起来完成。

1. 绘本故事中威利的有各种各样的表情,你能给这些“表情包”取一个名字,并写在红色气泡中么?看看你能写出几个?不会写的字可以去查查字典。

2. 威利和休为什么能够成为好朋友,下面有几个理由,同意的可以打勾(可以多选)。与同学分享自己的想法,可以用绘本中的内容来具体说明。

1)休非常有礼貌,尊重威利。

2)爱闹事的大鼻子嘲笑威利的时,休站在威利一边,帮助威利。

3)威利读书给休听。

4)威利把休最害怕的蜘蛛从路上移走了。

5)威利和休穿了一样的背心。

3. 请你写出自己好朋友的名字(可以多写),用语音的方式说说你和好朋友的故事。

转自:“第一语文”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