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孙春福 | 【与陈先云先生商榷】新版的课标和旧版的教材:哪个更体现国家意志?

2023/3/13 9:25:15  阅读:182 发布者:

以下文章来源于又一村茶吧 ,作者又一村树

20230303日,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陈先云先生在《中国教育报》“课程周刊·课程教学版”发表了《用好教材依然是语文教学当务之急》一文,反映了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出现的矛盾现象,其表现为:一方面是“一些专家、教研员和教师怀着对新课程的美好追求,从不同层面对新课标的理念、课程内容等进行阐述,试图将新概念付诸语文教学实践”,一方面是“一些新概念尚未形成共识,也无成熟经验可循”,不能满足“教学一线教师的急切需求”,两者之间“形成了强烈反差”。他把这种困境称作“穿新鞋走老路”。针对一些教师“改变教材单元体系结构”,“调整、打乱教材课文编排顺序”的做法,他认为,“新鞋”不见得都合脚,“老路”也未必走不得;特别是“教材体现国家意志,是国家事权”,“统编语文教材由教育部审定”,不能“损害教材的整体性、关联性、发展性”。

202203月,教育部印发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立足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着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高度,新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语文课程标准变动尤为之大,突出的修改体现在,强调语文的实践性,提倡“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学习语文”,以“语文学习任务群”来组织和呈现课程内容。根据教育部通知的要求,该新《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于2022年秋季学期就开始执行。

在执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过程中,对于一线学校和教师来说,面临的突出的困难是,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编写的、与之相配套的语文教材还未出台,各地还只得使用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编写的统编语文教材开展教学。

的确,教材编写是一项耗时多,任务艰巨的工程。2012年,教育部对义务教育阶段包括语文在内的三科教材实行“统一编写、统一审核、统一使用”,至2017年秋统编教材在全国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投入使用,历时五年。统编语文教材根据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组织编写,教材内容以“人文主题”“语文要素”双线组元的思路进行编排,势必与2022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不相吻合。一线教师落实、执行新版的课程标准,却使用着根据旧版的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遇到问题,面临困境,那是必然的。

对于认真执行新版课程标准的老师来说,要落实新理念和“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要求,就应该“探索大单元教学,积极开展主题化、项目化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活动”,就必然要改变旧版“教材单元体系结构”,“调整、打乱教材课文编排顺序”。那是不是因为“教材体现国家意志,是国家事权”及“统编语文教材由教育部审定”,这样的探索就不能面临禁区了呢?

这就涉及到新版的课标和旧版的教材,哪个更体现国家意志的问题了。

教育是个系统工程,以工程学的视角来观照,能够更准确地洞悉课标和教材的地位及其关系。

国家管理者在领导教育事业时,首先要明确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质量标准和总规格,确立教育目的,以作为各级各类学校工作的总遵循。作为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在教育目的指导下,结合受教育者的特点,国家还要制定各级各类教育或专业的培养目标。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有关学校开设哪些科目、课程开设顺序和时间分配、考试考查制度和实施要求等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这就是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作为课程标准的具体化,出版机构根据课程标准编制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材,供相应类型学校的教师、学生地教和学使用。因为涉及“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样的重大问题,事关意识形态,我们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包括语文在内的三科教材实行“统一编写、统一审核、统一使用”。

另外,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属于部门规章,其法的权威性是教材不可相比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八十条规定,国务院各部和审计署等直属机构可以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规章。《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21修正》第三十五条就规定:“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根据适龄儿童、少年身心发展的状况和实际情况,确定教学制度、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组成我国的法律体系。根据法的效力位阶,虽然规章的层次、等级位于我国法律体系的最末位,但也具有法的效力。教育部组织研制和印发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就是代表国家行使教育管理权的体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具有部门规章的性质,是我国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而教材绝对是进不了国家法律体系的。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网络新媒体迅速普及,人工智能方兴未艾,人们生活、学习、工作方式不断改变,不同价值观念相互碰撞,儿童青少年成长环境深刻变化,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挑战。实现了义务教育全面普及后,我国教育需求从“有学上”转向“上好学”,需要进一步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优化学校育人蓝图。国家意志也会因为时代的变化、国家工作重点的调整而不断调整的。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就是国家意志的最新体现。所以在新版的教材没有出台的情况下,在现实教学实践中根据新版的课标对旧版的教材进行修改、调整,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可行的。

“穿新鞋”不该“走老路”,真正穿上了“新鞋”也必然走不上“老路”。

据资料反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出台后,现行语文统编教材的修订工作已经全面启动。”(石鸥,刘艳琳.深刻理解课程标准,切实提高教材质量:基于新方案、新课标编写教材的几点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2210):4

此刻,仿佛看到这样的情景:在教育行政部门的召集下,来自全国各地的顶尖语文教材编写专家汇聚在一起,他们时而争论,时而查找资料,时而快速地敲击键盘;焚膏继晷,夜以继日……他们只有一个目的,让新修订的教材早日面世。

一线教师也希望教育报刊及时报道教材修订进展,以使自己得以早日“穿新鞋”,走“新路”。

转自:“第一语文”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