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避开“拿来主义”陷阱
我加入了几个教师学习共同体,老师们的工作热情让人佩服。一段时间后,我发现有种现象很普遍,不少老师动不动就在群里索求资料。
教育教学资料的有效利用,如同阳光、空气、水和生命的关系,是教师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载体。
但这样的“拿来主义”如果不加节制和转变,对咱们教师的成长是百害而无一利啊。
对此,我有一点浅薄之见想赠给他们。
01
做资料的完善者
我们既然加入了学习共同体,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共同体的优势,有同行热心分享自己的资料,我们当然可以收藏、保存。
我所在的学习共同体,陈怡老师所做的小学阅读理解和作文教学资料很不错,孙钦强老师的主题班会既新颖又有时效性,月仔在教育管理方面做了很多高大上的电子小玩意……
我收藏了他们那些好东西,但这并没结束。
月仔前段时间制作了很多精美的“夸夸条”文档,相当有创意,我拿着这些模板到淘宝定制、打印了一些铜版纸夸夸条,之后在班里进行实践。
我与学生共同商定了夸夸条的使用规则和使用流程,同学们对这个新事物很感兴趣。
之后我专门写了一篇关于如何有效使用夸夸条的文章,这是自己亲身实践后的经验总结,这时,夸夸条就不完全属于月仔了,它也属于我,因为我和我的学生赋予了夸夸条新的东西。
月仔制作了夸夸条,但我是它的完善者,我让夸夸条有了灵魂和精气神。这样的夸夸条才是真正属于我的教育资料啊。
02
做资料的分享者
我并不是一直享用别人的资料,我也是资料的热心分享者。想得到别人的好资料得有个前提,你必须也能制作好资料,只有让自己先成为分享者,别人才可能分享自己的好东西。
我在学习共同体里曾分享过自己制作的作业统计单、班级岗位分工表、幸运大抽奖、电子听课账本、五年级语文上下册易错词语整理单、线上诗词大会PPT题库……
这些都是我智慧的结晶,经过多次实践、思考然后制作出来的。我愿意分享出来,是因为我想让别人看到我是个热心的人,是个有能力的人。随后,我就有机会得到他人的高质量资料了。
我从Q老师那里得到了省级班主任大赛的培训视频资料,从Y老师那里得到了班级漂流日记本电子模板,从H老师那里得到了几位刊物主编的微信号和期刊作者群号……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希望你所在的共同体也能有这样一番和谐景象。
03
做资料的版权拥有者
对待资料,我觉得教师的终极目标应是成为其版权拥有者,你能将零碎的资料做出体系,变成自己的教学成果。
南京的长辫子老师就是神一样的存在,长辫子老师原名郭学萍,特级教师。她在公众号分享了很多原创资料:写作教学,解读新课标,教材配套课件……
郭老师将自己的资料做出了体系,于是她出版了《小学创意写作(1-6年级)》《长辫子老师漫读必背古诗文130篇》《同步作文教程与实训(1-6年级)》……
郭老师分享在公众号的资料都是免费领取的,但这不影响她最后结集出版,成为自己的教学成果。
咱们青年教师也应该有成果意识,注意将资料做出体系,平时整理制作资料时切记小打小闹,零零碎碎,这对我们的成长作用不大。
现在网络教育教学资源异常丰富,如果我们教师总是不假思索的复制使用,长久下去,很容易养成惰性的习惯,谈何创新,谈何成长呢?
我们应秉着“慎拿”、“精拿”、“实拿”的精神,做到以上三点,才能真正促进自己的成长。
转自:“芝麻门开”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