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株待兔》教学手记
2023/3/13 8:43:08 阅读:108 发布者:
守株待兔
进入第二单元,寓言故事。犹记得二年级听王林波老师的《寓言二则》时牢牢记住的“小故事,大道理”。这一单元又会有怎样的惊喜呢?
那就直接走进第一篇课文《守株待兔》。
1
导入
出示几张寓言故事的插图,让孩子们猜一猜分别对应哪个故事。猜完之后说一说,寓言故事的特点是什么?
答:小故事,大道理。
出示单元导读页,感受单元主题,并出示“以铜为镜,可正衣冠”这句话,给孩子们稍作讲解,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它会照出什么?一起走进这篇课文。
板书:守株待兔。
2
基础字词
从课题入手。
株,换一换可以得到“珠”“蛛”。
待,换一换可以得到“等”“诗”“持”“特”。
依据注释和插图理解“株”,自读课文,画出寓言的主要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
学生分享。
主人公:宋人。他是干嘛的?耕者,农民。出示“耕”字源,识记。顺便说了带有“耒”的字。
学生分享起因、经过、结果,我板书。
3
难懂的句子
因释起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因,于是。
释,放下,拓展 爱不释手。
冀,和翼区分,识记。
让学生根据注释及理解,说一说这句话的意思。
之后,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最后一句,如何理解?为什么会被耻笑?“为”在这里读几声?什么意思?
学生根据板书说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4
想象说话
梳理整篇故事,走进细节。
先想象说话,看着又肥又壮的兔子撞死在自己眼前,农民会怎样想?会说(喊)些什么?
加上提示语,给孩子们提供了得意忘形、心花怒放等词语对人物进行修饰。
第二次练习,这个人不干农活了,就守在那里。邻居可能会劝些什么?他会如何回答?让孩子们自由发言。
再设置情景,到了播种/除草/施肥的时候,这个人都在——因释起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第三次练习,为什么兔不可复得?为什么他会被宋国人耻笑?
5
寓意
学完了故事,总结一下你学到的道理,再说一说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
有个孩子说,曾经有一次考试他考了一百分,他就觉得很爽,也不用学习还能考一百。于是心存侥幸,再不努力,果不其然,再没考过一百。这件事告诉我们,学习,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不能心存侥幸。
嗯,自我反省了,说得多好。
最后,总结学法,挑战背诵,再读资料袋,下课。
6
反思总结
这节课,让孩子们充分地说,充分地合作,练习说话的时候整个课堂都活了起来。孩子们的想法真有趣,妙语频出,让人惊喜。
如果每一天都能进步一点点,那就最好不过了。你我都是,那就继续加油吧,希望我能快点拥有一个好的睡眠。
好累。
转自:“一颗蓝荔枝”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