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教一年级语文,教师的“范”有多重要!

2023/3/10 16:29:19  阅读:123 发布者:

以下文章来源于乔舒言语 ,作者我是乔老师

教一年级语文,教师的“范”有多重要!

去年九月,一直教高段的我向校长申请教一年级。如今,一年级下学期开学已经一个月,我越来越感觉教一年级,老师的示范引领非常重要。

范读

教语文,朗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不必言说。可是,孩子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一年级上册的语文书中,朗朗上口的儿歌、小诗居多,文章较少。即使有文章,文章中大多使用短句子。就算有长句子,中间也会有多处逗号停顿,孩子们读起来难度较小。但是到了一年级下册,过了容易朗读的第一单元识字单元,课文单元的文章中,出现的长句子就多了。

就拿一年级下册课文单元第一篇课文《吃水不忘挖井人》来说,第一自然段中“瑞金城外有个村子叫沙洲坝,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的时候,在那儿住过。”,第二自然段中“毛主席就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都是不好读的句子。

课前布置了借助拼音自主朗读的预习作业,教学时按照识字、读词、读短语的顺序引导孩子能正确朗读,回到句子中,孩子们读起长句子有时还是不能全都做到读流利。基本能力的培养要面向全体学生,尤其是语文学习刚起步阶段,一个孩子都不能掉队。教学中,虽然我会用划停顿的方式提醒学生注意长句子的断句,但是停多久,孩子也没准儿,班上齐读课文的时候还是会出现参差不齐的状况。

我决定改变策略,以教师朗读示范为主。学课文时,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早读课文时,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很明显,再读长句子、读整篇课文时,学生们整齐朗读情况好了很多。在教室里学会了读长句子,他们回家后复习巩固朗读就轻松多了。

读正确、读流利,将来才有读出感情的朗读水平升级。

范书

在一年级起步阶段,要加强孩子写字指导,打好写字基础。但是,写好字并不是要每个家庭到校外给孩子报书法班,老师要教给孩子写好字的方法。我想起自己自学田英章的硬笔书法时,字帖中提示的写字一定要多观察,看字的结构,看字的关键笔画,等等。练多了,也就会发现写好字的规律。

不过,仅仅告诉孩子写好字要领“一看结构、二看位置、三看关键笔画”是不够的,要一边指导一边示范如何书写。尤其是难写的比如竖弯钩、横斜钩、宝盖、言字旁、“春”字、“没”字这样的。只有老师把书写的要点、注意事项在示范时清晰地指出来,学生在自己动笔描红、练写时才会在一定程度上把握好。

之前读于永正老师的书,于老师在书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于老师以为自己的字写得还可以,于是每教一节课时都很自信地说:“请同学们看我板书课题。”直到一次应邀到一所学校上《火烧云》,“烧”字书写不规范当场被一个学生指出来。从那时起,于老师再也不敢过于自信,再也不敢马虎,更不敢“想当然”了。

老师想要做好汉字范书,一定要提前下功夫,多学习,多练习。

范写

一年级上册直到最后一个单元语文园地,才出现“给家人或朋友写一句祝福的话”写话练习,而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多想去看看》课后就有“以‘我多想……’开头,写下自己的愿望,再和同学交流。”的写话练习。教参中说这是入学以来第一次提出写话的要求,旨在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让学生愿写,乐写。

学习第一单元语文园地时,我曾借助日积月累的配图让孩子们尝试一次看图写话,但是写的效果并不理想。一年级不考虑句子是否完整,是否正确,一段话的格式、如何使用标点都是问题。

对于教材中出现的这次写话练习如何在写话起步阶段用好,我想起之前去北京学习时听一位特级教师讲的三年级写作课——手把手教。老师带着一袋坚果走进课堂,引导学生说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说完后,老师当场让学生写下自己刚才说的话,在写的过程中指导段落和标点。随着两节课“坚果体验”的推进,每个孩子都写就了一篇完整的规范的文章。

这样搀扶教学非常适合写作起步,我觉得我可以迁移过来。于是,我在中字本上先按照段落格式范写,再把学生练写的格式配在下面。旁边附上已经学习的四种标点——逗号、句号、感叹号、问号的占格。

写的规范示范重要,更重要的是我希望通过写我的真实想法给予孩子们“写作本真”的示范。

于永正老师在《语文教育,应该为学生留下什么》一文中说:“老师善读、善书、善写,才华横溢,是最直接的激发兴趣的因素!”我想说,老师的范读、范书、范写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关键因素。

转自:“我在小学教语文”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