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活动】优化低段测评,探索有效评价——鲤城区实验小学语文组教研活动
2023/3/10 15:57:33 阅读:121 发布者:
为积极响应“双减”政策,进一步明确语文非纸笔测评的方向和目标,优化非纸笔测评的模式和实施路径,3月1日上午,我校语文教研组开展了主题为《指向素养,有效评价——“无纸笔”测评命题设计的思考与改进》的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由一年段语文组主讲。
如何让低年级语文非纸笔测评指向素养,有效评价,一年段的老师们集思广益,提出信息技术助力测评,创设主题情境,学科融合增加趣味性的设想,分别从汉语拼音、字词、课文朗读、诗文积累、阅读、看图说话等多个角度提出自己的命题思考和改进方向。
游戏化学习是低段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因此老师们创设了“拼音超市小能手”、“勇闯汉字村”、“卡片翻翻乐”、“群策群力查字典”、“诗文对对碰”等游戏形式,考察学生对于拼音、字词、古诗积累方面的掌握能力。关注低段学生学习特点的同时,老师们也紧跟时代信息技术潮流,提出借助成熟科学的学习软件中的智能作业功能辅助测评学生在课文朗读、阅读理解方面的能力,利用科技提高测评的效率和信度。同时,一年段的老师们也注意到了评价主体应多元,例如在看图说话部分,提出评价标准要多主体、多角度的观点,同学从倾听的角度评价发言者,教师则从表达基本要素和说话者的表现两个方面进行点评。口语交际方面则可以从倾听、交流、表达和参与四个维度来测评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此次教研活动使老师们对非纸笔化测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非纸笔化测评应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按照学段目标,贴合学生生活实际,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游戏情境,多角度多主体灵活进行评价,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但非纸笔化测评的探索之旅绝不止步,如何在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上进一步创新,又如何让评价更多元化值得老师们深思,一年段语文组分享结束后,各年段老师们也针对以上两个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各抒己见。
傅宝青副校长进行活动总结
各年段教师们现场畅所欲言
教研感悟
“无纸笔”测评方式借助闯关环节,让学生处于一个动态的过程之中,听、说、读、想多种感官互相配合,内容丰富,方式多样,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也带给学生较强的体验感。但是我们也发现,相同的测评内容并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因此建议部分题型根据难度设置不同星值的小题目,供学生自主选择其中一道进行测评。这样既能使所有同学都顺利完成测评,又能感受挑战难度的成就感,使测评充分发挥评价和激励功能。
——二年级 郑文红老师
在无纸笔测验中,可以不只是渗透本学科知识,可以尝试将语文、数学或劳动等其他学科进行融合,创设游戏、闯关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多角度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估。如可以辨别家中的劳动物品,来一次家庭大扫除,在其中设置读拼音选用品、我会恰当组织语言来打扫厨房、卧室、客厅等活动,既可以考察学生的语文功底,还可以渗透生活的劳动技能。
——三年级 吴娜婷老师
今天的沙龙活动,一年级的老师们群策群力,让我们看到了团队的力量,看到了“真研、实磨、重思”——能基于课程标准,设置考评内容;创设任务情境,置身评价之旅;借力智慧平台,提升信度效度。“无纸笔”测评需要我们至上而下统筹设计,确定哪些内容适合“无纸笔”测评,同时应关注学科融合,使学科间的知识能有效连接,真正促进学生素养的发展,使“无纸笔”测评成为学生成长的加油站,真正从看见分数走向看见素养。
——四年段 杨瑾老师
无纸化测评既然是基于学生的成长,那关注核心素养、从多维度评价就显得尤为必要。在“乐评”“趣评”的无纸化测评中,教师不再是唯一的评价主体。通过早上的教研,我们落实采取了比较多形式的“无纸笔测试”。如果在评价中加入小组探究活动活动,就可以以自评、互评、小组评的形式出现,评价者还可以是班级联盟、家长义工,或者是班级推荐的学生代表,等等。多元化的主体评价让评价维度变多,对学生成长的评价也是多维度、多视角,更全面的。
——五年段 王清老师
“无纸笔”测评,由于形式的变化,往往会加大工作量,使老师产生疲劳度,对测评结果形成主观臆断而影响信度。怎样解决这一难题呢?其实,我们还可以借助智慧教育平台进行评价数据的综合采集,统计分析,为每个学生和每个班级制作测评情况的数据雷达图和分析诊断报告,让家长直观地了解孩子的优势和不足;让老师能同时实现学生个体和班级和年级的对比分析,为教学改进的诊断和归因提供了实证支持。
一一六年段 蔡景珍
转自:“鲤城区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