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在这风和日丽、鸟语花香的日子,2023年3月1日丰城市实验小学开展了精彩的听课、评课数学教研活动!
杨老师执教的一年级下册——《解决“比多比少”问题》,从已有知识比一比引入,△比○()-----。通过摆一摆、画一画的操作活动,从而让学生时刻谨记,比一比要一一对应。然后在理解“多几人”“少几人”“相差几人”时,明白都是求的同一部分,可以用同一个算式表示。最后建立数学模型,大数减小数等于相差数。
二年级用乘法口诀求商是数学计算中一块重要的基石,它在整个计算领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第二单元就已经学习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本节课学习的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路、方法与前面的一致,所不同的只是数目大了些。课一开始,胡平老师播放同学们喜欢的动画视频,有效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新课时,胡老师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注意知识的迁移。由于学生已有2一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课堂上大胆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并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形成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本思路,培养学生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本技能。课堂氛围活跃,教学效果很好!
三年级武荣老师上的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练习课,本节课的重难点是理解算理、掌握算法。算理是算法的依据,但算理的抽象性又导致学生理解上的困难,因此教学中武荣老师利用四道计算题演板的形式,激发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每一步计算的算理,突出教学重点,学生在练习的过程积累一定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为探索竖式计算的方法打下基础。发现很多学生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遇到了困难,所以紧接着一道有余数的除法,让学生在思错、辩错中进一步明确算理、掌握算法。
姚老师昨天给我们带来的是一节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与正方体的棱长总和练习课》。空间观念作为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在数学课程标准中被明确地提出、足以说明在数学教学活动中。也是学生应具备的一种基本数学素质。而练习作为一种突出学生实践知识能力运用的教学手段,尤其是将知识点的传授与学生的练习检测联系在一起。形成学生知识融会贯通的掌握。本堂课姚老师精心准备三个经典题,分坡度、分层次讲析,利用多媒体展示,让学生更好的观察图形特征,感受长方体与正方体的棱长总和计算,真是一堂精彩十足的习题课。
刘老师执教的是六下第三单元的整理与复习内容。刘老师从复习旧知导入今天的课程,用问答的方式,唤醒学生对于圆柱表面积公式,圆柱圆锥体积公式的记忆。让学生积极参与归纳整理的过程,公式让学生梳理,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在复习题讲解过程中,由易到难,层层递进,通过演板与讲解相结合的方式,及时高效地指出了学生做题中容易犯的错误,并及时指导学生订正。整堂课气氛轻松活跃,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开心,学生思维真正“动”起来了。
教而有研则深,研而有悟则进。老师们听完精彩的课堂教学之后纷纷发表了自己的听课感言。
蒋建辉:杨老师教学时注重图与形的结合、问与答的结合,突破了重难点。教学环节紧凑,层次分明,层层深入,注意练习的多样性和趣味性,从对关键词的分析,数量关系的理解、应用题问题的补充到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每一道题都精心设计,每一问都渗透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本节课主要有以下的特点比较突出:师生之间配合默契,知情交融,同学之间合作交流、切磋提高。杨老师细心的让学生仔细观察多几少几的问题,反复推敲,让学生理解出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其实就是另一个数比一个数少几,需要用同样的方法。
李玲:昨天,有幸聆听了胡萍老师执教的一堂课。7.8的乘法口诀求商。这一堂课对于学生学会除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整堂课给我感觉最大的闪光点就是胡平老师上课的风趣和学生们上课的专注的态度。
这节课,胡老师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首先通过复习2~6的口诀求商来导入新知。讲授新知的过程中,胡老师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进行知识的迁移。大胆鼓励孩子们合作交流,主动探究7.8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方法,引导孩子们得出既可以口诀求商,也可以想乘算除,整堂课,学生学的轻松又充满自信。
文秀萍:听了武荣老师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解决问题》,让我受益颇多。
1、武老师先复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列竖式计算,采用的是演 板的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本节课教学重点突出,方法科学合理,以口算为基础,重点是笔算竖式的算理教学,武老师引导合理到位,学生动口动脑积极性高
3、教学思路清晰,层层连进,题型多样,注重引导,学生达标高。
建议:鼓励性们语言还需要再多一些,效果可能会更好。
邹莎莎:姚老师昨天给我们带来的是一节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与正方体的棱长总和练习课》。空间观念作为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在数学课程标准中被明确地提出、足以说明在数学教学活动中。也是学生应具备的一种基本数学素质。而练习作为一种突出学生实践知识能力运用的教学手段,尤其是将知识点的传授与学生的练习检测联系在一起。形成学生知识融会贯通的掌握。本堂课姚老师精心准备三个经典题,分坡度、分层次讲析,利用多媒体展示,让学生更好的观察图形特征,感受长方体与正方体的棱长总和计算。是一堂精彩的习题课,不足之处,知识延伸较少,举一反三的习题准备不够。
熊李艳:姚老师昨天给我们带来的是一节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与正方体的棱长总和练习课》,这是一堂提升课。上课开始,姚老师让学生回忆长方体正方体棱长总和的算理与算法。然后展示习题,让学生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题目中的隐藏条件,培养学生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接着抽调学生演板,巡查学生完成情况,集中展示错误解法,共同分析评议讲解。整堂课结构严谨,层层递进。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在愉快的合作交流中体验到了探索解决问题的乐趣。
黄日平:刘老师执教的是六下第三单元的整理与复习内容。刘老师从复习旧知导入今天的课程,用问答的方式,唤醒学生对于圆柱表面积公式,圆柱圆锥体积公式的记忆。让学生积极参与归纳整理的过程,公式让学生梳理,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在复习题讲解过程中,由易到难,层层递进,通过演板与讲解相结合的方式,及时高效地指出了学生做题中容易犯的错误,并及时指导学生订正。整堂课气氛轻松活跃,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开心,学生思维真正“动”起来了。
徐柳:听了刘老师执教的《圆柱与圆锥整理和复习》一课,课堂上刘老师亲切的教态,严谨的语言,扎实的基本功,紧凑的课堂结构受到了听课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刘老师让学生自己去收集、整理、交流,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体现把课堂还给学生同时还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创新意识,以及提高学生自行设计的能力与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专心听讲、认真记录的老师们
付校长亲临现场,积极参与此次数学教研活动,与全体数学教师一起研讨。她语重心长地提出在“双减”背景下,教师应做到终身学习,不断提高专业素养,提升自我,加快成长,为实小学子提供更优质的教学,相信实验小学将赢来更美的教学春天!
转自:“丰城市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