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优质课“优”在哪里?

2023/3/9 10:40:36  阅读:105 发布者:

以下文章来源于严植永研课工作坊 ,作者严植永

两年一次的优质课比赛临近,以往观摩了很多“优质课”比赛,课堂上,上课教师常常激情四溢的导入,声情并茂的讲授,栩栩如生的乐教画面,滔滔不绝的小结,多媒体课件既有音乐还有视频,变幻多样,加上临近结束时偶尔的引吭高歌或来一句标准式的话语: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当嗓音高昂时,当学生把本课知识罗列一遍时,观摩者都会掌声不断。听完课后,头脑里留下的全是上课教师的画面,四五十个学生的印象倒是模糊不清。尔后,我常常在想:优质课到底该“优”在哪里?细细思考,认真斟酌,我想,现在“双减”背景下的优质课“优”的是应该以下四个方面。

1.心中有“标”,理念与时俱进。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因为它是教学的起点,也是衡量教学效果的标准,更是教学所要达到的最后的归属点。所以教师心中一定要装着“标”。在设计课时,首先要读懂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根据本课的情境,采用与时俱进的理念进行课的设计。比如,核心素养中“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怎么落地?以《分数基本性质》一课为例,这课在哪里可以体现“数学的眼光”,个人认为,在涂色3/46/812/16时,学生观察发现:它们的涂色部分都一样,所以3/4=6/8=12/16。那现实世界中有没有这种情况呢?答案是有的。

2.眼中有“生”,心系学生。课堂教学是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引领着学生走向教材最终走向生活。教师要淡化教,注重学生的学,关注学生学会的过程,从而掌握方法。优质课的课堂教学要在引导学生学习上花功夫,关注的不应该是那几个优秀学生,而应该是面向全体,所以眼中的“生”就是全体学生,要以学生的“学”定教师的“教”。

3.教中有“法”,教无定法。教师的法往往是教学方法,想着怎么创新教学方法,但忽略的是教学目标需不需要这个方法?学生能不能在这个方法会学。曾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早就说过:“教师不重在教,重在引导学生怎样去学。”所以教是无定法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中主动去获取,同时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上主动构建生成。

4.学中有“道”,道出真理。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悟出道理、道法,形成真理。比如,学生学习《探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如果学生能悟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以通过转化成长方形来计算面积,那学生就会想,三角形的面积是不是也可以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或其他的呢?这就是悟出了法,这个法就是转化的数学思想。当以后学生学到圆柱体积时,会不会也可以用转化的数学思想转化成长方体呢?......

5.言之“简”,言简意赅。我们常说,数学老师的教学语言是简练的,是严谨的,但在很多优质课比赛中,数学语言味特别少,随意性大,特别不简练。举两个例子:

数学语言: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偏说成:从图中你能得到什么(这范围就广了:可以得到与数学无关的信息)?

数学语言: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偏说成:你能提出哪些问题(这范围就广了:可以提与数学无关的问题)?

总的来说,优质课给听课教师留下最深影响的应该是上课的学生,而不是教师。如果是教师就有点喧宾夺主,越俎代庖。当然,评价一节课是不是“优质课”,应该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它应该是多元的。但不管如何,“优质课”应该是学生感到快乐的课、成长的课,教师感到惬意的课,听课教师感到舒服的课。

转自:“老胡聊科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