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27日 前语:
今天是音美科青年团课标学习打卡第八日,主要围绕新课标“课程内容”模块下第三部分展开学习,共汇集14篇打卡日志,本次摘选其中8篇心得体会分享出来。2022版课标修订重在从学科立场走向教育立场,突出素养内涵、育人导向,不断优化课程内容结构,强化学科实践及跨学科主题学习,践行素养导向质量观。第三学段的孩子自我意识觉醒,思想已初步具有独立性和独创性,因此教师在把握课程内容的同时,还要重视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根据学生实际不断调整学习目标,保证教学活动开展得更有实效性,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
美术
1.李胜凯
今天研读了《艺术课程标准》美术第三学段(6-7年级)内容,本学段共分五个学习任务:领略世界美术的多样性、传递我们的创意、营造环境、传承传统工艺、创编校园微电影。
本学段跨越小学六年级和初中七年级,教师在各教学主题内容选择上,要根据学情有所侧重,注意小学与初中的衔接。教学以“领略世界美术的多样性"为起点,引导学生学习中外美术家、设计师、工艺师的思维方式与表现技巧,将其运用于“传递我们的创意”“营造环境”“传承传统工艺”学习任务,以及“创编校园微电影”综合探索活动中。5项学习任务,既各有侧重, 又相互联系。教学方法上依据不同的学习任务,不同的艺术实践,采用相对应的策略,服务于目标和内容,根据学习内容、学习任务、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等,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促使教学目标的达成。
2.严娜娜
第三学段(6-7年级)的学习任务主要有以下几点:
(1)领略世界美术的多样性。在欣赏世界各国的艺术作品时,学会用感悟、讨论、分析和比较等方法欣赏、评述美术作品,感受世界美术的多样性。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应多给学生一些感悟美术作品的机会,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分析美术作品,学会找到欣赏美术作品的出发点。
(2)传递我们的创意。引导学生运用传统与现代的工具、材料和媒介,以及所习得的美术知识、技能和思维方式,创作平面、立体或动态等表现形式的美术作品,提升创意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创作、大胆创新,学会用综合形式表达自己的创意。
(3)营造环境。本学习任务主要引导学生根据“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设计原则,对学校或社区进行环境规划,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4)传承传统工艺。
(5)创编校园微电影。
3.李思思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新课标准优化了课程设置,改革艺术课程设置,一至七年级以音乐、美术为主线,融入舞蹈、戏剧、影视等内容。第三段(6~7年级)分为5个学习任务:1.领略世界美术的多样性,2.传递我们的诚意,3.营造环境,4.传承传统工艺,5.创编校园微电影。
本学段教学时,注重扩大学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与社会的联系,领略世界美术的多样性,养成尊重、理解和包容的态度;利用美术创作,提升创意表达能力;根据“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设计原则进行创作,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学习创作与制作工艺品,体会传统工艺“守正创新”的内涵与意义;创编校园微电影,增强综合探索与学习迁移的能力。书法类,要学会欣赏和评述书法、篆刻等美术作品,学习中国画白描或写意画法,知道中国书法、篆刻的特点,了解不同书体的写法。
音乐
4.曹金洋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3~9年级在唱音乐课程中设置了“听赏与评述”“独唱与合作演唱”“独奏与合作演奏”“创编与展示”“小型歌舞剧表演”“探索生活中的音乐”6项学习任务。
演奏是进行情感表达和音乐表现、开展音乐创作与展示的重要捷径,对学生增强音乐理解、表现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兴趣具有重要作用。3-5年级的学生能学习课堂乐器的演奏方法,选择合适的乐器进行简单的演奏,能参与各种形式的演奏活动,享受演奏的乐趣,能正确表现音乐的节拍、节奏和音高;能根据音乐的情绪采用合适的力度、速度进行演奏。6-7年级能选择合适的课堂乐器进行具有一定技术和表现要求的作品演奏或为歌(乐)曲伴奏;了解更多的演奏技巧,探究演奏技巧与音乐表现的关系,进一步提高课堂乐器的演奏水平。
编创是培养学生音乐思维,发掘、提升学生音乐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编创与展示包括即兴表演活动和简单音乐的编创、表演。3-5年级能根据音乐的情绪、特点编创律动或舞蹈动作。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地编创短小节奏、旋律等,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结合生活情编创、表演简单的音乐故事、音乐游戏、短小音乐剧等。6-7年级能即兴演唱、演奏、声势、律动或舞蹈;即兴编创简单节奏音型、简易和弦,为朗诵,歌(乐)曲、舞蹈配乐或伴奏。
5.冯扬扬
第三学段是在第二学段的基础上进行更高层次的学习,第三学段是6—7年级,与以往课标不同的是:以前叫做高年级,高年级分为5-6年级为一个学段,学习的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而制定的,有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6-7年级的学生具有丰富的音乐情绪与情感体验,对于党、国家、社会有了一定的感知,对于一些在音乐作品,他们能够迅速反映出歌曲中所包含的音乐的感性特征和审美特质,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体验与理解音乐,具有良好的音乐习惯,能对音乐作品和材料进行深度分析和评价。喜欢创编与展示自己的音乐作品,乐于将自己的音乐的想法和感受与他人分享。能在实践中遵守规则、会与人交流、学会合作与分工,能从文化的角度理解其他的姊妹艺术。
5.李雪
学习了学习任务3“独奏与合作演奏”,要求是:
(1)第二学段(三~五)年级
能参与各种形式的演奏活动,享受演奏的乐趣;能用打击乐器或其他课堂乐器进行独奏,简单的合奏或为歌曲伴奏;能运用乐器编创并演奏,简单节奏和旋律;能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演奏,交流心得体会。
(2)第三学段(六~七)年级:
六年级能乐于参加各种形式的演奏活动,提高演奏的兴趣;掌握学习乐器的基本演奏技巧,不断提高演奏能力;能根据要求即兴或有计划地用乐器编创,或表现短小节奏与旋律。七年级能运用一定的演奏技巧提高演奏的能力;在演奏中能较好地表现音乐的节拍、节奏、旋律、乐句、乐段等特点;能根据要求即兴或有计划地用乐器编创或表现短小音乐作品。
(3)第四学段(八~九)年级:
对演奏保持较浓厚的兴趣,具有一定的演奏经验;能在演奏中融入个性化的理解和创意;能运用乐器演奏欣赏曲的音乐主题或所学歌曲的旋律;能较全面客观的评价自己及他人的演奏。
学习任务4“编创与展示”,要求是:
能即兴编创与音乐情绪特点一致的声势、律动或舞蹈动作;能运用多种声音材料和乐器,自编简单的节奏和旋律;能通过声势,动作,人声,乐器有目的的编创和表现短小的节奏或旋律;能根据特定主题和表现需要选择合适的声音材料和表现形式;能即兴创编,与音乐情绪特点一致,表现音乐高低、快慢、强弱、长短;能通过声势、动作、人声、乐器与同伴进行即兴的音乐演绎,能与同伴合作、编创、表演具有特定主题、完整结构的音乐、故事、音乐、游戏,能对自己编创的作品做出说明。
科学
7.胡元龙
最后的5个核心概念主要与天体和工程有关,它们主要包含了以下内容:
(1)宇宙中的地球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地球与月球组成了地月系,太阳以及围绕它旋转的八大行星和各类卫星、小天体等组成了太阳系,而太阳系是银河系中的一颗普通恒星,银河系又是宇宙中的一个普通星系。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形成了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等周期性的自然现象。人类在探索宇宙的路上,正在一步步前进,逐步揭开宇宙神秘的面纱。
(2)地球系统
地球是由不同圈层组成的系统,外部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内部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不同圈层之间存在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大气运动形成了天气和气候现象,岩石风化形成了土壤,流水和地壳运动等共同塑造了地表形态。
(3)人类活动与环境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同时也面临着火山、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威胁。人类的活动会对地球环境产生影响,我们应当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进行绿色低碳生活,才能维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技术、工程与社会
人类为了适应自然、改善生存环境从而产生了技术,对已有的材料加以系统的开发、生产、加工、建造,从而产生了工程。在现代社会中,技术、工程和科学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了社会进步。
(5)工程设计与物化
工程活动的本质是创造人工实体,设计和物化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工程应当根据问题,明确需要满足的条件,形成多种解决方案,并不断优化,从而确定方案,然后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材料,得出产品,并不断改进。
心理健康
8.费紫薇
今天读了第7章,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下),中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按照埃里克森的八阶段理论划分,12-18岁处于青春期,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是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下面我从以下两个具体的阶段说说我的想法:
(1)初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初中生比之小学生,除了身体的变化,心理上最大的变化,莫过于自我意识的变化,他们发现了一个内心的自我世界,他们的独立性和成人感逐渐增强。因此这个阶段要培养学生的自我认同感,让学生能够客观地评价自我。为了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提高成绩,这个阶段还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有效的学习策略,增强自我效能感,提高应对挫折的能力。
(2)高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高中生对事物和想法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对外部的信息能够批判性地接受,高中时期是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因此这个阶段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这不仅直接影响他们健康人格的形成,也关乎社会与国家的和谐发展。除此之外,还要培养高中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并指导他们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培养社会责任感。
转自:“仪征市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