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愉“阅” “读”中成长】张翼:关心是一切成功教育的基石 ——南校区一年部青年教师读书分享(2)
2023/3/9 9:16:21 阅读:118 发布者:
学无止境,教育就像大海,没有尽头,很多词语究竟该被怎么定义,譬如“爱”,譬如“关心”。今年寒假偶然读到内尔·诺丁斯的《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这本书的时候,眼前一亮:用一本书来阐述“关心”,这对于从事教育的我来说,犹如久旱逢甘霖。
教育这条长河从柏拉图提出公共学前教育的主张开始,就引起世界关注,直到18世纪,福禄倍尔创立世界第一所幼儿园,可以见得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迄今为止教育已经成为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因为“教育改变命运”,乃至改变国家命运。后来国家大力培养优秀的老师,给学生提供舒适健康的学习环境,就是希望他们学有所得。
但是机械化的教育方式很大程度局限了孩子的思维方式,导致大多数孩子并没有收获到真正的知识技能,也没有让他们树立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这导致很多学生有了负面思想。我想这一切或多或少与老师对孩子的关心和爱不够有关,时常也会听到孩子的窃窃私语:老师为什么只批评我不批评他?为什么受伤了老师不关心呢?如果想让一个孩子有爱心、会关心他人,老师就应该以身作则,先学会关心和爱护他们。教育孩子需要用心感化,这是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对此,我深有感触。
诺丁斯在书中以生动细腻的笔触探讨了以“关心”为核心教育模式所涉及的各种理论及实践,我受到很大的启迪,并且自我反省:我对孩子们的关心够吗?对孩子的关心方式对吗?其实关心不只是靠嘴说,而是发自内心的问候,哪怕早晨问一句吃早饭了吗?吃的什么呢?今天美术课画的什么?有没有认识新朋友?也许因为你的关心,他也会变成一个会关心他人的人。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独特而珍贵的种子,需要得到我们的关爱和呵护,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作为老师,我们会感动于学生的率真和童真,但也会因为个别同学而失去一个教育者的耐心,会抱怨:如果我们班没有xx就好了,很多时候我们会羡慕好教师好学生,却唯独忘记我们应该成为“好教师”,所有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我们需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关心。关心不是给颗糖,不是说些漂亮的言辞,而是设身处地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让他们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们作为老师就应该怀揣一颗爱生之心,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处,只有关爱学生,才会全面关心他们的成长。
如果世界是一扇大门,关心就是开启大门的钥匙;如果世界一艘轮船,关心就是就是一座灯塔;如果世界是一片雪地,那么关心就是一抹暖阳。被人关心是一种美好的享受,关心他人则是一种高尚的品德。正如书中所写“关心是完美人生与和谐社会的基石”,让我们一起共“童”成长吧!
作者简介
张翼,城南实验小学南校区语文老师,她关爱学生、热爱教育。她坚信:教育植根于爱,所以她愿意当好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让每个孩子在爱与赞扬中成长。
转自:“海安市城南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