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助推实践力,立德觅法育新人——教育部重点课题《小学德育质量监测工具的实践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实践研讨活动在晋江第二实小举行
2023/3/8 17:00:43 阅读:188 发布者:
为了更好地发挥课题研究成果的作用,有效地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实践,以提高学科教学质量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由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主办,晋江市教师进修学校协办,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承办的教育部重点课题《小学德育质量监测工具的实践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实践研讨活动在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象山校区多功能报告厅隆重举行,出席本次活动的有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员高本光老师,泉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宋泉慧教研员,晋江市教师进修学校肖丽婷书记、德育教研室王雯主任,以及各设区市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员、骨干教师、课题组代表等。本次活动由省普教室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员高本光老师与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教科室张瑞荣副主任共同主持。
学之愈深,知之愈明,行之愈笃。本次活动共有三节课和四个讲座。
上午第一节课由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王亚珍老师执教四年级下册《风俗的演变》。王老师采用议题教学法,从学生身边的风俗出发,引导学生理性地看待风俗,去深入了解身边的移风易俗新风尚。课堂上,王老师运用表现性评价及随堂检测的方式展开教学,既推动了深度学习的发生,又能及时得到学习反馈,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丰富了社会认知,提升了思辨力和社会问题解决能力,是一堂培养“政治认同”“道德修养”“责任意识”的思政课。
南平市建阳区西门小学陈云芳老师作“分类学视野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思考”专题讲座,陈老师基于参与《小学德育质量监测工具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结合教学实践,分享了分类学视野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一是要界定测评工具,深谙促教学;二是要善用测评工具,评价促教学;三是展望测评工具,关注促学业。有理论,有实例,加深了与会老师对分类学的认识,同时也对在学科教学中如何运用测评工具提升育人实效有了更进一步理解。
晋江市灵源街道华林小学姚金治老师以“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四度’的思考”为题进行专题讲座。姚老师以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美丽文字 民族瑰宝》一课为例,从“把握高度,挖掘文化价值,以文增信;把握深度,探究文字发展,以文明理;把握效度,延续文化基因,以文崇德;把握广度联结时代生活,以文力行”四个教学策略深入浅出助推老师们解决教学中的相关问题。讲座内容贴近实际,理论和课例紧密结合。
平潭中湖小学林祎晞老师作“学业水平评价实践的三个‘关键点’”专题讲座。林老师从近年来的德育监测数据及“双减”背景下出现的个别学校多元化评价方式的探究现象出发,强调学业评价要从本学科实际出发,实施学生学业综合评价,让综合性评价贯穿教学始终,使每个学生从道德认知得到生动、活泼、主动发展。林老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讲述三个实践点:一、结合单元教学目标,确定诊断性评价起点;二、结合单元教学目标,突出形成性评价重点;三、结合单元教学目标,解决总结性评价难点。
晋江市教师进修学校肖丽婷书记作“监测视域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新样态”专题讲座,她以统编版教材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例,从问题出发,用实践路径探骊,总结出“教、学、评一体”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新样态呈现的三大变化,即:“教—学—评”线性推进——以目标为核心相互作用;“活动中心”走向“结果驱动”——以学生学习结果为中心;“对学习的评价”走向“促进学习的评价”——发挥评价工具的更大功能。
下午第一节课由莆田市教师进修学院连红霞老师执教五年级上册《改变世界的四大发明》。连老师通过交流学习单的方式,引导学生探究四大发明的发展概括及其产生的影响。课上,学生通过交流互动、现场体验等方式,了解四大发明对人类社会、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产生浓浓的民族自豪感。接着,连老师组织“为四大发明代言”活动,并运用solo分类理论进行课堂评价,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最后,连老师引导学生要弘扬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精神,做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整个教学过程紧扣目标,层层递进,润物无声中落实了核心素养的培育。
厦门市康乐第二小学张欣老师执教《奇妙的节日》。张老师以“问题解决学习”为策略,用理性思维触动学生感性内心,用方法指导带领孩子进行合作学习,用多维评价促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在课堂上学生了解奇妙的节日风俗,感受到了风俗寄托着人们美好的祝愿,表达人们多样的情感,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树立文化自信。
勤于心,健于行,成于思。课后三位执教老师从教学目标、设计思路和理念、教学策略、课堂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反思。最后,由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员高本光老师做活动总结,他高度评价了三位执教老师对教材的深度解读、教学的精心设计和课堂的精彩呈现,对四位作讲座的老师的专业素养表示充分的肯定。活动的最后,高老师还作了本课题研究成果的汇报,他从成果概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方法、成果创新点、成果应用及效果五个方面进行介绍。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此次研讨活动不仅仅让老师们充实了关于质量监测、课堂评价的理论知识,也感受了多样化的课堂教学。为者常成,行者常至,相信全本次参会教师能够在课题成果的助推下,积极探索适合自己学情的新课标指导下的教学新思路,戮力前行。
转自:“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