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新课标,聚焦任务群,探索新课堂——淮安市实验小学开展新学期第一次语文集团大教研活动
2023/3/8 16:42:49 阅读:157 发布者:
立足新课标 聚焦任务群 探索新课堂
淮安市实验小学开展新学期第一次语文集团大教研活动
春意萌动,万物始生。为促进语文教师进一步深入落实新课标精神,更好地把握“融学课堂”的实质,促进“引人入胜”课堂的扎实推进,2月15日下午,淮安市实验小学开展了主题为“学习任务群的建构与探索”的语文集团大教研活动。各校区语文老师齐聚实小校区大礼堂参加了现场观摩学习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分为课例观摩、互动交流、专题讲座和校长点评几个板块。
1
课例观摩
什么是“学习任务群?”如何在单篇课文的设计与实施中通过“学习任务群”来实现教学目标,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实小校区的孙浩、赵琰、丁娟三位老师围绕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内容,分别为大家执教展示了第一单元的三篇“同一主题、不同样态”的观摩课。三位老师给现场观摩的老师们提供了非常值得研究的课例。
孙浩老师执教的是名家散文《北京的春节》的第一课时。课堂上,孙老师积极践行“融学课堂”理念,引导学生在自读、小组合作等过程中,扎实地学习字词、梳理文脉、整体感知课文。对于本课的教学重点“分清内容的主次”,孙老师以表格为支架,引导学生一步步理清时间线索,分清详略主次。整节课扎实、真实、朴实。
赵琰老师执教的是作家沈从文的小说《腊八粥》一文。课堂上,赵老师围绕“品人粥之趣味,悟详略之表达”“品人物形象悟详略,品粥之写法促表达”这两个板块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文字中感受到沈从文语言的鲜活灵动。在迁移练笔环节,学生们想象丰富,语言表达有了进阶式的提升。
丁娟老师执教的是古诗《迢迢牵牛星》。教学中,丁老师以学生为主,化教为学,用清晰、有层次的任务循序渐进地推进整节课的教学。丁老师用富于感染力的语言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主动质疑、理解诗意、感悟诗情、品味诗韵、探究思考,在有滋有味的朗诵读和老师及时适切的点拨中,将学生带入文本深处。
2
互动交流
评课研讨环节,观课的老师们畅所欲言,精磨细研,从单元任务群的建构、教学环节重难点的突破、学习策略选择等多角度对课例提出了深入研讨,质疑设想,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现场研讨氛围浓厚,大家在研磨中共同思考,共同成长。
3
专题讲座
江苏省特级教师刘须锦副校长结合自己平时的专业阅读和写作的经历作了主题为《我的语文实践及专业反思》的专题讲座。4个月,68本书,1个公众号、1个语文常谈群的创作,刘校长用自己孜孜以求的坚持与热爱,让在场的老师们真切地看到了“阅读——反思——践行——再阅读”才是教师成长的有效路径。
4
校长点评
淮安市实验小学陈广东校长作主题为《走向深度的“合作学习”》的微讲座。他结合市教研室提出的“融学课堂”5G理念以及学校“引人入胜”提出的“四引”环节,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精彩点评。他充分肯定了三位老师在教学研究方面的积极探索与实践。同时,也结合具体的环节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也对其中尚有改进空间的细节提出了高屋建瓴的建设性意见。
活动最后,陈校长指出,在“双减”“双新”背景下,课改之路任重而道远,老师们要潜心钻研,踏实践行,积极探索,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真正让语文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此次活动引发语文老师的共鸣与思考,《新课标》的落实必然带来教与学的转变,需要每位教师站在学生的立场整合学习内容,整体架构任务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地学习与探究,让语文核心素养落地生根,让学习真正发生。相信,由本次教学研讨引发的对新课标的理解、对课堂教学更深层的思考,会更加有效地助推老师们的专业成长。
转自:“淮安市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