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心本课堂】青年教师展风采,教学竞赛促提升——数学组课堂教学选拔赛

2023/3/8 16:10:16  阅读:108 发布者:

春日竞技,催开一树繁花。

追梦教学,沉醉一路芬芳。

总有一种遇见,

惊艳了时光,温柔了岁月。

总有一处课堂,营造了氛围,

成就了自己,丰盈了生命。

早春的二月尽管感觉还有一丝寒意,但老师们进步的热情不减。2023217日上午在岳麓区实验小学东校区数学组举办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选拔赛。借助本次活动的开展,展示我校教师的教学风采,以赛促研、以赛促教,使青年教师们更快地成长起来。

首先是章帆老师和1913班孩子带来的《轴对称》,拉开了赛课的帷幕。课堂上章老师亲和力十足,通过让学生观察文化艺术中心的

,感受数学对称之美,带领孩子再次认识轴对称图形。接着层层深入,通过辨别屏幕中的松树,提出质疑,不能对折该怎么判断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引发认知冲突。通过数方格,使学生明确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概括出轴对称的性质。整个过程增强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发展了空间观念。

接着,富有童趣的肖诗意老师与2116班孩子一起对《轴对称》进行了认识。由奇特的眼镜导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获得学生对对称的初步理解。通过欣赏对称现象,感受图形的对称之美,让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进入学习。整个环节孩子们通过猜一猜、判一判、想一想、折一折、剪一剪等活动,在不断地操练中,感知着“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更是让孩子体会到“对称轴”的作用。练习中不仅设计数字有对称现象,中文汉字博大精深也有对称现象,引导学生用对称的数学眼光思考问题,实现了学科融合。

精彩继续,彭明珠老师和1821班的孩子给我们带来了《认识长方体》。在教学过程中,彭老师让孩子们通过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建立了点线面的结合,丰富了学生对长方体的认知。通过建立表象、搭棒成体、拆棱想体等一系列探究活动,培养学生丰富的空间想象能力,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易碧琪老师和2115班学生带我们进入《轴对称》的世界。她从学生喜欢的米老鼠贴眼睛出发,抓住学生的眼球,引出“对称”这个关键词。易老师由学生熟悉的树叶、枫叶、蝴蝶、飞机、五角星等实物入手引入,通过多种活动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去感知对称,认识轴对称图形。整节课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数学活动和交流空间,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一系列活动获取知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朱敏老师和2117班的孩子带来了一节《角的认识》。只见幽默风趣的朱老师从假面舞会,逐步抽象出图形角;并将观察、操作、演示、验证、讨论、合作、探究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中。在引导学生体验的基础上,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建立了角的概念;在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说一说、比一比、画一画的过程当中,孩子们活泼愉悦的参加。找角游戏、夹豆豆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思,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做到了教法与学法的最优融合。

压轴登场的是申攀老师与1715班的孩子呈现的《圆柱的认识》。申老师通过让学生观察实物、动手操作,建立了空间观念。学生通过对实物模型触摸感受,形成感官认识,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在研究侧面展开图的时候,学生通过空间想象进行猜想,猜想推理的基础上再通过实物进行操作验证,在猜想和动手操作的基础上,将立体图形转化成平面图形来研究,这很好的发展了学生空间感官,沟通了三维体与二维面的联系,使学生逐渐建立起空间观念,整节课散发着浓浓的几何味。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省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对于我们青年教师而言,成长的道路仍需要不断摸索前进。未来,实小数学团队将继续深耕课堂,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数学教育。

转自:“岳麓区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