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研读新课标,探索新课堂

2023/3/8 15:56:01  阅读:162 发布者:

研读新课标

探索新课堂

2022年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及各学科课程标准正式颁布以来,我校校本研修开展了多次新课标的学习和研磨。为了更好地领会和贯彻新课标,全面了解,准确把握新课标的实质和主要变化,让每位老师把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落实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嘉兴市实验小学于224日组织全体老师开展了“新课标背景下基于课题研究的课程实践探究”主题校本研修活动。

此次研修活动在三校区同时开展了三步推进:第一阶段,致力于课题研究的教师实践分享;第二阶段,解读新课标落地推进的校本研修计划;第三阶段,全体教师根据自身优势,选择新课标落地适合的研究点和实践形式,扎实开展教育教学实践研究。

东校区

01

第一阶段:由沈岑、蒋黎萍、楼严春三位老师分别带来各自的立项课题研究进行分享。

沈岑老师带来了小学高段的《〈西游记〉课本剧项目化学习》实践分享。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任务群概念,强调情境性,提倡单元整组化的教学方式,这与项目化学习有共通之处。沈老师尝试将项目化学习作为载体来推进单元整组教学,带动整本书的阅读。她指出项目化学习视域下的课本剧活动导引策略是以“项目化学习”为抓手,以“真问题”为核心,以“任务群”为载体,以“演评写”为目标,通过“任务群”组元的方式,有效地在课本剧活动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之间铺设通道,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力的一种教学方式。

蒋黎萍老师分享的《指向语言能力提升的小学英语主题作业设计研究》  则是在新课标的引领下,结合执教的人教版PEP《英语》,从主题作业的学习目标、学生学情、单元视角以及教学评一体化四个方面展开实践,设计轻负高效的小学英语主题作业提升学生语言能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楼严春老师分享了《〈语文作业本〉图式题助推深度阅读的策略研究》。楼老师和课题组老师们深入研究语文作业本,充分挖掘作业本中的图式题,对其进行了分类,并且依据不同图示题的功能来设计阅读目标。基于分类的基础上通过“图式预学-图式导学-图式延学”润物细无声地渗透于教学的全过程,最后用图式来展示学生的深度阅读成果,带给了老师们无限的启发。

02

第二阶段:夏小林副校长进行《落实新课标,促进新发展》交流分享

他从课程标准落实、课程内容调整、教学改革深化、教育评价转型等四个方面对新课标进行了解读。他指出,课程标准的落实要让每个老师付出行动,在日常的教学中以课的方式实践,再加上微报告的方式进行凸显,让新的思想、新的观点通过课堂来落地。同时,夏小林副校长也以学习任务单的方式给每位老师布置了研修任务,从课程规划、深化教改、评价转型等方面给了老师们诸多启发。

03

在活动最后,朱筠副校长作了总结性发言。朱筠副校长指出,此次学习,不是简单的理论学习,而是希望老师们把新课标的思想、理念落实到日常的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去,敢于尝试和运用。每位老师在新课标的学习活动中围绕学习任务单找到可以研究与实践的项目,通过课例研究、微报告、作业设计等方式呈现,通过课堂演绎自己的学习感悟,达到既有课,同时又有研究成果的目的。朱筠副校长的点评让老师们在新课标背景下的课题研究有了方向和内容。

西校区

四位老师从课题研究角度介绍怎样在教学活动中落实新课标。

首先由占丽丽老师分享了课题《融入•磨合 •巩固:幼小街接视域下小学新生学习适应实践研究》。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占老师围绕着关键词“融合”“磨合”“巩固”从环境的适应,引导的机制,习惯的养成介绍了他们组的做法。

然后沈雅芳老师的课题《三环统整:小学数学单元整体作业设计路径研究》从目标整体定位,内容系统设计,评价量表评估,介绍了她在单元作业设计方面如何落实学科素养导向的做法。

接着夏云燕老师从信息技术学科标准从无到有的背景下,通过课题《三式三助——区域联动推进中小学 “机器人教育”普及的路径研究》的介绍,信息技术团队何围绕素养为先,科技并重,突出创新,学科融合,开展教学活动。

最后张萍老师分享了课题《新理念新实践——小学生“时间人格”培养团辅路径研究》,2022版课标中没有单独列出心理见教育课程标准,但是从张老师的介绍中我们听到了跨学科的主题学习,听到了教育的终极目标“育人”。

研修活动的最后,教科室李春梅老师做了《落实新课标 促进新发展》总结发言,她提到落实新课标,可以从课程内容的调整,教学改革深化,教育评价转型……等方面借助课题研究、教学设计、作业设计、跨学科学习等形式开展研究,落实课标。

科技城校区

01

张梦园老师以五年级语文教研组就五上第五单元的教学实践为例,与老师们分享了新课标中有关于“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构建。首先,她解读了新课标中有关于“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内涵。随后,张老师从整合学习、能力培养、实践活动、表现性评价四个方面,阐述了构建“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方法。最后,张老师向老师们展示了五年级项目化学习的成果展板,从实践中论证了“跨学科学习”任务群对于语文教学的引领作用。

02

张洁老师解读了2022年版《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个热词“量感”,从“什么是量感”“为什么要培养量感”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量感”这三个方面进行解读。张老师重点分享了自己在培养学生的“量感”过程中的一些实践和思考,主要通过三个方面进行介绍:(一)重感觉——在多感官的体验中积累 “量感”;(二)定标准——在单位量的建构中深化 “量感”;(三)选参照——在多维度的估测中丰富“量感”。相信通过此次分享,会有更多的数学老师参与到“量感”的实践研究中去。

03

张建飞老师结合信息科技新课标,做了题为《新课标视域下的人工智能教学研究》的智慧介绍。他指出要践行新课标理念,倡导真实性学习,通过创设情境、设计方案、实施方案、小组展示等,让学生在“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从而提升核心素养。

04

赵婷老师从美术学科进行了艺术课程纲要的解读,她搜集了学习目标内容转变的关键词:1-2年级为表达、改进、体验;3-5年级为表达、装点、学做、融入跨学科学习;6-7年级为传递、营造、传承、创编。总结起来,新课程标准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学习,在学习中多说、多做、多思考,形成善思的思维能力,在思考之后做出相应的改进、调整,最后形成有趣的成果分享。

相信通过本次活动,老师们将领悟新课标的核心,汲取新课标的精髓,赋能新课堂,不断探索,不断实践,推动教育教学能力的发展。

转自:“嘉兴市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