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研教材解读,引领深度课堂——宜兴市高一化学教研活动暨“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课堂实践
2023/3/8 14:38:44 阅读:95 发布者:
重视实验教学研究,积极开展课堂实验,通过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实验观察能力、证据推理意识,从而让核心素养在课堂中落地,是宜兴市化学教研的目的。2月21日,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化学教学研讨活动暨“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课堂实践在张渚高级中学举行,此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是“深研教材,增进理解”。本次活动由宜兴市教师发展中心化学研训员马娟娟老师主持,活动共分三项议程。
01
课堂教学
宜兴市张渚高级中学的王迎老师以“硫酸的性质”为课题,为大家呈现了一堂精彩纷呈的化学实验课。
王老师开门见山地以“黑面包”实验引入,并将其贯穿于课的始终(情境)。“黑面包”实验是本节课的关键,王老师带领学生观察实验现象,不放过每一个步骤、实验细节,围绕现象进行证据推理、实验解释是这节课的重点,王迎老师采用层层追问的方式,设计问题组将学生的思维引向纵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也体验了用实验方法探究物质性质的全过程,在学习性质的过程中学会用化学方程式的模型建构来理解物质的性质。
02
评课议课
江苏省宜兴中学的王国忠老师和江苏省宜兴一中的赵建新老师就王迎老师的课分别作出点评。
王国忠老师充分肯定了王迎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亮点,第一是将知识问题化,在教学设计时不是将原有的知识机械化重复,而是将我们所教的知识进行建构和重构,通过设计一系列层次化的问题,使我们的教学过程始终处于不断产生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再提出问题的波浪式、动态式的推进过程;第二是凸显学科特点,将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充分体现在课堂中,体现了化学学科魅力,对于落实提升学生的宏微结合,实验探究,模型认知,变化观念乃至社会责任感等核心素养起到了推动作用。
赵建新老师认为王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教学目标中物质变化的观点,同时王迎老师在教学设计中将问题活动化,将问题融入活动之中,学生通过活动学到的知识是自己亲身体验,因而更容易掌握。所以赵建新老师又称这份教学案可以称之为学生的“学历案”。
03
总结提升
活动最后,宜兴市化学研训员马娟娟老师对王迎老师的课提出了几点建议,马老师指出:教学要提倡真实情境下的化学教学,结合近几年高考,元素化合物的内容一定是有真实情境支撑的,这就需要我们平时注重素材的积累,能够将情境教学渗透到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王迎老师以实验为情境展开了硫酸性质的教学,但是在实验处理过程中还要再注重一些细节,比如“黑面包”实验引入的时候还不够震撼,以及在引导学生书写方程式时,对“黑面包”实验产物的检验不够全面。最后马老师还强调元素化合物知识一定要和氧化还原反应紧密结合,高考的热点题型即脱硫脱氮一定会涉及氧化还原反应内容,因此价态的变化我们必须时刻穿插在元素化合物的教学当中。
最后,马老师分析了高一分班之后教学安排并就新教材的变化及在使用上提出了建议。同时强调实验在化学课堂的重要性,无论是元素化合物还是化学反应原理类的理论教学,都要尽量让学生走进实验室,亲身接触化学实验,通过实验来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新知。
转自:“宜兴市中学化学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