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新课标•高效课堂展示】大胆创新 勇于实践——记青岛市化学新课标教学研究与实践活动
2023/3/8 13:52:43 阅读:141 发布者:
城阳初中化学教研
公开课展示
草长莺飞,春回大地。2023年3月1日下午,为进一步打造新课程标准下“教学评一体化”高效课堂,“青岛市化学新课标教学研究与实践”活动在城阳十中顺利进行。本次活动由魏英姿老师主持,活动主要分为高效课堂展示和典型经验分享两个环节。
化学与农业生产
首先由来自城阳七中的谢凤霞老师展示了《化学与农业生产》区公开课。本节课以粮食危机为切入点,将化学知识与农业生产相联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运用问题驱动的形式,使得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探究熟石灰与硝酸铵反应,认识农业生产中的化学反应,并能结合多方面因素,选出合适的化肥施肥,增强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堂最后,学生在化肥利与弊的辩论赛中畅所欲言,将本节课推向高潮。
本节课巧妙设计情境,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用正确的科学态度认识化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制作金属蚀刻画
第二节课是由城阳十中李萍萍老师带来的青岛市名师开放课《制作金属蚀刻画》。学生为揭秘金属蚀刻画真相,运用所学知识选择金属板材及蚀刻液种类,通过组内讨论和组间交流,研究出制作的工艺流程,并亲自动手制作蚀刻画进行交流展示。在展示成果时,学生不仅分享自己的作品构思,还会根据实验现象提出疑问,积极寻求问题答案,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本节课,李老师化身“指路星”,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体现了新课标学科育人的教育理念,让我们看到孩子身上的无限可能。
学生在制作完成后一边进行课堂展示,一边提出制作过程中的疑问。例如用铝做底板,酸做蚀刻液时制作效果不明显,通过生生互助解决问题。
课堂展示
学生自主设计出花朵、游鱼、汉字、班徽等图案令人惊喜!
学生成果展示
课后交流研讨
新课标探索
活动第二项,实验中学的刘婷老师和城阳十中的李萍萍老师与老师们进行了经验交流。
刘婷老师分享了在“双减”政策和新课标下分层次布置作业的探索与实践,通过学生在生活中就可以完成的小实验,在潜移默化中发散了学生的思维,以及创新的能力。
李萍萍老师分享了本节市名师开放课的教学设计思路,通过运用引导发现教学法,在课堂上“围绕金属蚀刻画”设置梯度问题,由浅至深的引导学生揭秘艺术品制作工艺。学生探索过程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真正实现“做中学、创中学”。
教研员点评
活动最后,城阳初中化学教研员魏英姿老师进行总结发言。魏老师首先对这两节课进行了肯定,两位老师不管是从课堂教学方法,还是课堂呈现形式,都比传统教学有很大突破,真正将课堂放手给学生,实现自主拆解任务,完成独立思考和探索。同时,魏老师指出,成功的课堂离不开教学研磨,这两节课都是通过联组集备活动,不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最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最后魏老师鼓励教师们紧跟新课标风向,改革课堂教学,转变教学理念,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老师们更加深刻理解了新课标教学要求,拓宽了新课标教学思路。
“积力所举无不胜,众智所为无不成。”教学研究工作,道阻且长。通过这次教研活动,相信城阳区全体化学老师会继续齐心协力,同心同德,凝聚智慧,为落实新课标教学,踔厉奋发,赓续前行!
转自:“城阳初中化学微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