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送教助发展 春风花草香

2023/3/8 13:45:59  阅读:165 发布者:

东风随春归,遍野花草香,正是教研好时节。经过一年时间的沉淀,广东省基础教育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揭阳)教研基地的人工智能教学研究慢慢结出了硕果——不同区域的基地小伙伴都有能力开展人工智能教学了。为充分发挥教研基地的示范引领与辐射作用,提升我市初中信息科技教师的人工智能教学能力,2023222-23日,广东省基础教育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揭阳)教研基地全体小伙伴奔赴揭东区第一初级中学和揭东区第一实验中学,开展为期2天的送教下乡活动。

课堂展风采  送教焕生机

22日上午,教研基地率先为揭东区东部的初中信息科技教师送教,基地成员王璧生老师以一节《智慧资助,关怀无声——机器学习之KNN分类算法》拉开了本次送教下乡的帷幕。王老师的授课对象为八年级的学生,这么难的教学内容八年级的学生能学会么?听课的老师心中有了疑问。

只见王老师以聊天的方式开始上课了,王老师告诉学生学校政教处就要开展助学活动了,不过政教处的老师在遴选贫困生时遇到了难题——怎样帮扶才能既精准又不伤学生的自尊心呢?随后王老师播放视频,让学生了解高校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就能实现智慧资助,并且让贫困生享有尊严,由此引出本课学习内容——《机器学习之KNN分类算法》。接着,王老师以层层递进的探究学习活动,结合相关数学知识,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了KNN分类算法的基本原理和步骤,并引导学生分析该算法的优势与局限,让学生明确数据是机器学习的基础,算法是机器学习的核心,优秀的人工智能算法都来源于人类智慧。在学习了KNN分类算法的步骤、原理、优势与局限之后,王老师让学生畅想KNN分类算法能解决生活中哪些问题,并请各小组设计出所欲解决问题的方案。在课堂总结环节,王老师倡导学生要善用科技,用有温度的科技让生活更温暖、更美好。王老师将一节颇有难度的KNN分类算法呈现得深入浅出,听课老师由衷点赞。

23日上午,教研基地再赴揭东区第一实验中学,为揭东区西部的信息科技教师送教。基地成员陈利鸿老师送教的人工智能教学示范课题为《指联万物——初探手势识别技术》。

课堂伊始,陈老师播放视频让学生了解手势识别技术在帮助聋哑人士方面的应用。接着,陈老师引导学生思考手势识别还可以应用于生活的哪些方面,并完成“金点子”创意单的填写。随后,陈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原理探究——通过游戏互动让学生体验人识别手势的过程并迁移至认识机器识别手势的过程;再通过直观形象的平台让学生感受手势检测和特征提取的原理和方法,学生在体验与探究过程中掌握了手势识别的原理。为了让学生能够编写出美好、温暖的手势识别作品,陈老师以“智能校园导游”为学生创作作品示范了表达。在课堂的最后,陈老师邀请学生展示作品,学生的作品无不闪烁着爱与关怀——既有关注生活的手势遥控器,也有聚焦疫情的无接触手势电梯,更有关爱聋哑人士的手势翻译、残障人士的手势轮椅。

两位老师的课受到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大家都认为这两节课很好地落实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实现了“科”与“技”并重;两节课都能够基于真实问题展开教学,真实性学习、跨学科学习效果显著,真正实现了在做中学、在用中学、在创中学;两节课都突显了“人文情怀的涵养”,让寻常的技术课堂变成了有温度、向善、臻美的课堂。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两节课都成功地运用了基地负责人方少芹老师凝炼出来的“人文情怀涵养下的人工智能教学模式”。为了让参会教师能快速领会如何上好人工智能课,方老师以新课标为切入点,以课例为聚焦点,以研讨为手段,向在座的教师推荐了该教学模式,令在座的教师茅塞顿开,人工智能教学的开展因此变得有迹可循。

平台承愿景  春风花草香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人工智能教学离不开教学平台的支撑。什么样的人工智能教学平台适合揭阳的教师开展人工智能教学呢?为了减少信息科技教师探索人工智能教学的弯路,22日和23日的下午,教研基地成员吴标老师为揭东区信息科技教师送上了主题为《从01,从1到∞ ——人工智能及常用教学平台》的实践课。

吴老师以最近火热的ChatGPT为话题,引导参会教师思考两个问题:“什么是人工智能?”以及”为什么中小学要开展人工智能教学?”吴老师通过分析ChatGPT工作原理,结合自己丰富的机器人教学经验及人工智能应用实例,由浅入深地讲解了什么是人工智能及人工智能带来的影响与挑战。吴老师认为:“人工智能不会淘汰教师,但不懂人工智能的教师将会被淘汰”。吴老师鼓励参会教师要主动拥抱人工智能,学习人工智能,为智能时代的教学工作做好准备。

随后,吴老师向参会教师展示了基地团队建立的人工智能在线教学资源,该资源基于《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开发,由六节课构成,分别是:《聪明的机器——人工智能概述 》、《爱学习的人工智能——初识机器学习》、《能听会说的人工智能——语音识别》、《能听会说的人工智能——语音合成》、《慧眼识物的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未来已来——争当智慧社会合格公民》。每节课的教学资源均包含知识框架、教学建议、资源推荐三个部分,具有低成本、优质、可操作性强的特点,既是参会教师自主学习人工智能的精品资源,也是老师们开展人工智能教学的有益支架。

最后,在教学平台实操环节,吴老师向参会教师简要介绍了“腾讯扣叮”、“慧编程”、“mind+”等常用人工智能教学平台;然后,吴老师设置了“能听会说的人工智能”、“能看会想的人工智能”两个任务,引导老师们通过实操,体验并掌握了语音识别、语音合成、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带领参会教师迈进了人工智能教学的大门,每位参会教师都实现了人工智能教学从一无所知到有所了解的01的提升,揭阳人工智能教学的未来也因此有了从1到无限精彩的可能。

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本次送教下乡,为揭东信息科技教师搭建起了一个思维碰撞的平台,为揭东信息科技教师开展人工智能教学做了极佳的引领和示范。本次送教下乡,韩汕师范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的余晓春副院长和李泽莹主任专程带领大三和大四的“未来教师”加入了研学。相信在每位信息科技人的共同努力下,揭阳未来的人工智能教学必定会迎来百花齐放、满园花草香的迷人春色。

转自:“广东省初中信息技术教研基地”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