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实践探索,优化教材使用——广州市高一英语2022学年下学期第四周全市教研活动简报
2023/3/3 16:36:17 阅读:106 发布者:
2023年3月2日下午,广州市中学英语学科高一年级2022学年下学期第一次全市教研活动如期举行。活动采取线上教研的形式,邀请了来自天河区教师发展中心的葛红霞老师,广州市第二中学黄敏华老师以及广州市协和学校章静老师对“教材必修第三册分析及使用建议”主题进行分享,全市高一年级的老师参加了此次线上会议。
葛红霞老师首先聚焦课标要求,对“大单元整合教学”的概念及其重要意义进行分析,鼓励通过大单元整合教学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接着以必修三第二单元为例,提炼出本单元的内容与结构,包括主题语境和文化知识范围以及单元概念地图。紧接着,葛老师从单元整体目标出发,把本单元整合成五个重点课时供老师们参考,并强调了每个课时的教学重点。如其中的第三课时就可以整合单元Listening and Speaking和Listening and Talking两个板块的听力内容,提高学生“listen for attitude”这一听力策略,通过语气、语调、语速和说话者使用的表达句式判断说话者的态度。再到具体的教学过程,葛老师以阅读课为例,分享了围绕核心素养提升点来设计的七个教学活动,循序渐进地实现教学目标。其分享对教材的使用分析提供了横向纵向的解读,为广大教师的教学及评价标准提供了重要方法和依据。
广州市第二中学高二英语备课组长黄敏华老师基于教学实践,回顾了教材必修三的使用情况,为全市高一教师提供了具有实践参考价值的思路。黄老师首先围绕高考评价体系以及英语课程六要素的整合,概括出优化教材使用的几大原则:第一. 遵循课标,研读材料;第二. 內探链接,显化逻辑;第三. 目标导向,取舍整合; 第四. 激活输入,内化理解; 第五. 创设语境,引导产出; 第六. 提炼反思,延拓有度;精简的提炼体现出对教材深度解读后的大智慧。
以第三单元教学设计为例,黄老师分享了如何在课本目录的基础上,以听、说、读、写技能为核心,合理划分课时的方法。如必修三第三单元一共划分为八个课时,分别是视听说课、阅读课、语言知识课、语法课、阅读与写作课、活动与拓展课等。每个课时都有着不同的目标达成的落脚点,这些目标要求教师们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关注这些落脚点,以确保学生在每个技能方面都能够得到提高。黄老师强调了针对课时目标进行重难点把握的重要性。举例来说,在阅读写作课中,重点并不在于阅读技能的培养,而是应该注重学生迁移运用到写作的思维能力。只有把握好课时的目标落脚点,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获得实质性的进步。
黄老师分享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条理清晰,层层递进,把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四个维度的目标融合到单元的整体教学设计中,通过单元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其次,单元不同模块间有机结合,显化单元逻辑,有效帮助学生掌握单元的结构化知识。最后,设计单元间的知识与技能联动,提炼反思,延拓有度,恰到好处。
最后,老师们还聆听了广州市协和学校章静老师对必修三第二单元和第四单元Reading and Thinking板块的设计与处理分享。从相关理论的介绍到该板块的设计原则和思路,再到具体教学设计的分享,章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例,总结出优化教学的四个重要原则,包括创设有意义的情境的教学活动设计原则;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教学活动设计原则;设计多边活动与单边活动相结合的教学活动设计原则以及渗透德育意识的教学活动设计原则。章老师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对这几个原则的贯彻实施,把握了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教学重难点,各个板块的逻辑和衔接点,从而做好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以必修三第二单元Reading and Thinking教学设计为例,章老师从多角度分析文本,包括主题语境,语篇类型,教材分析,语言技能和课时目标等。并一步步介绍了教学过程,学生在环环相扣的学习活动中真正融入语境,提升了语言和思维能力。章老师在不断的摸索实践中体会到充分利用好教材的重要性,鼓励老师们多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实现有趣,有故事,有内涵的课堂。
此次教研活动通过讲座分享的形式,让老师们学习思考了如何科学、有效地使用教材,进行教学设计,全面提升的学生能力。教师们将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实践,不断探索出优化教学的方法,为学生在英语语言学习之路助力前行。
(广州二中阮婷撰稿)
转自:“广州市中学英语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