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
我们凝望着最初的凝望,感到另一颗心跨越时空,望见生命的力量之合。六千年,仿佛刹那间,村落成了国,符号成了诗,呼唤成了歌。
01
题材类型
山水诗:是指描写山水风景的诗。在一首山水诗中,并非山和水都得同时出现,有的只写山景,有的却以水景为主。但不论水光或山色,必定都是未曾经过诗人知性介入或情绪干扰的山水,也就是山水必须保持耳目所及之本来面目。当然,诗中的山水并不局限于荒山野外,其他经过人点缀的著名风景区,以及城市近郊、宫苑或庄园的山水亦可入诗。
代表人物:谢灵运、孟浩然、谢眺、王维、刘长卿、韦应物、刘禹锡、柳宗元、常建、李白、杜牧、陶渊明、王之涣等。
02
经典回顾
《游山西村》 (七上)
北宋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
拄杖无时夜叩门。
译文:不要笑话农家的酒浑,丰收之年有丰足的佳肴款待客人。一重重山,一道道水,疑惑无路,可行进间忽见柳色浓绿,花色明丽,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你吹着箫,我击着鼓,结队喜庆,春社祭日已临近,布衣素冠,简朴的古风依旧保存。从今日起,如果允许乘着月光闲游,我这白发老翁也要随夜乘兴,拄着拐杖,敲开柴门。
《钱塘湖春行》 (八上)
唐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译文:我来到钱塘湖畔,由孤山寺的北面绕到贾公亭西,云气同湖面上的微波连成一片,湖水涨得满满的,快要跟岸齐平了。远处、近处都有黄莺嬉戏追逐,争着往向阳的枝头飞,谁家新归的燕子在湖边飞上飞下,它们忙着衔泥筑巢。沿途繁花东一簇,西一丛,快要让人眼花缭乱了,而路上的春草刚从土里钻出来,刚够遮住马蹄。而我最迷恋的却是湖东一带,这里绿杨成荫。白堤静静地躺在湖边,安闲自在,真让人流连忘返。
《饮酒》 (八上)
东晋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译文:居住在繁华的地方,却没有车马的喧嚣、劳种的应酬。要问我为何能如此超凡脱俗?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美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03
学法探究
一、知人论世
一般的写景诗,字里行间透出的情感都是比较容易把握的,但一些表面上纯粹是写景的山水小诗,就不那么好理解了。这就要求我们对作者的身世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即知人论世,才可能准确地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出的情感。
《游山西村》:陆游( 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南宋爱国诗人,一生留下900多首诗,是我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此诗作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初春,当时陆游正罢官闲居在家,然而他并不心灰意冷,而在农村生活中感受到了希望和光明,并将这种感受倾注到自己的诗歌创作里,此诗是在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市)时所作。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生于河南新郑,祖籍太原,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他一生作诗很多,其中以讽谕诗为最有名,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长庆二年(822)七月,白居易被任命为杭州刺史,宝历元年(825)三月又出任了苏州刺史,所以这首诗写于长庆三、四年(823、824)间的春天。
《饮酒》:陶渊明(约365-427),字元亮,晚年更名潜,自号 “五柳先生”,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南)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诗人、散文家,是田园诗派的鼻祖。诗人生活的时代正值东晋灭亡前夕,他痛感世道的险恶,生活的艰辛,又不愿为五斗米折腰,终于在义熙元年 (405), 当了八十余日的彭泽令后弃官归隐,不再出仕,躬自劳作。这首诗大约作于公元417年,即诗人归田后的第十二年,作者面对现实,感慨甚多,借饮酒来抒情写志。
二、分析物象
田园诗常见典型物象:
1.景物:郭外、原野、农田、墟落、炊烟、白云、清泉、郊外、柴门、荆扉、溪水、南亩、渔歌等。
2.人物:邻人、野老、农夫、樵夫、渔夫、林叟、山客、教童等
以《钱塘湖春行》为例,作者选取意象水面、云脚、早莺、新燕、乱花、浅草、绿阴等,突出西湖早春生机勃勃的景色特点。
三、常用写法
1.描写景物的角度:高低、远近、明暗、俯仰、绘形、绘声、绘色。
2.描写景物的技巧: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声衬静、化静为动)、点面结合、虚实相生(化虚为实)、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拟人等。
以《钱塘湖春行》为例:动静结合,颔联对莺燕动态化的描写,颈联对脚下植物静态化的描写,体现出动植物的情感色彩与生命活力。“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的“争”运用拟人的修辞,传神地描摹出黄莺争落向阳枝头的状态。
四、情感表达
山水诗情感:热爱自然,钟情山水;厌恶官场,向往隐逸;淡泊宁静,志趣高远;生活闲适,悠然自得;感情复杂,不一而足。
(往往是闲适、寂寞、岁月流逝、报国无门、远离他乡等两种或多种情感的并存。)
山水田园诗情感表达常用语:欣喜欢快、惊喜愉悦、热爱向往、恬淡闲适、惆怅迷惘、孤寂悲凉、感时伤世、抑郁沉闷、寄情山水、归隐林泉、豁达乐观、超尘脱俗等。
《游山西村》:本诗以“游”字贯穿全篇,通过游山西村的所见所闻,赞美了农村的自然风光和淳朴的民风,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钱塘湖春行》:这首诗通过对西湖生机勃勃的早春景象的描绘,流露出诗人的喜悦心情,表达了对西湖早春的喜爱、赞美之情。
《饮酒》:这首诗通过结庐人境、心远地偏、采菊见山、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的叙写,表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抒发了对宁静自由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官场的鄙弃和厌恶。
【写在后面的话】
诗中的田园生活惬意恬静,充满趣味,然现实生活中的田园,也需要靠坚韧的毅力来滋养荒芜且孤独的内心。
转自:“薛小丽初中语文工作室”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