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之有道,项目探究——记道德与法治青年教师共同体第一小组活动
2023/3/3 11:24:11 阅读:107 发布者:
“球”之有道
道德与法治青年教师共同体第一小组活动
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这个学期椒江区小学道德与法治共同体继续推进“520行动”,我们分小组、多方面开展研修,多名导师深入小组内进行指导,教研员丁为群老师亲自把关。我们扎扎实实开展好教学研讨活动,以提高椒江区小学思政教师教学水平,提升育人理念。2023年2月17日,椒江区道德与法治青年教师共同体第一小组“‘球’之有道,项目探究”活动在椒江区实验小学开展。
01
“好”课来袭,精彩纷呈
阮明月老师执教《应对自然灾害》中的第一课时《我国自然灾害知多少》。阮老师借微项目探究,带领学生感受自然灾害的危害之大,通过课堂实验,帮助学生理解人类不合理行为会诱发或加重自然灾害,懂得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01
跟着老师
我们走进知识的殿堂
我们收获满满
我们探究、我们讨论
我们也在成长
02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道德与法治共同体第二组小组成员开展说课、微报告、作业设计和时政述评。
01
说课进行时
阮歆婷老师就《我国自然灾害知多少》一课进行说课,分“思考的起点”“教学的目标”“教学的方法”“特色的追求”四方面展开。阮老师认为本课教学应注重活动性,通过开展微项目探究,运用多种方法调查、有效整理信息、亲自动手实验、深刻探究交流等,让学生关注自然,切身体会自然灾害危害大,知道人为破坏要不得。
02
微报告
杨艳秋老师微报告《自然灾害影响社会稳定》,结合课例《我国自然灾害知多少》,践行新课标中核心素养:培养学生责任意识。在学生了解自然灾害对社会稳定的破坏性巨大的基础上,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导向,以“成长中的我”为原点,以道德教育为框架,外化于行,增强小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社会责任感。
03
微报告
陈素素老师微报告围绕核心素养,结合《地球—我们的家园》课例进行分析,从课堂实施理念、教学方法以及素养渗透等方面介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做法。
04
作业设计
沈丹青老师以六下《探访古代文明》为例做了作业设计汇报。沈老师分析学生生情、年段特征、教材内容和单元目标等,设计了四个板块的课中作业,进一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文化观,认识到不同文明、不同文化虽然形成和发展具有特殊性,但仍具有一些共同性,都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
05
时政述评
忻嘉琦老师以热播电视剧《狂飙》为切入点,作了题为“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时政述评。就扫黑除恶常工作态化推进的必要性及取得的成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双桨单舟总争渡,千帆竞发渡江海。本次“‘球’之有道,项目探究”研讨活动,不仅提升了教师的个人基本教学素养和共同探讨问题的能力,也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
转自:“椒江区小学道法与地方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