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教师会 ,作者教师会
来源:教师会
一大早来到办公室,同事们在讨论教育部发布的《教师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对于《教师法》修订将聚焦提高教师准入门槛,提高各级各类教师学历的要求议论纷纷。
新《教师法》拟规定教师资格相应学历学位:
专科毕业的学生只能应聘幼儿园老师;
小学老师要求本科以上学历;
取得普通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应至少硕士毕业;
非师范生不仅学历要达到要求,所学习的专业还必须相关……
这对许多专科类院校的师范生,以及非师范生考教师资格证的学生,可谓是晴天霹雳,不仅如此,部分教师也要面临尴尬的局面,无校可去,无班可上。
也就是说,以后的教师,学历将成为首要要求。
我们办公室一共有19人,第一学历为中师的8人,专科的9人,本科的2人。这与当前教育部对教师学历的要求可相差甚远。
学历贬值,
提高教师学历是大势所趋
目前,我国的本科录取率已经达到70%以上,还在持续走高,这就意味着本科越来越普及了。
有句话说得好:物以稀为贵,越普及的东西,就越不值钱了。
试问一下,现在的本科含金量与20年前的本科含金量有可比性吗?在过去的20年里,由于多方面因素,学历已经大大贬值。
教师,本就是教书育人的职业。承担着为祖国培养人才的重任,承担着传道受业解惑的重任。拥有高学识,是作为老师最基本的标准。
虽然不能片面说教师的学历越高,能教育给学生的知识层面也越广泛,但是我们不能否认,从整体上来讲本科生学识与学习能力是要大大优于专科生的。
说明白点,只有能考出相对高的分数,才能教出高分。说到底,抬高教师准入学历的门槛,也是大势所趋。
而现在我国高考选拔环境成熟,按照学历选拔优秀人才是最直接的方式。
专科生跟80年代的中师生
不可同日而语
到这里,有人就提出了,看不上专科生,如今的教师队伍里的那批连大学门都没进过的中师毕业呢?他们就够资格吗?
你还真别杠,这一代中师生,可能是中国素质最好的一代教师。
中师生,全称中等师范学校学生。第一代中师生是我国现代化教育的先行者和重要基石之一。
他们的选拔十分严格,有时候一个乡镇中学,只能有一位被录取,其他的虽然只有几分之差,却也难以踏上这条路。
当时的中考政策一般是先录取中师生,再录取高中学生。
而中师生的录取线一般比同地高中的录取线要高出几十分。
因此,第一代中师生都具备极高的学习和教育的天赋与能力,他们本都是中学里的成绩优异、表现突出的优等生。
所以,说他们是一群错过清华北大的学霸也丝毫不为过。
现在的专科生跟当初的他们无论是学习能力,还是专业素质都是不可同日而语。
我们办公室的中师生老师,光是“三笔一画”基本功都是我们这些自诩上过大学的人望尘莫及的。
提高教师待遇才是硬道理
教师不低于公务员的,不能只有学历,还得有待遇。
公务员考试准入门槛只是专科,教师准入门槛却是本科,足以说明教师素质要求高于公务员。
对素质要求高原本无可厚非,待遇跟上去才是硬道理。
提高教师学历要求是大势所趋,提高教师待遇才能抽薪止沸。
可现实是,教师职业是个围城,里面的想出来,外面的想进去。
一面是,当前不景气的经济之下。考教资的浪潮上热搜,不都说宇宙的尽头是考编吗?
另一面是,做了教师的,养家糊口都成问题时,年轻有能力的选择辞职;年龄大的,辞不起职的,尴尬地工作与生活……
网上曾有一份针对全国教师薪资待遇的调查,随机抽取了2000名教师,结果显示:
95%的教师,月收入没有达到5000元,其中月收入在3000元以下的比例高达71%。
48%的教师没有领到绩效工资,29%的教师绩效工资在5000元以下。
借用张景娟老师的一句话:“这份工作养不起家。”
尤其是在三四线城市和偏远地区,教师工资真的很低。
待遇不高、地位偏低,导致教师职业吸引力下降,更多优秀人才不愿意投身于教师行业,反倒差生都去当了老师。
最后,教师素质不断走低,影响最大的就是学生,也不利于教育事业的开展。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把教师待遇提起来,落实下去,才是简单粗暴的解决办法。
教师工资真正提起来了,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自然而然提高了,有了高工资这棵“梧桐树”,还愁引不来高学历的“金凤凰”?
【版权说明】本文原创首发微信公众号:教师会(ID:jiaoshihui9)
转自:“同步学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