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亚夫老师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近年来,“核心素养”不断成为国内外教育领域探讨的“热词”,教师也要改变过去知识本位的观念,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
但当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落实到具体的教学活动时,教师应该如何做,才能让学生从直观形象、感性知觉实现到逻辑思维、理性分析的质的飞跃?这两者之间是否存在自然过渡的台阶或有效工具?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龚亚夫老师,为我们广大英语教师提供了一种思路:利用思维可视图设计教学活动。
龚亚夫老师的分享内容从四个方面展开,层层递进,从理论到实践解决了关于思维可视图 “怎么用?” 的问题。
一
思维品质的范畴内涵与分类
龚亚夫认为,培养思维品质已成为教师的共识,但目前业内对其尚缺乏具体定义、内容与例证,对其分类方法与定义也有不同理解,尤其是很多教师对于培养思维能力的工具还局限于 Mind Map,并未发挥英语学科对于发展思维品质的特殊意义。
他进一步指出,英语教师在设计思维能力活动时首先应该明确:思维品质往往是由品格、思维方式、学习能力等决定的,即认知思维目标包括正向的思维方式、多层次思维能力、学习策略与能力。
二
思维可视图的类别及其价值
思维可视图可分为两类:
1. Graphic Organizers (思维结构图)
2.Thinking Maps(思维路线图)
两者区分可如图所示:
三
思维可视图在教学中的使用
思维可视图所具有的层次性、联想性和开放性的结构特点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学习文本,使思维处于一种被激发和完全开放的状态,让学生更容易掌握科学知识结构,理解抽象概念、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加强记忆能力。以下是思维可视图在教学中的运用:
四
使用思维可视图的几点建议
通过思维可视图,教师可以清晰地了解到学生的每个学习环节,学生完成思维导图的过程本身就可以作为其学习档案,便于学习形成性评价。
问
提升思维品质最好的途径是读还是写?
答:听说读写都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不局限于某种形式。
如何引导学生更积极主动思考?
答:现在很多孩子都懒于思考,需要教师设计一些他真正感兴趣的任务让他完成。比如我们讲食品,孩子一般都喜欢。我们可以让孩子去思考每天吃的这东西是否营养?我们可以把这些食品分为蔬菜、水果、粮食、奶制品,然后让学生自己分类,我想这样的任务设置出来后,孩子才会真正想去思考。
读写结合,是不是高中生比较好的培养思维方式呢?
答:小学一年级就可以用思维可视图来去培养学生读写。教师可以用思维可视图尝试一下,让孩子在写的基础上说,在读的基础上写。你给他足够的input,你就会发现孩子的accuracy、fluency都会有大幅度提高。
多点英文原版阅读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吗?
答:这个不一定。当然多点原版的英文阅读对学生来说是很好的。但是如果我们的这种阅读没有设置出非常好的挑战学生思维,系统地培养学生思维的这样的问题,可能仍然培养不出来学生的读写的能力。
小学生思维能力提高有什么特点?
答:很多学者都在做相关研究,我们的老师也可以做一些这样的研究课题,看看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任务培养出学生什么样的思维能力,他们有些什么样的一些特点?
现在很多学校都在用绘本,如何利用绘本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答:其实绘本本身并不能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或者说思维品质,关键要看我们老师使用什么样的一些思维可视图的工具来去培养,而不在于说绘本本身。
如何让思维品质的培养,具体到日常教学当中?
答:首先就是我们要明白我们通过哪些任务的活动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能提高培养学生的这种核心素养,这是我们老师需要的。如果我们能掌握这些,那么当然这些就可以运用到我们的教学当中了。比如说刚才我们看到的南平实验小学的,他在培养学生的比较的能力,那么中关村科学院附小的老师培养学生的是这种 sequencing、classify 的能力。
在农村薄弱校能用吗?
答:在农村的薄弱校也能用,其实学生的认知能力,城市的孩子和农村的孩子,其实从本质上来说并没有什么差别,只是他自己的那些背景知识的结构可能不一样。如果你让一个很少到城市生活的农村学生比较汉堡包跟 Hotdog 的区别,他可能就觉得很困难了,因为他的知识结构里缺少这些东西,所以我们可能需要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设置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更紧密联系的一些任务。当然还有一些比如说情感方面的,农村的孩子也会生气、吵架,也会和父母产生一些矛盾。那么这些方面,农村的孩子和城市的孩子之间有很多的共同点。
思维可视图和思维导图有什么区别呢?
答:思维导图或者说 Mind Map 只是思维可视图当中的一种。那么思维可视图有几十种上百种。
这种思维地图如何评价,是不是学生呈现出来的就可以了,老师该如何利用思维可试图提升的思维品质?
答:这就是形成性评价所需要做的事情,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调整教学方案,根据学生的个性化的问题,个别的问题去设置有针对性的一些活动。比如我们了解到有些学校的老师同样让学生去写,可能学生好的学生可能写得很多,那么中等的学生可能写的稍微少一点,差的学生可能只能写出来几句话或者几个短语。那么这个就可以看出来学生他的之间的一些差异了。
思维可视图如何循序渐进地运用至英语教学当中呢?
答:先让学生写一个语块,可能是从书上抄来的。也可能是我们教学当中提供的补充资源当中有的。不要怕学生写错,不要怕学生写得不好。学生都是在不好的过程当中逐渐地去发展起来的,所以我们老师一定要沉住气,一定要慢慢地让学生逐渐的发展,不要着急。
思维可视图在读写中作用很大,比写作列提纲有更强的优势吗?
答:思维可视图就是帮助我们列提纲,所以它们并不矛盾。如果你用一个思维可视图列提纲的话,学生就能更清楚地找出写作之间一个信息间的关系,这样的话对学生列提纲来说更有效。
对于抽象的文字语料,比如某种植物的生长,如何做到思维可视化?
答:比如说植物的生长,我们可以让学生记录。比如当学生到野外去的时候,可以他描述植物的形状、气味等,每天都可以让学生用思维可视图来进行植物的生长的描述,这样就锻炼了学生的读写能力。
如果思维可视图用在小学口语教学中,会不会影响学生思维的直接性?
答:我觉得恰恰相反。研究表明,如果我们给学生准备时间,他的fluency、accuracy、complexity 都会有很大的提升。如果你让学生用思维可视图先思考,学生说的时候就会比较有逻辑性了。我建议老师不要再给学生一个说的任务之后,就直接让学生说,结果学生反而什么都说不出来。
希望您能指点一下思维可视图在高中书面表达当中的运用。
答:我们有各种不同的 text types,genres,其实都是可以用思维可视图来去让学生来去进行分类,去进行表达各种不同写作的特点。对于高中老师,主要需要了解的就是到底要培养学生哪些阅读能力、书面表达能力,通过什么样的问题能问出来学生这些能力,如果了解了这些的话,你就会很容易找到合适的思维可视图来去帮助学生去理解文本,去书面表达,去系统地训练学生的写作和阅读的能力了。
来源 | 园丁学堂、明师俱乐部
转自:“同步学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