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见贤思齐行致远,博采众长促提升 ——2023年韶关市初中语文青年骨干教师能力提升培训

2023/3/3 9:33:31  阅读:151 发布者:

见贤思齐行致远,博采众长促提升

——2023年韶关市初中语文青年骨干教师能力提升培训

 春来万物更新,前路风新日暖。教师的肩上,应担起清风明月和草长莺飞;教师的眼眸,该藏下万丈光芒和星辰大海。学习是最美的姿态,培训是最好的遇见,成长是最美的风景。2023220日—224日,韶关市初中语文青年骨干教师能力提升培训班为期五天的培训在始兴县圆满结束,本次培训安排紧凑,内容丰富多彩,学员们收获满满。

一、开班仪式

开班仪式上,韶关市初中语文教研员夏治新主任发表了讲话,他总结了过去一年多培训班学员们的学习情况,勉励学员们再接再厉,不断提升自我、突破自我。同时也提出了本次培训的学习要求,希望学员们孜孜不倦地努力,在教育教学方面继续取得进步。

二、教育方向明确,做无愧新时代的大先生

如何成为“新时代的大先生”,是特级教师、中学语文正高级教师黄子文老师开讲之初给我们的思考。接着,抛出一连串的问题,着眼于国家民族的未来,高屋建瓴地提出了“既做经师,更做人师”是新时代赋予人民教师的光荣使命和重大责任。黄老师所举的典型榜样--援藏老师杨玲和天河中学杨换青老师,都怀揣教育情怀,师德崇高。要做时代的大先生,黄老师引领我们从四方面入手: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业绩突出和社会服务意识。黄老师用风趣幽默的语言、丰富的素材、鲜活的情境、深邃的观点给我们上了一节高质量的师德师风课。相信青年骨干教师们,一定会以本次讲座为契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以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为工作原则,从历史、民族、国家、文化观的角度行大道,争做一个内在有张力、潜在有魅力、外在有活力的“新时代大先生”。

三、专业素养提升,让教师走在专业的道路上

同心同行同学习,且思且悟且提升,中学语文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孔维波校长的《统编本语文教材语言知识的教与学》的专题讲座,他用一张漏洞百出的宣传单引起学员们的思考,开启了语言知识教学的探究之路。而后,他围绕“教材中语言知识的发展历史”、“语文知识的分类”、“教材中语言知识的类型与分布”、“教学建议”等四个方面展开。讲座中,孔老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厌其详,循循善诱,启发学员们学习、思考。

学知学能促成长,善行善思酝芬芳,始兴本土语文名师何昱带来的是《核心素养背景下单元学习任务群实施策略》。语文看你千万眼,教学最难是选点,乐昌市语文学科带头人朱端林老师带来的是《教学选点》。两位专家旁征博引,侃侃而谈,他们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与教学经验,与学员分享了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为达到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标,如何树立正确的语文教学观、如何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如何科学选择教学点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两位老师的讲座令人醍醐灌顶,有益于促进自身语文教学水平的提升。

韶关学院课程与教学论博士廖圣河教授做了题为《论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构成与培养》的精彩讲座。廖教授从“核心素养背景与前沿”“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语文核心素养的构成”“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四个方面,为大家全面深入地介绍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并从“文化自信及文化自信的培养”“语言运用及语言运用的培养”“思维能力及如何培养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及如何培养审美创造”四个方面介绍了他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研究。他认为只有让学生从“乐学”到“尚学”,才能真正让新课标落地。

作为一线教师,学员们对此也深有感触,培养语文核心素养要求语文课堂要守好学科边界,让学生增加生活体验,人人有特长。同时,语文课堂一定要重视并引导学生做好语言构建,只有做好这个之后,教师才能真正落实学生的审美鉴赏与思维能力的培养,廖博士结合自身教学经历,理论结合实践给了学员们一顿研修大餐。

四、优秀经验分享,人人有招可施

高山仰止,方知才疏,三人同行,觉左右为师。韶关市第八中学的刘艳婷老师为我们带来了题为《同行讨论中教学类经验的萃取策略——以第八中学诵读教学校本研修为例》的精彩讲座。刘老师以“我是一名普通的老师”为引,从有效的教学研修到校本研修策略,从校本研修成果到校本研修实践,结合韶关市第八中学中学诵读教学校本研修,深入浅出,旁征博引,侃侃而谈,如数家珍,引领我们乘着一叶寻香觅渡的扁舟走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绝美桃花源。让全体学员如沐春风,如获至宝,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最后,在成果绘制和展示环节,学员们群策群力、各显神通,圆满完成了焦点教学讨论思维导图。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广东北江中学的高级教师彭丽冰老师为大家带来了讲座《关于初中写作教学的几个问题和建议》。她从五个方面进行重点阐述:一是如何定位初中作文教学目标;二是如何看待教材的作文指导内容;三是如何生成教材之外的教学内容;四是如何看待写作中的“序”;五是关于作文指导的两个理念。 通过彭老师的讲座,学员们深深地认识到,一定要坚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生活中的事情、感悟,写出生活中的真情实感,把作文与生活联系起来,做到“源头时有活水来”。

信息技术和语文碰撞,将会有怎样的火花?始兴本土名师刘国威老师给学员们带来了讲座——《细微之处见高效——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的深度融合》。刘老师从语文的核心素养引入,用英特尔智慧课堂的视频启发大家对信息技术融入课堂的思考,并主讲了课堂软件的运用及课堂效果和微课制作。跨学科交流研究,有助于取长补短,获得更多的技术运用灵感,对技术我们要探索出更多的创造性运用。此次培训让学员们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念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

五、总结与汇报,厚积而薄发。

五天培训,八场讲座,传递的是每一位教育者的最初心。结束课程这天,各小组代表进行了总结与汇报。

第一组:《操千曲晓声,观千剑识器》

总有一种声音让人流连忘返,总有一种陪伴让人魂牵梦绕。随着2022年韶关市初中语文骨干教师第二期培训落下帷幕,又到挥手告别时,此时此刻,诸多言语与大家分享。第一,生发“欲穷千里目”的梦想。通过这期培训,再次认识到教育教学这件事,学无止境。第二,生发“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动力。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与名师、专家及同行携手并进,可以不断更新原有知识储备,不断实现质的飞跃。第三,生发“桃花潭水深千尺”的不舍。人世间,所有相遇都是久别重逢,五天来的日日夜夜,从乳源到仁化,再到千年古镇始兴,纵然一路风雨,却并肩走过,说实话,不舍这份情谊。

第二组:《重新认识始兴,重新认识自己》

听着同学们对始兴“文味浓”的赞扬,我作为始兴人非常自豪,我第一次发现始兴有如此魅力。孔维波老师在我印象中是个神一样的人物,这一次,他在学员中,娓娓道来,亲切和蔼。何昱老师依旧精神抖擞,像多年前我的大学老师,学识渊博而谦逊和蔼。朱端林老师是我的“老同学”,从前我觉得他是个典型的班主任,严肃,不爱发言,这次感受到了他的幽默,更感受到了他钻研学术的认真,理论知识扎实,内容联系实际,高端又接地气。刘艳婷老师是我们的学员,又是我们的导师,她对语文同行讨论的用心与执着,一直是我的榜样。黄子文老师的讲座,是对语文老师讲的,也是对班主任讲的,更是对所有老师讲的,他提醒着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周四听了学姐彭丽冰老师的讲座,我更坚定了自己两年后做写作课题的想法。周四下午计算机教学名师刘国威老师也是我的老朋友了,他的讲座也惊艳了我。廖圣河教授的讲座不是第一次听,但每一次都有收获……最后,以上收获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和大家在一起。

第三组:《感谢·学习·祝愿 》

第一个关键词是感谢。感谢各位名师大家的倾囊相授、答疑解惑。感谢孔校长带领我们探讨语言知识的教与学,感谢何老师与廖老师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为我们解析语文核心素养,感谢刘老师带领我们从校本研修中萃取经验,感谢黄老师给我们带来的高质量师德师风课,感谢彭老师关于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建议,感谢刘老师带我们见识信息技术的新世界......第二个关键词是学习。不说这几天老师们教的我有没有学会,但这些课程确实是引发了我很多的思考、改变了我的心态。第三个关键词是祝愿。学习的时光总是美好和短暂的,这几天的学习生活非常的愉快,今天我们的学习即将告一段落,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在这里祝愿各位老师在未来发展中机遇如潮、前景如虹。

第四组:《让我们一直行走》

为期五天的培训,让我们一线教师清晰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也明确了前行的方向。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语文教学要有人文主题和语文素养。其次,要深度解读文本。语文教师不仅要读出“这一篇”的特点来,还要用逻辑把相关的知识串起来。“打铁必须自身硬”,在这知识高频更新的时代,唯有在“学中教,在教中思”,才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效率。教师会教,学生才能会学;教师乐教,学生才能乐学;教师善教,学生才能善学。

第五组:《选择》

选你所爱,爱你所选。成年人的世界很大,所以充满着选择。夏主任精心选择适合我们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导师、选择适合我们的培训课程。课程导师之所以成为名师,也在于选择,选好一点,深度研究。孔维波老师选择语文核心素养中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深入研究,梳理出《统编本语文教材语言知识的教与学》。何昱老师选择《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类别定位、语文课程的教学落地,梳理出《核心素养下单元学习任务群实施策略》。朱端林老师选择研究语文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梳理出《教学选点》。刘艳婷老师选择与同道中人同行讨论,校本课程研修,梳理出《同行讨论中教学类经验的萃取策略》。黄子文老师的选择是做时代的大先生,彭丽冰老师的选择是以同一类课题持续研究的方式改进作文教学。刘国威老师选择打通信息化教学之路的“最后一公里”,廖圣河教授选择从高校下沉至中小学,扎根中小学教学现场。可见选择是多么重要!廖博士说:“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独。选好点,你就要沉下心,深入研究。”五天的培训学习让我们思考良多,回到工作岗位,我们该选择什么教学点深挖?该选择什么方式开展研究?

相见复相识,语文最相知,春风十里记住巧笑倩兮的你,贤相九龄有传风度翩翩的你。培训是人生旅途中的加油站,是自我挑战与突破的开始,也是提升专业素养的有效途径。只要我们一直在路上,无限风光就能揽之入怀!

语文教育是一场美丽的远行,春日正好,太阳正晴,一群志同道合的语文教育人,一起聆听专家的教育智慧,感悟名教师的教育引领,继续步伐坚定地在语文教育之路前行……

转自:“韶关市中学语文教研会”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