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阅读之美
共读一本好书
----汶上县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
阅读浸润心灵
好书伴我成长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它反哺着教书育人,催化着教育教学,也是最长远的备课和最好的教学准备。2月27日,汶上县小数学名师工作室所有成员,在导师胡令举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线上“共读一本好书”读书交流活动,共同分享了书籍《数学简史》的心得收获,全体成员积极展示交流,分享书中的智慧与精华,并结合自身感受和实践进行了深度思考。
悦读分享
下面我们一起去聆听老师们的思想吧!
胡令举导师:读《数学简史》
探数学本源,寻古人智慧
悟数学思维,改教学方法
传数学一脉,扬数学神辉
悦读分享
朱欢欢:
把《数学简史》当成一本故事书来看,读完心生感动与敬畏。要能够教数学,就应该知道数学是什么,数学的发展历程是什么样,知其创造过程,才能向学生更好地展现数学,带领其感受数学的“再创造”过程,体验数学的精彩。
徐娟娟:
读蔡天新老师的《数学简史》,让我深深地感受到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更深层次理解了数学课堂上的一句经典语言:“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数学的触角几乎遍及人类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以及历史和生命的每一个瞬间。”从古至今,数学知识的研究及方法的探索从未停歇,愿在数学家智慧的启迪与指引下,使我们数学教学工作行得更远、走得更稳!
悦读分享
单乐:
数学是文化、是生活、是智慧、是态度,是一种思考方式。《数学简史》告诉我们,作为数学教师,我们不能将数学窄化为数学知识,更不能把教数学看成简单的教数学知识,数学是一种逻辑思维,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数学的世界很丰富,值得我们慢慢去研究、去探索。
张丽香:
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阅读《数学简史》,徜徉数学历史长河中,感受数学的独特魅力,它来自人类对生活和世界的观察,以及对现实事物和问题的思考,在发展史中汲取数学智慧的结晶。
悦读分享
刘勇珠:
数学是什么?我们为什么学习数学?学了这么些年数学,我们知道了什么?初读《数学简史》时,对这些问题有懵懂的认知,深读《数学简史》,让我明了不同地域的数学文明,让我明白在漫漫数学史的长河中先人的数学智慧,他们给予我们的数学方法,数学思维,怀揣这份崇敬吾辈将继续传承数学精神。
续娟:
《数学简史》让我了解数学发展史,让我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时,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方能树立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构建数学的思维体系。我们也应该拓宽数学教学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当前使用的教材,像书中提到的数学的历史、数学家的故事、经典数学问题等,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能拓宽她们的思考,都可以成为我们上课的内容。数学的世界很丰富,值得我们慢慢去研究、去探索。
悦读分享
杨斐斐:
要提高教学的境界和品味,数学老师既要知道数学发展的最前沿,也要了解最基础的内容,这让我觉得系统了解数学发展的历史是非常必要的。
韦曼曼:
读《数学简史》,它扩展了我对数学的看法。作为一名小学数学老师,我觉得这本书不仅可以提升自己,还能让我思考如何将数学史渗透到平时的教学中,如果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史内容让数学活起来,这样也许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学生对数学认识的深化,让更多的学生懂得数学。
悦读分享
赵静:
数学经历了历史的沉淀,给我们的世界展现出来一个不一样的画卷,《数学简史》讲的是数学的发展历史,并对国内外的数学都进行了介绍。读了《数学简史》这本书后,我发现,数学其实并没有那么难懂,它也是从很简单的概念开始,再慢慢延伸开来的。
蔡菲:
刚开始读《数学简史》时有点摸不着头脑,但慢慢的了解并开始欣赏。读史使人明智,这本书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数学从产生到发展的整个过程。让我们从历史的角度领略人类历史上各个时期数学知识的发展情况和成果,在知识的追本溯源中我们能从更高的角度审视知识,让我们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为了以后更好地学习数学,应用数学和发展数学做准备。
悦读分享
续衍英:
在一般人眼中,数学意味着繁难的计算、无尽的逻辑推演,以及如天书般的公式和符号,这些让数学看起来离我们的生活很远。读完《数学简史》,我觉得拉近了与数学这门抽象学科的心理距离,从中理解了自己所学与数学的关系,进而反思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甚至生活的意义。
徐锦:
数学教学不仅是教学简单的数的运算,我们还可以通过数学发展的过程,中国数学发展实际,更加坚定自己怎么学数学。立心、立命之后,相信无论是自己的教学,还是孩子的学习都将有一个新的境界提升,那么教与学也就是充分实践和时间的问题了。这是一部发展缩影,是一次与数学前人的时空对话。
悦读分享
孙国秀:
“读史使人明智,数学使人周密”,通过探索数学、使用数学,可以让我们明白世界的深刻本质,对自身也有着更深的理解。可以帮助学生走进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站在文化与社会的角度看数学、学数学更利于形成自己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提高自己的数学文化素养。
孙荣:
《数学简史》是研究数学科学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即研究数学的历史。数学经历了历史的积淀,给我们的数学世界展现出来一个不一样的画卷,数学是有自己独特魅力的科学,《数学简史》一共有十四个大的章节,每一个章节都凝聚了数学的“理”性思维脉络,让我们清楚的领略数的价值和意义所在。早期的数学主要是介绍数与形概念的起源,美索不达米亚、古埃及和中国等早期数学的萌芽,不同的文明,数学的产生与演变也有很多区别和联系,数的概念产生于原始人的生活和生产,中国早期用结绳、刻划等方式计数,并产生抽象过程从“结绳”到“书契”;数学是人类创造活动的过程,而不单纯是一种形式化的结果;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数学科学及数学教育,在他们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但表现出矛盾运动的特点,而且它们与社会、政治、经济以及一般人类的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悦读分享
王丽杰:
《数学简史》这本书,把数学几千年的发展浓缩在一起,帮助我们整体感知数学发展的同时也让我们更深层次的了解到数学的魅力和伟大,以及对前人的尊敬。读这本书,可以帮助我们弄清数学的概念、数学思想方法的发展过程,使我们对数学概貌有整体的把握和了解。一章章的读着这本书,就好像我们在一步步的探索着人类数学文明的发展历程,了解到了数学发展过程中连续性和完整性。跟着这本书,追溯了数学的过去,了解到数学的现在,遇见数学的未来。
李燕:
读了《数学简史》这本书,感叹数学的魅力,正如蔡教授说的“数学来自人类对生活和世界的观察,以及对现实事物和问题的思考。数学的触角几乎遍及人类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以及历史和生命的每一个瞬时。”数学知识是古人在点点滴滴、日复一日的生活中慢慢摸索、积累、总结出来的一种高效率的思维方法,根据生活的需要不断地演变,更好的服务于生活。现在为什么很多孩子学不会数学,我想可能是因为我们有时候只注重如何拿来就用,而忽视了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真实的去感悟、去摸索,忽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悦读分享
吕春雪:
是蔡老师的《数学简史》让我明白,人类最初的几何知识也是从他们对“形”的直觉中萌发出来的。也就是说,几何学是建立在对自然界提取出来的“形”的总结的基础上的。研读文中的一些看似简单的经典问题,常常会给处于现代文明中的我们带来新的启示。
而在计数方面,巴比伦人创造的一天24小时制,每小时60分钟,每分钟60秒的这种计时方式沿用至今已有4000多年之久。在课堂上,当我把这一信息告诉孩子们时,无不为古人的数学智慧所惊叹。同时也更激发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和试有与古人一决高下的勇气。.
附录中的一张数学年表,让我们用眼睛透过岁月去感受数学的前世今生,2006年以后的年表,更为我们留白。激励着我们延续古人智慧,继续传承和发扬数学之魂。
王俊博:
读了《数学简史》这本书,我了解到数学与哲学、法学、神学、美学、物理学、军事学以及文学乃至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有着极深的联系。感受到数学“至高无上、冷峻严肃”的美,体会到了它“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的完美,享受到它“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纯美。
悦读分享
曹鑫蕾:
沉下心来仔细品味这本书后,对数学历史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著名数学家陈省身曾说过:“了解历史的变化是了解这门科学的一个步骤。”任何一门学问都不是从来就有的,都是在人们的实践中逐渐产生的,都有其形成、发展、成熟和完善的阶段。漫步在数学的历史长河中,感受源远流长的数学文化底蕴以及趣味十足的数学故事。
阅读浸润心灵
“一个人可以走得更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通过本次读书分享交流活动,所有成员一起徜徉在数学的历史长河里,读书—思考—感悟,交流—收获—成长。2023!让我们一起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通过阅读实现自我成长,在阅读中奔赴美好的未来!
转自:“汶上小学数学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