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1.2节 每日闯关习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质量与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玉不琢,不成器”,在雕玉的过程中,玉的密度发生了改变
B.被带到太空的冰墩墩,冰墩墩质量发生了改变
C.被不断吹大的气球,气球内气体质量没有发生改变
D.冰熔化成水,水的质量与熔化前相比没有发生改变
2.小岗用托盘天平称食盐的质量时,错误地将食盐放在右盘里,砝码放在左盘里,称得食盐质量为15.5g(砝码盒的最小砝码是5g)。若按正确的方法称量,食盐的质量应为( )
A.15g
B.15.0g
C.14.5g
D.14.0g
3.一根铜棒,在下列各种情况下,其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是( )
A.把一根铜棒轧成一张薄铜板
B.把铜棒熔化成铜水
C.宇航员把铜棒带到月球上去
D.钳工用锉刀对它进行加工
4.关于托盘天平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游码应放在标尺的最大刻度线处
B.测量物体质量时,向右盘中加减砝码应使用镊子
C.被测物体的质量总等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
D.称粉状物体质量时,可以将其直接放在盘中
5.在测量金属块质量的实验中,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是( )
A.32.5g
B.32.2g
C.32.1g
D.27.6g
二、多选题
6.关于质量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密度与物态有关
B.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C.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球内气体密度变大
D.从地球带到太空中的铅笔能“悬浮”在舱内,是由于质量变小了
7.去高原地区旅游容易出现高原反应,可提前准备便携式氧气瓶。下列关于便携式氧气瓶使用过程中,气体密度、质量或体积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气体体积不变,密度减小
B.气体密度不变,质量减小
C.气体体积不变,质量减小
D.气体密度不变,体积减小
8.如图,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图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密度比乙小
B.甲和乙两物质的密度都比水大
C.80g的乙物质的体积为
D.甲和乙两物质的密度都与质量成正比
三、实验题(共0分)
9.小明做“测量盐水质量”的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___________,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此时应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侧调节,使天平平衡;
(2)图甲是小亮在调节天平时的情景,小丽指出了他在操作上的错误,你认为错误之处是____ __;
(3)小亮纠正错误后调节好天平,将质量为50g的空烧杯装上盐水放入天平的左盘,天平平衡时,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所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_g;盐水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10. 某小组学生做“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物体种类的关系”实验。他分别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和体积,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1)请在如图所示的 m-V 图上标出甲物质相应的数据点,并用平滑线相连,可以看出它是一条_____________的直线。然后,将乙物质相应的数据点也用平滑线相连接。
(2)分析 m-V 图中每一条直线上质量与体积变化的倍数关系后,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 _;
(3)分析 m-V 图中体积相同时不同物质的质量关系后,得出 ____;
(4)从 m-V 图中可以看出:同种物质的直线的倾斜程度(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关;不同物质的直线倾斜程度___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倾斜程度大的直线表明这种物质的____________也大。
(5)我们做实验时,要选取多种物质,且对每种物质都要收集多组数据,原因是 ____ 。
五、填空题
11.常见质量的估测值:
(1)一枚1元硬币的质量约为6______;
(2)一只鸡蛋的质量约为50______;
(3)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0.15_______;
(4)一只鸡的质量约为2_________;
(5)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_______。
12.一枚实心“金牌”纪念币的质量为16g,体积为2cm3,可见这枚纪念币______(选填“是”或“不是”)纯金制成。若宇航员将这枚纪念币带到太空,其质量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ρ金=19.3×103kg/m3)
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1.2节 每日闯关习题答案
1.D 2.C 3.D 4.B 5.B
6.A C 7.A C 8. A B D
9. 零刻度线处 右 调节平衡螺母时没有把游码拨到0刻度处 83 33
10.
过原点的倾斜直线
同一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体积相同时,不同物质的质量不同
质量 体积 不同 密度
寻找普遍规律
11. g g kg kg kg
12. 不是 不变
作者简介:周兆惠,胶州市初级实验中学
教育格言: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每一个幼稚的想法;用宽容对待学生成长中的不足;用发展的眼光期待他们的成长。
转自:“青岛市初中物理微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