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青岛市初中物理学科在第18届全国文化教学大赛中再创辉煌

2023/3/3 9:03:23  阅读:144 发布者:

在刚刚结束的“第18届全国中小学教师文化教学优质课大赛暨纪念中国中等师范学校诞生120周年高峰论坛活动”中,青岛市初中物理学科(青岛文化物理派)再次取得优异成绩!

由青岛市物理学会副理事长、青大物理教育学业导师团团长、青大硕士生导师王㺸老师带领的“青岛文化物理派”3名选手经过激烈地角逐,取得辉煌成绩。其中,青岛第六十一中学李刚老师荣获学科组最高奖“墨子奖”即全国特等奖第一名;青岛第七中学吴媛媛老师荣获全国特等奖;城阳区初中物理教研员秦文钢老师荣获全国一等奖。另外,李沧区物理教研员尉良老师,市南区物理教研员陈翠玉老师,城阳区教研室韩同欣主任被评为优秀辅导教师。

“文化教学”在弘扬民族精神、提升学科核心素养,最终实现“立德树人”中起到巨大作用。青岛市初中物理学科——“青岛文化物理派”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解决问题的理论智慧,运用“中国古代科学家方法探究建模”“心理学效应探究建模”“传统中国智慧(成语)探究建模”等成果着力打造独具特色、最优化的文化物理课堂。

李刚《密度与社会生活》

李刚老师的赛课《密度与社会生活》在青岛市物理学会副理事长王㺸老师和李沧区物理教研员尉良老师的指导下,按照青岛市“四层五环节教学模式体系”进行设计,以“整----测五环节教学模式”和“小循环多反馈教学模式”划分课堂教学板块,以“为何热气球能够升空?”这一问题作为主线,利用项目式教学的方式进行分解探究。整节课采用“透镜式模式——微小问题串”,设计了33个小问题组成的问题串引领学生的思维不断发散、聚拢。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运用了“椰壳效应:椰壳-米饭探究模式”“蔡戈尼克效应:半途而废-重续前缘探究模式”“吉宁定理:失败-引领探究模式”“拉卡托斯:问题-转换探究模式”“高超:缺点-分解探究模式”打造出让学生自主参与的一个个探究教学过程,同时也将帕金森定律、蔡戈尼克效应等心理学效应贯穿其中,充分体现了青岛市“多层次教学模式体系建构”“五环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建构”“心理学效应探究建模”等教学特色。另外,本节课还运用了中师文化特色,通过湖南第一师范最优秀中师毕业生毛泽东同志关于“纲举目张”的精辟论述,抓住主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引领学生进行多因素下的问题解决和创造过程。

吴媛媛《生活中的透镜》

吴媛媛老师的赛课《生活中的透镜》,在青岛市物理学会副理事长王㺸老师和市南区物理教研员陈翠玉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建模了解生活中常用的透镜,以及自古至今透镜的演变及应用,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透镜及其成像的丰富、详细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和求知的科学精神。整节课采用了青岛市初中物理“四层五环节教学模式体系”展开教学过程,通过“整----测五环节教学模式”“小循环多反馈教学模式”“透镜式教学模式”打造结构框架,以“天宫课堂水透镜”引入课题并应用“徐霞客:溯因-分类探究模式”明确透镜种类;通过“郭守敬:粗略-精细探究模式”“华佗:类比-模仿探究模式”进行成像研究,通过运用系列中国古代科学家方法建构的探究模式,启迪学生思维,引领学生探究学习过程,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和求知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意识。另外,本节课还运用了中师文化特色,运用近代中师教育之父李端棻治学思想——“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本节课三个阶段的研究,不断地将理论与实践实际相结合,很好地实现了新课标“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秦文钢《生活中的力:弹力重力摩擦力》

秦文钢老师的赛课《生活中的力:弹力重力摩擦力》在青岛市物理学会副理事长王㺸老师和城阳区教研室韩同欣主任的指导下,按照青岛市“四层五环节教学模式体系”进行设计,将整个教学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四个层次:在背景模式层次中,运用“三重五环节(结果-原因+类比-模仿+百川-归海)课前部分翻转教学模式”完成自学内化和常规探究的完整过程;在整体模式+反馈模式层次中,以“整----测五环节教学模式”和“小循环多反馈教学模式”划分课堂教学板块;在探究模式层次中,将“管仲:比较-分类模式”“王叔和:对应-简化模式”“梅文鼎:实际问题-科学问题探究模式”等中国古代科学家模式以及“蔡戈尼克效应:半途而废-重续前缘模式”“吉宁定理:失败-引领模式”等心理学效应模式应用到探究过程当中;在交流模式层次中,结合“透镜式模式——小问题串模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本节课充分体现了青岛市“多层次教学模式体系建构”“五环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建构”“心理学效应探究建模”等教学特色。另外,本节课还运用了中师文化特色,通过湖南第一师范最优秀中师毕业生毛泽东同志“实事求是”光辉思想,培养学生的正确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引领核心素养整体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中国智慧”,高度重视发挥中国智慧的当代意义,强调实现中国梦“需要充分运用中华民族5000多年来积累的伟大智慧”,青岛市初中物理学科全体教师在王㺸老师的带领下,对教材文化内涵的多次进行有深度、有广度的挖掘,不断探索将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探究方法、古代英雄的智慧、创造学技法、心理学效应、传统中国智慧(成语)、科学哲学方法、中外神话、著名悖论、地方文化等渗透到物理学科教学中,将文化能量的正向传递和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进行有效结合,为物理课堂注入灵魂,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这就是青岛市初中物理学科——“青岛文化物理派”,矢志不渝的为打造充满激情的教学过程、为打造具有文化内涵的物理教学、为打造以提升学生物理核心素养为目标的“德育一体化”的“青岛文化物理课堂”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最后,青岛市初中物理学科向全国文化教学领军者谭蘅君先生及其文化教学大赛各位专家表示衷心感谢,感谢各位专家大力支持青岛初中物理文化教学的研究和发展。也祝愿全国文化教学发扬光大,成为真正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青岛市初中物理学科(青岛文化物理派)

2023220

转自:“青岛市初中物理微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