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双减研课堂 识字探奥秘——宝安区小学语文“双减”赋能之识字教学研训纪事

2023/3/3 8:47:19  阅读:143 发布者:

双减研课堂 识字探奥秘

为推进区教育局“双减”赋能增效工程,解读新课标,落实区教科院“六好”工程,推广优秀参赛教师学习共同体教研成果,224日下午,宝安区小学语文“双减”赋能之识字教学研训活动在安乐小学举行。罗湖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语文教研员张静老师、安乐小学胡在能副校长、宝安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语文教研员唐宝成老师以及全区300余名语文教师代表参加了此次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分为课例展示、说课展示和专家讲座三个环节。

01

“识”之有味  “字”有妙法

宝安小学廖欢欢老师  

二年级《传统节日》

《传统节日》

廖欢欢老师通过创设给外教介绍传统节日,担任“传统节日文化使者”的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内驱力。在情境的渲染下巧妙完成了完成两个主任务:背诵《传统节日》和给外介绍传统节日文化。

为完成主任务一,廖老师设计了多种形式的朗读,帮助学生背诵儿歌。同时,在交流节日文化时以学生最喜欢的节日为抓手,顺势识字学词,不断再现生字词,从多个形声字的学习中引导学生发现“宵、艾、堂”的构字规律并尝试用所学方法认识“赏”;在交流中廖老师总能适时添加节日的古诗、传说等素材,大大丰富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识,既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02

以说促教  一展风采

一场精彩的说课展示,是教师知识水平、教学水平和理论水平的综合展示,也是具有思辨性与艺术性的实践经验。

安乐小学蔡淑仪老师  

四年级《琥珀》说课

安乐小学蔡淑仪老师深入分析学情,根据四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基于新课标之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进行教学设计,确定了《激趣设疑创情境 巧搭支架促思维》的说课主题。

蔡老师按照“揭题激趣入文本”、“激疑学法促表达”、“聚焦推测理文思”和“品析语言促表达”四个板块展开说课,紧扣科学小品文的语言特色,通过创设“小小讲解员”这一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以营造表达语境。继而从文本的文字生发,从学生的思辨冲突处切入,通过有依据的想象,引领学生聚焦“推测”这一关键词链接过去、现在和未来,实现语言与思维的同频共振。

西湾小学叶慧雯老师  

六年级《古诗三首》说课

西湾小学叶慧雯老师以《鉴赏咏物诗词  锻炼思辨能力》为主题展开了六下第10课《古诗三首》的说课。她将这三首咏物诗置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中,以合编一本“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六(1)班咏物诗诗评集”为主任务,融合各种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对诗人的情感与人格等有了感性把握的基础上,尝试从咏物诗的写法与特征等方面,结合相关诗话、诗论,仿照抓关键词、知人论世、回归生活的三步法,尽自己所能撰写出个性化的诗评。

让思辨性阅读牵手思辨性表达,在培植学生“文化自信”、引领“审美创造”的同时,提升“思维能力”这一核心素养。这样一来, 学生不仅在诗学的空间又深入了一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无疑又深了一层。

西乡小学王亚苹老师  

四年级《芙蓉楼送辛渐》说课

西乡小学王亚苹老师以《寒雨孤山景凄凉,冰心玉壶志高洁》为题展开对《芙蓉楼送辛渐》的说课。王老师指出: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借送别来表明心志,诗人以凝练的语言表达刹那间的心理感受,用“一片冰心在玉壶”一句就将自己内怀冰清、外涵玉润的高洁品格自然地表达出来,浑然天成,含蓄蕴藉又余韵悠长。王老师按照“积学储宝,诗词导入引诗趣”、“吐纳珠玉,多样诵读知诗味”、“批文入情,反复涵咏品诗情”和“拓展链接,触类旁通悟诗心”这四个层层递进的环节进行说课,通过送别语境的营造唤醒学生的知识积累带领学生走进送别的文化情境,又通过多样的诵读引导学生知晓诗歌之声韵,通过资料的拓展带领学生读懂诗心,于环环相扣中带领学生向诗歌更深处漫溯。

03

专家引领指航向  课标解读促提升

名师讲座

2022新课标理念下小学语文学科——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任务群之识字教学统整与策略刍议》

罗湖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语文教研员、

深圳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张静老师

张静老师围绕“语言文字的积累与梳理”这一基础型学习任务群进行学习内容的纵向对比,提出“任务群学习内容的核心要求要与课标中的梳理与探究的内容相契合”这一观点,同时也指出教师应该在教学中要有“梳理和整理”的理念,才能引导学生养成主动梳理并积累基本的语言材料与语言经验的习惯。张静老师以一二年级的教材为例,从“兴趣、数量、审美、文化和能力”这5个视角,对课标总要求进行解析。张老师的讲座为老师们理清了思路,也明确了方向。

点评总结

宝安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语文教研员唐宝成老师对本次活动展示的课例、说课和讲座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与赞扬,并巧妙地用“五行”升华主题:“土”——学情是教学的起跑线;“金”——师情是教学的媒介;“木”——文情是教学的序言;“水”——事情是教学的主渠道;“火”——激情是教学的大动脉。他提出,学习过程不仅是建库的过程,更是创意资料库,课堂每节课应该有一个汇总,让学生动手建构自己的创意语言资料库,方能切实落实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本次研训活动围绕新课标,聚焦“双减”,实践区小学语文“读写静思”课堂教学模型,推进当堂静心读背15分钟、静心书写15分钟“堂习”标准,赋能识字教学,为宝安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了相互学习、相互探讨的良好平台,有效地促进了语文教师们识字教学能力的自我审视与提升,努力将所思、所学融入到教学实践中,让“双减”落地有实效,促减压赋能保质量!

转自:“宝安区小学语文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