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共同体,让教研波光潋滟
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为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打造学习共同体,优化教研品质,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打下良好基础,2月21日,济南市汇波小学全体语文老师齐聚综合实践室,开展项目化教研。
环节一
定义问题
在进行大概念统整大单元教学探索中老师们产生不少问题或疑惑,但是究竟定义什么样的问题才是在教师层面可以实施的,可以解决的呢?路主任从具体化、实践化、需求化三个方面,通过举例说明让老师明确如何定义一个问题,并且能通过解决这个问题给我们带来实际的提升。
环节二
“谈话圈”,解决问题
运用“谈话圈”这一工具进行了两轮谈话。“谈话圈”技术源自于部落,通过传递信物的方式小组成员轮流发言,提出问题、感悟、建议。老师针对自己提出的问题分享交流,发表意见,最终修改定义出一个本组共同想要研讨的可解决、可实施的问题。借助“谈话圈”,每位老师都将自己在大单元教学探索中的困惑表达出来,同时在倾听中又互受启发,从不同的维度寻求解决方案。
环节三
聚焦问题,提出方案
老师们针对本组定义的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以关键词的形式,依次发言,共同探讨,形成共识,并绘制思维导图,呈现出本组的路径图1.0版。
环节四
“世界咖啡吧”,完善解决方案
接下来,“世界咖啡吧”这一工具的运用,将此次项目化教研推向了高潮。“世界咖啡吧”是一种对话、集体交流的方式,通过营造一个安全、平和的环境,让参与者针对特定的问题展开对话,建立一个充满生机的集体汇谈网络,创造集体智慧。
在路主任指导组织下,老师们明确了“店长”“店员”的职责和活动流程,并进行了三轮讨论。每一名老师都沉浸其中,记录建议,整合信息,激发灵感,在这种自由、灵活的研讨氛围中,老师们深藏的思想碰撞出智慧的火花,通过跨组交流,完善方案,打造出各自的路径图2.0版。
环节五
展示分享
在老师们思维火花的碰撞下,最初那些被定义的问题都寻找到具体可行的解决路径,方案不断迭代。一张张导图在启发中逐渐丰富起来,这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看着这一幅幅闪耀着智慧之光的路径图,老师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开心的笑容,享受着这场项目化研讨盛宴带来的满满成就感。
教研结束后,老师们对今天的项目化教研感受颇深,一起来看看大家的收获吧!
一年级语文老师:经过一下午的培训,收获满满。尤其是在经过了“世界咖啡吧”这一模式的体验,让自己在这一下午里沉浸式回归到语文教研。大家不再是自己在那里跟教参课本打交道,而是通过讨论、分享、对话的方式,你一言,我一语,头脑风暴,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自己的思维也被打开,不再是一味的自己问自己,同时认识到自己跟其他老师想法的不同,提高了对自我的认知。而且这种模式的氛围非常好,大家在这种模式下的交流更加惬意,教师的参与度非常高。
二年级语文老师:今天我们围绕“大单元教学”,以“世界咖啡屋”为方法进行了语文教研,受益匪浅。之前我们教研组经常交流,但是由于大家互相十分熟悉,持有的观点和想法基本互相了解。但是这次教研有一个环节是“组间交流”,也就是小组互访,本环节由每组中心发言人留守,其余组员分别向其他各组派代表交流经验。这为我们教研组注入了新的力量,让我们能够用新的视角来看“大单元教学”,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策略解决问题。这次教研让不同学段、不同观念的人能够围坐在一起,进行无障碍地轻松交流,让深藏的思想碰撞出火花,形成集体的智慧,这次思维碰撞的火花汇集起来,必定成为引领我们落实大单元教学、项目化学习,使我们走得更远。
三年级语文老师:本次教研中“谈话圈”和“世界咖啡吧”两个工具的使用,很好的提高了教研效率。首先,老师们围绕自己在大概念大单元教学中的困惑或感受进行交流,整个谈话在我们组“长老”的组织下非常有序,老师们既能表达自我又能认真倾听,这一过程让老师们彼此更加熟悉,为后续的“世界咖啡吧”的环节做好铺垫。其次,在“世界咖啡吧”环节中,老师们围绕定义的问题,思考解决策略,然后由我们“店长”负责向来访的顾客进行介绍,其它店员则去其它咖啡店进行学习并提出建议,这一组间的交流,好处是能够让更多的想法和建议被融通。两种工具的使用,对于教研效果的改善非常显著。
四年级语文老师:在今天下午举行的项目化教研活动中,“世界咖啡”打破了以往的僵化的会议形式,为教研会议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这次的活动中设置了多轮次的转化,聚焦核心问题,在思想的碰撞中,激发了参与老师讨论的热情。在提出解决方案的过程中,我们每一个老师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可实施的、具体的、能解决当前问题的方案。在组间自由流动的环节,我作为留守的“店长”,向各位老师讲解了我们小组的问题和提出的一些具体的方案,参观的“顾客”也为我们留下了中肯的建议,如“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一些生活的元素”“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等。为我们问题解决提供了好点子。老师在交流中也取来“真经”。有联系当前的问题进行了精进和修改。这次活动,不仅帮助我们解决了当前的的困惑,也为我们接下来的教学的实践提供了抓手。联想到当前我们在在小组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如果也让孩子针对这个问题开展“咖啡吧”式的讨论,或许孩子们自己就能找到让小组变得越来越好的方案。
五年级语文老师:在今天下午的项目化式教研活动中,我们五年级教研组基于大概念统整大单元教学的探索,提出自己的问题,并聚焦于一个核心问题。为解决此问题,在组内畅谈自己的想法,而且每一个“咖啡吧”之间交流补充。每位老师都沉浸在其中,都在倾听、思考与表达,这次活动为我们今后的组内教研提供了一个新方式,也为我们在课堂引导学生小组交流提供了新思路。
六年级语文老师:今天参与的教研活动中,印象深刻的是“世界咖啡吧”的环节,这个工具很好的提高了我们本次教研效率。在我们解决大概念统整下的大单元教学中遇到的困惑时,由于个人和小组内4位老师的力量有限,不能全面的从多角度去思考解决措施,但是加入了“世界咖啡吧”这一环节,强化了小组间的互动性,每位老师都能深入到每一小组深入学习并建言献策,调动了教师教研的积极性,大家在交流过程中集思广益,为解决教学困惑提供了很多可操作、可实施的建议,极大的提高了我们的教研效率。同样,我们对项目化学习也充满期待,我们要努力把项目化的学习工具应用于课堂,实现课堂的变革。
韦伯斯特曾说过:“人们在一起可以做出单独一个人所不能做出的事业;智慧、双手、力量结合在一起,几乎是万能的。”此次项目化教研,让每一位老师在学习共同体中,思考、倾听、交流、表达,共享智慧,共解疑惑,提升专业能力。相信老师们在未来的教研之路上一定能看到更美的风景。
转自:“历下区小学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