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成长II遨游汉字王国——苏州叶圣陶实验小学五年级语文组“汉字”创新作业活动
2023/3/2 15:25:06 阅读:145 发布者:
苏州叶圣陶实验小学五年级语文组
“汉字”创新作业活动
遨游汉字王国
汉字
趣味
创新作业
横竖撇捺有乾坤,
一笔一画成文章。
为落实“双减”下的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拉近学生与课本、与生活之间的距离,将课本中的知识活学活用。五年级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一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遨游汉字王国,以此增进孩子们对汉字的了解,感受汉字的趣味。
汉字的演变
汉字已经有三四千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字体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以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五种字体最为典型。
甲骨文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主要在商周时期使用,它是我们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
金文是铸或刻在商周青铜器上的铭文。商代金文的字体和甲骨文相近,字数较少,西周的金文字体已经比较齐整,字数渐多,最多接近500字,内容多是与祀典、征伐、契约有关的记事,史料价值很高。战国末年的金文字体逐渐与小篆接近,长篇的记事铭文较少。
小篆是从战国时期的秦国文字发展而来的,秦统一全国后得到推行,成为我国最早的统一的文字。
隶书形成于战国晚期,通行于两汉。
魏晋时期有了楷书。“楷”是规矩、楷模的意思。楷书字形方正,笔画规整平直,比隶书更加便于书写和认读。进入南北朝之后,楷书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字体,一直通行至今。
汉字的演变
猜字谜
古代,人们便将自己制作的谜语挂在花灯上,供人们边观灯边猜谜取乐。南宋都城临安的灯谜居全国之首,被誉为“灯谜之乡”。明清时期元宵节猜灯谜更加盛行,并出现了研究谜语制作的专门著作。谜语就这样成了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并一直流传至今。猜字谜活动是根据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主题教学活动设计的,目的是让孩子们从简单的课本知识延伸到实践经验当中,通过亲身体验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等你来猜
百家姓
在先秦时期,姓、氏是互有区别的两个概念:姓是氏族组织的名称,氏是氏族内部家族组织的名号。姓与氏作为不同级别血缘组织的名号,两者在先秦时代的区分很明显,古人有所谓“三代之上,姓氏有别”之说,就是由此得出的结论。记录最全的中文姓氏作品当属《百家姓》。
学生通过对感兴趣的字的探源研究,运用研究方法查阅资料,了解姓氏的历史名人以及现状,并整理成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
汉字之美
剪纸,已入选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通过剪纸形式裁剪不同汉字,体会其中蕴含的丰富的传统文化气息。
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也是发挥汉字实用价值和艺术意趣最有效、最理想的形式。
汉字之美,美在真情;汉字之美,美在技巧。这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孩子们再次深入地感受汉字的趣味,了解汉字文化。
“福”到
“春”来
书法作品展
孩子们在这次实践活动中,感受到了祖国汉字文化的艺术魅力和博大精深。热爱汉字,这是用行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好方式!
转自:“苏州叶圣陶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