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分享时的课堂调控问题
2023/3/2 11:19:39 阅读:97 发布者:
以下文章来源于依依写字 ,作者深圳 陈婕
语文课上,学生阅读并进行批注后,一般情况下,老师会组织小组内分享,然后全班分享。
在全班分享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以下几个问题:分享时,其他学生不安静倾听;除了分享的学生,其他学生没事干;分享变成了回答问题的同学和老师之间的对话,没有面向全体。
这就涉及到阅读教学的课堂调控问题。
我在四年级上口语交际《说新闻》时,在同学展示说新闻前,先提问:“当你在说新闻时,你希望听众怎样表现?”通过提问,一方面引起学生对听的注意,另一方面,是对全班同学的一个约定。
所以,分享前,可以跟同学们进行约定:当同学讲述自己的想法时,我们要迅速把目光投向同学打算分享的段落,边听边想。同学分享完后,如果你对这个问题也有话说,欢迎举手补充,或者表达不同的看法。
这样一来,每个人都有事做,就不会出现无所事事的情况。
为了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分享的同学可以用固定句式开头:“请把目光投向第*段。”等同学们回应“我把目光投向第*段”之后,再阐述自己的想法。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有同学不听或者讲小话,分享的孩子可以口令提醒:“倾听的耳朵——”大家回应:“竖起来。”
在与分享的孩子对话时,老师可以引导倾听者与分享者对话,或者表达赞同,或者提出不同看法。请开小差或者讲小话的同学,或者请他们旁边的同学,或者走到身边眼神提醒,或者轻敲桌面予以警告……都是面向个人的方法。
如果要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场,也可以用小组比赛。分享者能为本组加分,一个组都认真倾听,可以加双倍分。
如果一直是个人分享,时间一长,总有孩子会走神,课堂会变得松垮。怎么办?用朗读来调整。
全班一起读,唤起所有同学的注意力。
小组比赛读,激发组与组之间的竞争力。
男女生合作读,让课堂奏起美妙的协奏曲。
教师引读,把同学们巧妙引向思想的深处。
语文课上,总是少不了读书声的。
转自:“芝麻门开”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