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类型】
视频微课一般分为“课堂实录”和“课件串讲”两种。课堂实录,指的是录制老师学生的正常上课情景,师生全程出镜。课件串讲,指的是视频只出示课件画面,老师配音模拟教学过程。
录制微课,都需要老师进行充分的教学设计、准备教案和课件。前者因为老师出镜,所以对现场录像的场地、灯光、服饰、化妆、摄录设备等都需要准备周到。后者基本只要教案和课件过关,安排好课件播放和录音整理就可以了。
【制作工具】
制作微课的工具主要有设备和软件两个部分,根据制作的品质要求,可以用很一般的常见常用的,也可以使用非常专业的。
设备:简单的,拿手机拍就行,也能达到较高的视频质量。好一点的,用单反相机或摄像机拍摄。最好还准备无线话筒让录音降噪更清晰。能有一块播放课件和讲稿字幕的显示屏,这样不容忘词。有条件的准备补光灯,人像和画面不会显得暗淡。还有的,可以使用视频采集卡,方便进行即时的视频叠加。
软件:丰富的图文、视频资料直接从网页浏览器搜集和下载。有的网页视频不太好直接保存,需要用到一些专门的下载插件。不同的视频还需要用到“格式工厂”等视频转换工具。课件制作就用WPS或PPT演示软件,这是老师们平常用惯了的工具。一般的视频录制简单,可以直接用手机里的拍照、视频APP,经常能把画面拍得比摄像机更饱满。后期具体的视频剪辑,推荐用Camtasia(喀秋莎)和剪映PC版等视频编辑软件,它们用起来比较容易上手,功能也非常强大。
【一般流程】
1、根据选题或征稿要求设计课堂教学过程,完成教案及微课脚本。
2、根据教案和脚本准备各种图文、视频素材,用WPS或PPT集成制作课件。
3、完成教学过程,进行教学实况或课件串讲的录制。
4、将课件导出为相应的视频。
5、用视频编辑软件进行内容剪辑和语音叠加,制作视频。
【具体步骤】
一、选定微课主题和教学内容。
首先是根据课题要求或微课比赛框定的知识点,确定相应的年级课题、教材内容。我选了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复习课。因为在之前进行线上课时我曾经制作过一个课例,当时觉得制作得还比较有意思,学生也挺喜欢的。现在有了这样一个参赛机会,那正好就可以把它拿过来整合一下进行上报。
其次,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流程。这和平时的备课没什么太大区别,不过,额外有两个想法:一个是要从教材出发向学生的生活进行拓展,二是多方向延展,扩大学生的学习视野。简单的来说就是希望用丰富的素材资源让学生感受课堂的充实富有乐趣。
然后,按照“知识了解、扩大见识和感受文化”这几个环节和流程,充分地编写教案。这个教案随后也会成为我们整个微课制作的脚本,甚至会对老师要说的每一句话做好推敲。
另外,要看清楚征稿要求,例如对上传的材料有哪些规定?视频内容是整体还是要分几段?视频的每一段时长有什么限制?再比如说有什么样的格式要求,例如分辨率、压缩比等等。这些也都会影响我们教学设计。
之后,再推敲一个比较好听的题目。显然“月亮的综合知识学习”这个题目就不如“再来认识那个熟悉又陌生的月亮”更有吸引力。
二、根据教案着手准备教学资源素材。
首先可以用好我们现有的配套光盘上的素材,再在网上搜索下载一些相关的图文视频。这里会用到录屏的方法或者用浏览器的插件下载的方法。
其次,制作教学课件。根据教案和脚本的流程,用WPS或PPT来统整上面的素材,制作成完整的教学课件。后期课件是可以直接转换成视频的。可以从网上搜集一些非常好看的背景图或模板,提升课件的观感。
三、好好上课,录制实讲视频。
不难,就跟平时上课一样,按照备好的课好好地上课,并录制现场视频。课堂实录要呈现课堂情景,就会要考虑老师是否出镜。我那个作品没出镜,而是选择一个卡通道具进行替代,这一方面也是让学生看到有趣的学习伙伴。当然,也可以在后期视频剪辑时选择虚拟人、卡通人物出镜。
教学讲解的音频最好是和现场讲课的录像一道进行,这样是最自然的,另外配音总会出现各种各样与画面的不一致的地方。为了营造适当的氛围,所以还需要插入一些好听的背景音乐。
四、用软件编辑制作视频。
主体的视频就用前面录制的课堂实录,课件视频可以由WPS或PPT转换,然后两者进行叠加。
视频编辑的软件很多,老师一般用到的是喀秋莎(Camtasia)和剪映PC版。这两款剪辑软件都非常容易上手操作,而且有丰富的视觉效果运用。有些素材视频可以用手机里的APP创作好花样,再传到电脑里一起合成。整个制作过程中,这一步不难做却是最繁琐的,需要很多的经验和技巧。
为了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可以适当制作片头片尾,网上有很多相关的素材可以下载来使用。
第五,完成作品,及时上报。
根据征稿的要求,特别是视频作品的格式、编码、时长等要求,最后对视频进行适当的完善和压缩。另外将教案和脚本改写成征稿需要的微课说明。
以上,基本上就是一个微课制作的步骤。
转自:“芝麻门开”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