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德育六大途径思考课堂常规管理
文化育人
1. 班级文化中设置课堂常规要求,宣传栏有制度公示、评比栏有榜样示范、黑板角有至理名言等。
2. 班级文化中将课堂常规变成评价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班级人人都争当常规之星的风气。
3. 约定俗称一些班级口令和课堂习惯,能够帮助老师较快整治课堂秩序。
4. 调查班级学生常规问题产生缘由,可在班级中单独设定一个聊天室、固定时间的“放松日”。
管理育人
1. 班级共同梳理形成基于班情的一日常规细则,严格执行奖惩措施。
2. 实施班级每日反思制度,将课堂常规表现小结在家校本上,老师给予积极回应。
3. 班级设置课堂观察员,可由各学科的重点关注学生担任,午会时进行小结。
4. 落实小组评价机制,发挥集体的力量,约束部分不太守规矩的学生。
协同育人
1.借助我的云校等家校平台,及时反馈学生的常规表现。
2.利用好每一次家长会,将课堂常规的约定传递给家长,并请他们做好育人“同盟军”。
3.在课堂常规表现的激励中增加家长参与,比如受邀参加学校、班级活动等。
4.用好家长课堂,从职业发展、兴趣爱好的角度让学生明白规则和制度的重要意义。
课程育人
1.依据《中小学生行为规范》,设置一些儿童化的班队会,寓教于乐的形式引导学生恪守规范。
2. 以道德与法治课中的相关主题课程为依托,认真落实课程要求。
3. 巧用心理学智慧,就班级常规问题设计班级心理团辅课程。
4.每位老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故事性、趣味性、参与性、都要尽可能抓住学生的心。
活动育人
1. 设置有学科特色的课前三分钟主题活动,纳入学科过程性考评。
2. 以课堂常规为主线,在班级中开展辩论、演讲、诵读等活动,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
3. 分解课堂常规问题,一周一重点,联合全班教师,开展榜样示范+重点训练活动。
4. 策划学校、年级、班级层面的课堂常规展示活动,力求形式新颖、覆盖面广。
实践育人
1. 行为示范,每节课教师提前2-3分钟到达教室,做好教学准备,与几个重点关注的学生互动。
2. 开课之前,有意识的检查桌椅整齐度、课前准备情况,并提出表扬和希望。
3. 将课堂常规不太好的孩子分开,避免形成集群效应,并尽可能瓦解他们的内部组织。
4. 邀请部分“屡教不改”的同学成为老师的小助手、学校的巡查员、赋予他们“权力”,从改善师生关系上改变课堂常规。
转自:“荣老师的有光课堂”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